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油灯是电灯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
洋油灯,也就是煤油灯,这是中国人的叫法(以前煤油中国不能生产,是舶来品,因此乡下人叫它洋油,点的灯就叫洋油灯)。
加拿大人跟着英国人叫它 “石蜡灯” 。
英国在很早以前就有燃烧石蜡照明的灯。十八世纪,一位波兰人发明了使用玻璃灯罩的煤油灯,由于那时候煤油灯还是奢侈的用具,在波兰很少人用得起,而在英国却很快广泛地使用了。英国人叫它石蜡灯,美国加拿大这些国家自然地也跟着叫石蜡灯。
煤油灯很快地在欧洲流传开来。煤油灯便宜,亮度大,经济实惠。
一直到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之後的二十年,大画家毕加索仍旧使用着煤油灯,在煤油灯下绘画。
旧式煤油灯使用棉绳灯芯,其灯头通常以铜制成,而灯座和挡风用的灯筒则用玻璃制成。灯头四周有多个爪子,旁边有一个可控制棉绳上升或下降的小齿轮。棉绳的下方伸到灯座内,灯头有螺丝绞与灯座相配合,故可把灯头扭紧在灯座上。而灯座内注满煤油,棉绳便把煤油吸到绳头上。只要用火柴点着绳头,并罩上灯筒,便完成点灯的动作。现时旧式煤油灯已几近绝迹。
六十年代以前,煤油灯是一件家家户户都离不了的日用物品,这对于现代新人类来讲是件疑惑的事情,也许只在历史博物馆或旧电影里见到过这件东西,倘若在乡下的家户亲眼见识一下这五花八门的玩艺,他们定会惊异地叫起来的。不过,煤油灯的确已很不容易见到了,自从有了电灯以后,它们总算退出了历史舞台,即使碰到偶尔停电,人们也用修长亭立的蜡烛取而代之。是的,谁愿意在现代时尚的家里设一盏满身油腻且充满难闻气味的煤油灯呢?况且它的光又不好,晕黄又颤动得让人发慌!
中文详细解释
是以煤油为燃料的照明灯具。
叶圣陶 《夜》:“桌上的煤油灯,发出黄晕的光。”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人们把一盏玻璃罩子洋油灯点起,昏黄的灯光照亮了房里的陈设。”
英文翻译
1. a kerosene l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