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便于读者自学,本书语言力求简明易懂,内容注意由浅入深,各章均有习题和答案。书末还附有供做习题用的“部分核素数据和粒子数据”和“常用物理常量”。
本书可作为大学物理类专业原子核物理课程的教材,并可供其他有关专业的师生和从事原子能研究和应用的人员参考。
本书是1981年出版的《原子核物理》(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的修订版。原版书于1987年获核工业部优秀教材特等奖。1988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修订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1.1 原子核的电荷、质量和半径
1.2 原子核的自旋
1.3 原子核的磁矩
1.4 原子核的电四极矩
1.5 原子核的宇称
1.6 原子核的统计性质
1.7 原子核的同位旋
习题
第二章 放射性和核的稳定性
2.1 放射性衰老的基本规律
2.2 放射性平衡
2.3 人工放射性的生长
2.4 放射性活度单位
2.5 放射性鉴年法
2.6 原子核的结合能
2.7 原子核稳定性的经验规律
2.8 原子核的液滴模型
2.9 原子核结合能的半经验公式
习题
第三章 核辐射测量
3.1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3.2 核辐射探测器
3.3 能量测量与能量分辨
3.4 符合测量与时间分辨
3.5 辐射剂量与防护
习题
第四章 核力
4.1 氚核基态
4.2 核子—核子散射
4.3 核力的主要性质
4.4 核力的介子场理论简介
习题
第五章 α衰变
5.1 α衰变的能量
5.2 α衰变的实验规律
5.3 α衰变的基本理论
5.4 质子及重离子放射性
习题
第六章 β衰变
6.1 β能谱的特点
6.2 中微子
6.3 β衰变的三种类型及其衰变能
6.4 衰变纲图
6.5 β衰变的费米理论
6.6 跃迁分类和选择定则
6.7 库里厄图
6.8 衰变常量和比较半衰期
6.9 轨道电子俘获
6.10 宇称不守恒问题
习题
第七章 γ跃迁
7.1 γ辐射的多极性
7.2 γ跃迁概率
7.3 选择定则
7.4 内转换
7.5 同核异能态
7.6 级联γ辐射的角关联
7.7 穆斯堡尔效应
7.8 实验研究核衰变能级图
习题
第八章 核结构模型
8.1 幻数存在的实验根据
8.2 原子核的壳模型
8.3 壳模型的应用
8.4 集体模型的概念
8.5 转动能级和振动能级
8.6 变形核的基态性质
8.7 原子核的高自旋态与超形变
8.8 原子核的非核子自由度
习题
第九章 原子核反应
9.1 核反应概述
9.2 反应能
9.3 实验室坐标系和质心坐标系
9.4 核反应截面与产额
9.5 核反应截面的一般特征和细致平衡原理
9.6 反应截面的分波分析
9.7 核反应的三阶段描述和核反应机制
9.8 光学模型
9.9 复合核模型
9.10 直接反应
9.11 重离子核反应
9.12 放射性核束及其引起的核反应
习题
第十章 中子物理
10.1 中子的基本性质
10.2 中子源
10.3 中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10.4 中子的慢化
10.5 中子的扩散
10.6 中子的衍射
习题
第十一章 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
11.1 自发裂变与诱发裂变
11.2 裂变后现象
11.3 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
11.4 壳修正
11.5 链式反应与裂变反应堆
11.6 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11.7 受控核聚变
习题
第十二章 原子核的亚核子物理
12.1 粒子与高能碰撞
12.2 强子及其共振态
12.3 强子的夸克结构与强相互作用
12.4 弱相互作用与电弱统一理论
12.5 对称性与守恒定律
12.6 标准模型及其发展
习题
第十三章 核天体物理学基础
13.1 大爆炸及其实验依据
13.2 早期宇宙中的粒子与核相互作用
13.3 恒星中的核反应
13.4 宇宙中的中微子
习题
参考文献
习题答案
附录一 部分核素数据和粒子数据
附录二 常用物理常量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