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先国

庹先国

中文名 庹先国
主要成就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0)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06)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侯德封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2006) (2006)
民族 汉族
毕业院校 成都理工大学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人物履历

1988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放射性物探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3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应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1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核技术应用方向),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8年任助教,1993年任讲师,1998年晋升副教授,2001年晋升教授,2007年6月增列为博士生导师。

2001.12-2007.10,任成都理工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其间:2001.12-2003.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后;2006.06-2007.06: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

2007.11-2010.11,成都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核技术工业应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测控技术”分中心主任。

2010.12-2012.03,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核技术工业应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核测控技术”分中心主任。

2012.04-2015.12,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2015.12-,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校长。[2]

2019.02-,四川轻化工大学校长。

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

任免信息

2016年1月11日,四川省政府任命庹先国为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2019年2月,四川省政府决定,任命庹先国为四川轻化工大学校长。[4]

人物荣誉

2001年获“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作为四川省优秀青年专家赴欧洲考察;

2003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委授予“四川省优秀创业人才”称号;

2004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是四川省委组织部主办的“第一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进修班”学员;

2005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批准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2006年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地质学会青年科技最高奖“地质金锤奖”和“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

2007年被人事部批准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8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聘为首届“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庹先国教授是成都理工大学历史上产生的第三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多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组委员。[2]

科学研究

在核技术应用领域长期从事核分析技术理论、核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核电子学仪器的研制和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在资源环境领域长期从事辐射环境评价、核素迁移、环境监测与灾害预警方法及配套仪器仪表的研制等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科技部重大科研仪器设备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0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80余篇,被SCI、EI收录80多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6项;已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20多名、硕士研究生80多名。

社会成就

现任教育部高校核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中国核学会理事、四川省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核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核与辐射污染防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核技术应用协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多届评审组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化工分会理事、中国核学会辐射物理分会理事等。被聘为四川省委、省政府第一、二届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作为团队负责人入选首批“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核退役与核废物处置),四川省特种环境机器人实验室主任。

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