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哈辛托号

圣哈辛托号

中文名称 圣哈辛托号
全长 189.74米
目录导航

简介

圣哈辛托”号航母(CV-30)是美国海军“独立”级航母的第十艘,也是美海军第二艘以此名字命名的舰艇。1942年10月26日以“纽瓦克”号轻巡洋舰(CL-100)的名义在纽约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1942年6月2日改名为“复仇者”号,舷号CV-30;1943年1月30日,正在建造中的舰艇改建为轻型航母,级号改为CVL-30;9月26日下水,11月15日服役,舰长为哈罗德海军上校。[1]

舰船资料

圣哈辛托

CVL-30

San Jacinto

1968年解体(美总统布什曾在其上服役)

配置

排 水 量 10,662吨(标准)/14,750吨(满载)

尺 寸 全长189.74米,飞行甲板长165.81米,舰宽21.79米,飞行甲板宽33.25米

吃 水 6.4米(平均)

动力装置 4部蒸汽轮机,4台锅炉,4轴,10万马力

主 炮 127mm×2,40mm×16,20mm×10

续 航 力 1.3万海里(15节)

艇 载 机 45架,后减为30架

最高航速 31节

编制人数 1569人

历史

圣哈辛托号是独立级航空母舰的九号舰,此级船舰是以克里夫兰级轻型巡洋舰为基础经过改装或设计变更而成,因此拥有瘦长的舰体外型,与一般标准的航空母舰不大相同。其中圣哈辛托号初始时是以轻巡洋舰纽华克号(Newark CL-100)的身份进行规划,并且在1942年6月2日、于尚未开工建造的状态下变更用途与名称为复仇号航空母舰(Reprisal CV-30),并在同年10月26日、在位于纽泽西州坎登(Camden, NJ)的纽约造船厂(New York Shipbuilding Co.)起造。1943年1月30日,有鉴于该舰是由德州人民捐款协助建造的,因此改选择一个对德州较有纪念意义的名称,而根据圣哈辛托之役(Battle of San Jacinto)命名为圣哈辛托号,并在同时修改船只等级,编号重新改为代表轻型航空母舰的CVL-30。

圣哈辛托号参与过太平洋地区多场著名的战役,包括1944年6月的菲律宾海战。在曾经于该舰上服役的飞行员中,最出名者莫过于多年后当上美国总统的乔治·H·W·布什,当时圣哈辛托号正在执行自1944年7月中开始、针对小笠原群岛附近海域的战斗巡逻(Combat Air Patrol,CAP)与反潜巡逻(Anti-Submarine Patrol,ASP)任务,作为美军进攻帕劳前对日军的压制作战,是麦克阿瑟与尼米兹著名的“跳岛战术”之一部分。9月2日,才刚满20岁不久的布什驾驶著一架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TBF Grumman Avenger)在父岛附近遭日方击落而被迫跳伞,机上三名成员中,只有布什一人生还,并顺利获救并且获得勋章。

圣哈辛托号在大战结束后的1947年3月1日除役,改编入美国海军太平洋储备舰队(Pacific Reserve Fleet),驻于加州圣地牙哥。1959年5月15日时改舰等为辅助飞机运输船(Auxiliary Aircraft Transport),舰体编号AVT-5。直到1970年6月1日该舰才正式自美国海军船只名册中除名,并于1971年12月15日于加州长堤的总站岛(Terminal Island)解体拆除。

碰撞事件

2012年10月15日美国海军的一艘核潜艇与一艘同属美军的巡洋舰在大西洋海岸相撞。

相撞的双方一方是美国洛杉矶级“蒙彼利埃”号攻击核潜艇,另一方是宙斯盾级导弹巡洋舰“圣哈辛托号”。

巡洋舰正在进行训练,然后船上的人员突然发现前方大约100-200米处出现了一个潜望镜。船员当时命令船只“后退”,但是最终还是和这个核潜艇撞在了一起。这导致巡洋舰上的声纳导流罩被撞毁,另外还造成其他损失。

事故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核潜艇的核动力推进装置也没有受到损坏。

原因分析

2009年美军也曾发生类似的事故,当时,美国海军第五舰队的一艘核潜艇和一艘运输船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发生的相撞。2007年,美军一艘核潜艇还曾与日本一艘日本油轮相撞,2005年还发生过美军潜艇撞在海底山脉上。

潜艇为什么总是相撞呢?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潜艇的存在和运作都是处在一种保密的状态下进行,这种秘密程度让它没有必要使用障碍物探测仪器。大多数潜艇都拥有主动和被动两种声纳系统。主动声纳可以发出比较远的声波,如果声波被反弹回来,就知道前方有物体存在。但是秘密行动的潜艇通常会关闭其主动声纳系统,来避免暴露自己的行踪和位置。所以,潜艇通常会只采用被动声纳系统。这就为是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