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与陇陵象达接壤,南接国有林,西接松树寨、大修场,北与大湾、下东接壤。辖灰磘上寨、下寨、厂河等2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923户,有乡村人口4352人,其中农业人口4294人,劳动力308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740人。
全村国土面积44.65平方公里,海拔1300米,年平均气温19.5℃,年降水量1476毫米,适合种植茶叶、稻谷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689.2亩,人均耕地1.07亩,林地19068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48.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4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989亩(其中:田1753亩,地3236亩),人均耕地1.13亩,主要种植稻谷等农作物;拥有林地19739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51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57亩,主要种植茶叶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87亩;其他面积43031亩。有铜矿等资源。
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全村有1008户通水,其中有469户饮用井水或水质未达标,有539户通自来水(分别占农户总数的46.52%和53.47%);有1008户通电,有989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98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8.12%、98.1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99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993户(分别占总数的98.51%和98.51%)。
该村到芒市镇已通公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0公里。全村共有汽车42辆,农用车38辆,拖拉机74辆,摩托车753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753亩,有效灌溉率为35.14%,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6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4亩。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68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2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2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2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2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7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9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5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有6户居住于其它住房。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65.5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45.91万元,占总收入的35.23%;畜牧业收入442.98万元,占总收入的3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363头,肉牛111头,肉羊209头);林业收入124.77万元,占总收入的9.86%;第二、三产业收入65万元,占总收入的5.14%;工资性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0.4%;其他收入181.9万元,占总收入的14.37%。
农民人均纯收入153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人(占劳动力的0.25%),在省内务工8人。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往市内。2010年种植业、养殖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48.2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1.71%。该村正在发展八角、茶叶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茶叶、甘蔗产业。
该村现有农户1008户,共有乡村人口4577人,其中男性2331人,女性2246人。其中农业人口4415人,劳动力3197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4304人,傣族31人,景颇族42人,德昂族12人、傈僳族6人,阿昌族7人,佤族2人,彝族7人,布依族3人,其它民族1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740人,占人口总数的39.41%;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414人,参合率99.98%;享受低保377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村卫生所面积32平方米,乡村医生3人,距离镇卫生院15公里。该村建有公厕3个,人畜混居的农户132户,占农户总数的13.1%。
该村建有小学3所,校舍建筑面积2008平方米,拥有教师21人,在校学生551人,距离城郊中学15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18人,其中小学生285人,中学生233人。
该村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7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113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8.04万元,固定资产42.7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政务公开及财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