《唐朝的黑夜3》:唐朝的夜幕之下,究竟包裹着什么样的历史真相?千年的诡异传说,为何令当今恐怖小说黯然失色?深度解读大唐王朝的绝密隐私,天涯网十大好书作者,中国的小泉八云,开创意历史写作之先河,力推怪谈系列巅峰之作!
辛公平:“博才多学,当是隐遁的高士。”
王臻:“错。实不相瞒,我是来自阴间的迎驾者。”
“阴间的迎驾者?”辛、成二人感到一丝战粟。迎驾当然是迎接皇帝,而来自阴间的迎驾使,也就意味着他们是索皇帝之命而来的。“只有你一个人?”
王臻继续说:“当然不止我一个人,与我同来的还有五百骑兵和一位大将军,我只是将军的部下。”
“他们在哪儿?”辛公平问。
王臻说:“这前后左右都是,只不过你看不到罢了。好啦,感谢二位先前的照顾,我来日在华阴县请你们吃饭。”
天亮前,王臻又与辛、成二人告别。
却说抵达华阴时,又已是黄昏,王臻带了丰美的酒肉而来,宴请辛、成。华阴已过,长安在望,他们夜宿灞水馆驿。
王臻说:“大将军和我的使命是迎接皇帝‘上仙’,这实在是人间诡谲之大事。辛县尉想参观一下这场景吗?”
辛公平自然清楚,“上仙”是皇帝驾崩的委婉说法。也就是说,王臻向他发出邀请,叫他去参观皇帝死亡的场面!故事发生到这里,令人倒吸一口凉气。
未等辛公平回答,成士廉开口道:“为什么丢下我?我难道不可以同去参观吗?”
“观看这样的场面,会给人带来晦气。比之于辛县尉,您的命比较薄,所以还是不去为好,这是为君着想,并非厚此薄彼。到长安后,成县尉可暂住开化坊西门王家、”王臻解释道,随后对辛公平说,“你可在灞桥之西的古槐下等我。”
成士廉没办法。却说辛公平,此日奔向灞桥之西,将到约定地点,看到有一股旋风飞荡而去。在槐树下还未站定,又有一股阴风席卷而来,刮入林中,转眼间,一队人马出现在他面前,马背上坐着一个人,那人正是王臻。他带辛公平拜见了大将军。
大将军当是听到了王臻的述说,故对辛公平赞赏有加,并嘱咐王臻:“你既然把他招来参观‘上仙’的仪式,就应尽主人之分,好好照顾他吧。”
就这样,辛公平跟着这队奇异的人马进了长安。人通化门,至天门街,一位不知从哪里来的面目不清的官吏对大将军说,人马太众,可分配一下。大将军应允。于是,兵分五路,大将军带着亲近工队,入驻一座寺庙。王臻与辛公平住于西廊下,前者照顾有加,还告诉辛公平阴间与阳问授官的特点,并承诺帮助辛、成二人顺利升官。在庙里住了几天后,大将军有些不耐烦:“时间将到,不能再等。但现在皇帝剧围有众神保护,不能迎接他‘上仙’,如何是好?”
王臻想了想,出了一条计策:“可在宫里举行一次夜宴,到时候满是荤腥,众神昏昏,我们就可以行动了。”
大将军微笑点头。布置妥当,大将军身着金甲,下令道:“戌时,兵马向皇宫齐进!”迎驾行动开始了。队伍人丹风门,过含元殿,侧行进光范门,穿宣政殿,到达皇帝正在举行夜宴的场所。大将军迅速派人包围了这里,并带五十名士兵携着兵器入殿。
夜宴之上,烛火沉沉,优伶歌舞,一如木偶。在阴郁的气氛中,御座上坐着皇帝。三更过后,夜宴上突然出现一个身影:此人身着绿衫黑裤,衣服上绣着红边,披着奇怪的披风,戴着有异兽造型的皮冠,上面笼了一层红纱,打扮阴森可怖。他手持一把一尺多长的雪亮的金匕首,如宦官一样拉长声音喊道:“时辰已到!”说罢,这位身穿奇怪服装的人捧着匕首,凝望着皇帝,一步一步登上玉阶……这样的镜头本身就令人不寒而栗。来到御座旁,他跪下献上匕首。宴会大乱!皇帝望着眼前的金匕首,感到一阵晕眩,这时音乐骤停。拥上来一些人,把皇帝扶入西阁。但许久都没出来。这时,大将军说:“时辰不可拖,何不现在就迎接陛下‘上仙’?”
西阁里一片黑暗。过了一会儿,传出声音:“给陛下洗完身子了吗?洗完后即可上路!”
随后是洗浴之声。五更天,皇帝(注意,从此之后出现的皇帝,已只是他的亡灵)登上玉舆,被送出西阁。见到皇帝后,大将军只是施了一礼,而未跪拜:“人间劳苦,世事多艰,为天子者,日理万机,且深居宫廷,色欲纷扰,往往受惑,你那清洁纯真之心还有吗?”
魏风华以他诗性的文笔,以及独到的个人视角,擦亮了唐人笔下那个晦暗的阴郁世界,并从中发现了具有现代阅读元素的妖异光泽。
——徐江(诗人、作家)
《唐朝的黑夜3》最大限度地彰显了魏风华所开创并提倡的“创意历史写作”,它选取一个王朝的侧面,从新颖的角度入笔,对遥远的历史进行狂想与抚摸,给人以惊奇的阅读快感。
——任知(诗人、文化评论家)
魏风华把那些差不多被湮灭的唐朝志怪与传奇挖掘并推广了,这正是“《唐朝的黑夜》系列”的最大意义;同时,他也为“历史写作”提供新的尝试和经验。
——何玉新(资深文化记者)
写“《唐朝的黑夜》系列”时,魏风华的高明之处在于,将每一部唐朝志怪笔记都看作是当时的一份报纸,或者说报纸的社会新闻版,这个独特的视角使那些遥远的神秘故事一下子具有了现代光泽,在古书与读者之间找到一个非常好的结合点。
——《渤海早报》
翻遍唐朝志怪与传奇,给我两个最深刻的印象:一是故事本身的诡谲与惊奇,这无须再讲;二是那么多优秀的篇章,竟都出自“无名之辈”的手笔。对于他们,后人是如此陌生,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他们是历史河流中的被湮灭者,绝大多数无法进入正史。但他们的作品却熠熠生辉,值得我们长久地凝视。如果说在风云时代里,他们无法与皇帝、谋臣和战将相比,那么在他们所创造的诡幻世界里,他们却是独立自足的赫赫君王。
这些唐朝秘密的书写者,在盛唐时悄悄出现了第一批,及至中唐蔚为大观,而晚唐之后渐渐式微。说到唐朝年代的划分,存在着不同观点。我个人认为: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建唐,及其后八年,为初唐;从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执政,到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为盛唐;从肃宗即位(756年),到文宗大和九年(835年)“甘露之变”爆发,为中唐;从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到公元907年朱温篡位,为晚唐。其中,晚唐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到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后一阶段从唐懿宗即位,直至唐朝灭亡。
在盛唐时代,声威远播,万邦来朝,长安是世界的中心。在帝国领域内,士人倦夜长,对着月亮写诗,赞美伟大的帝国。此时人们似乎更喜欢以诗歌的形式来标显盛大的时代,所以当时的志怪与传奇比较鲜见,但也不是没有,首屈一指的是牛肃所著的《纪闻》。这是现在能看到的唐朝第一部志怪笔记集,意义非凡。而且《纪闻>里有一些较长的故事,初次显露出短小志怪向长篇传奇演变的迹象。但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并未发现其事要性。
盛唐之后,唐朝进入中期。这期间,志怪与传奇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即使是朝廷的宰相,也纷纷在晚上关起门来进行此类故事的写作,于是就诞生了著名的《玄怪录》,作者牛僧孺。这位寒门出身的宰相因与世族出身的另一位宰相李德裕对立,而制造了中晚唐历史上绵延半个世纪之久的“牛李党争”。结果以李的失势告终,同时也宣告了中国世族政治即贵族政治的最终灭亡。牛僧孺不仅仅是一位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幻想小说家,他所著的《玄怪录》的价值,鲁迅有如此评价:“造传奇之文,荟萃为一集者,在唐代多有,而煊赫莫如牛僧孺之《玄怪录》。”因文笔优美,想象绚烂,牛僧孺的这部志怪笔记被认为是唐朝幻想小说的典型代表作。
从中唐开始,连宰相都在进行志怪写作,更不用说一般文人了。所以,《玄怪录》之后,出现很多续书,影响最大的是《续玄怪录》。其作者李复言身份神秘,有人认为他是白居易的好友李谅,似不太可靠;又说其为李谅的门客,也是猜测而已。但无论作者是谁,《续玄怪录》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里面有一篇《辛公平上仙》的故事,宋朝大型类书《太平广记》差不多把唐朝志怪一网打尽,而唯独将该篇排斥在外,令人疑惑,仔细考究,发现该篇以志怪的形式,记载了唐朝一位皇帝在后宫被残酷杀害的秘闻。这则珍闻再次印证了志怪笔记的史料价值。薛渔思所著《河东记》则是《玄怪录》的另一部续书。作者在自序中直接称:“续牛僧孺之书。”薛渔思在史上也没留下什么痕迹,《河东记》中的故事却值得注意,都比较曲折,介于志怪与传奇之间。同时出现的还有薛用弱的《集异记》,这位做到刺史的地方官在闲暇之余撰出该书,不求篇幅之长,而以文笔优美、内容惊人取胜,国学大师汪辟疆先生甚至认为该书是“唐人小说中之魁垒”。
在中唐至晚唐的演进中,还出现了署名谷神子的《博异志》和李玫的《纂异记》,后一部笔记中的《喷玉泉幽魂》一篇,以隐晦的笔法,纪念唐文宗大和九年“甘露之变”中被宦官所杀的四位宰相,历来为史学家所重视。晚唐时,最出色的传奇集应该是唐懿宗成通九年(868年)由虢州刺史袁郊所著的《甘泽谣》,在这部集子里有两个名篇:《红线》和《聂隐娘》。同时代的《杜阳杂编》风格稍异,作者为唐僖宗时的苏鹗,此君十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到僖宗光启年间第十一次参加考试,终得进士。前推十年,《杜阳杂编》是苏鹗在老家陕西武功杜阳川读书之余完成的。而皇甫枚的《三水小牍》和尉迟僵的《中朝故事》也是值得注意的集子。此外,我还想提到于逖的《闻奇录》、李隐的《潇湘录》、温庭筠的《乾腰子》、陈劭的《通幽记》、皇甫氏的《原化记》、康车并(一作康骈)的《剧谈录》以及五代时期的王仁裕的《玉堂闲话》……我知道这些都是优秀的志怪和传奇集,它们的存在同样为那个时代的晚上增添了可以信赖的魅力。
《唐朝的黑夜3》所面对的,正是以上志怪群书。
我希望通过“黑夜三部曲”中的秘密历史、异闻怪谈和惊悚奇幻的故事,颠覆人们对唐朝的固有印象,把那盛大的王朝由明丽华美变得阴寂可怖。对我而言,解读历史文本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正史的另一面,寻找被时间遗失的细节。所以我愿意把每一部唐朝志怪都看作是当时的一份报纸,或者说报纸的社会新闻版。我希望在遥远古书与现代读者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故而在解读每一篇志怪故事的时候,于援引和考据时代背景之外,加入了个人化的新异发现与评说,使之成为一种历史与志怪相依的互文式的“创意历史写作”。
如果说古人倦夜长,故秉烛游,那么,在欢歌夜宴之外,一定还有孤独无眠的人在昏暗的屋子里书写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秘密。千年之后,我愿意在冥冥中完成与唐朝先人的跨越时空的对话,让由唐朝志怪和唐朝秘史组成的《唐朝的黑夜3》成为诸君的枕边书,看看唐朝明丽的表面下,究竟隐藏着怎样惊奇的画面;看看这些画面,又为我们记录下怎样被湮灭千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