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溶血试验

是否空腹 空腹
温馨提示 检查时积极配合医生。
中文名称 自身溶血试验
检查分类 血液检查
目录导航

正常值

定性试验:阴性。

定量试验:

24h

不加糖:0.0005~0.005;溶血: (0.05%~0.5%)。

加 糖:0~0.004;溶血: (0~0.4%)。

48h

不加糖:0.004~0.045;溶血:(0.4%~4.5%)。

加糖:0.0003~0.006;溶血:(0.03%~0.6%)。

临床意义

PNH患者为阳性或溶血率增加,可作为PNH的筛选试验。自免溶贫血有的可为阳性,白血病、骨髓硬化时可出现假阳性。

结果阳性可能疾病:

药物相关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 小儿溶血性贫血。

注意事项

1、溶血管稀释200倍,测定管稀释10倍,故乘20。

2、若溶血较明显可增加稀释倍数。

3、如无光电比色计,则仅作定性报告,即用肉眼观察其溶血情况。

4、根据需要,只温育24h,亦可作参考。

5、操作过程要严格无菌。

检查过程

将红细胞置于低离子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在37℃条件下,可促进补体和红细胞结合,观察红细胞是否破坏发生溶血。

不适宜人群

1、服用过避孕药、甲状腺激素、甾体激素等药物的患者,因为可能会影响到检查结果,禁止近期有以上药物服药史的患者检查。

2、特殊疾病:患有造血功能减低疾病的患者,比如白血病,各种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除非该检查必不可少,尽量少抽血。

不良反应与风险

1、皮下出血:由于按压时间不足5分钟或是抽血技术不过关等原因可导致皮下出血。

2、不适感: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压痛、肉眼可见的皮下瘀斑等。

3、晕血或晕针:在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等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晕针或晕血。

4、感染的风险:如果使用了不洁针头穿刺就有可能有感染的风险。[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