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曲海猪

姜曲海猪

目录导航

产地环境

    

      姜曲海猪主产于江苏省海安、泰县一带,而以姜埝、曲塘、海安镇为主要集散地,因而得名。产区地势较高,地下水位低,土壤为沙质壤土,缺乏团粒结构,需施大量有机肥料,因而该地区是江苏省传统的重点产猪区,这就为姜曲海猪的形成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过去农作物有大麦、元麦、小麦、玉米、高粱、花生、大豆和胡萝卜等。产区劳动人民习惯利用酿酒、榨油和制粉等副产品喂猪,猪粪肥田,增产粮食,形成了“猪、油、酒”的循环经济。

地理分布

       姜曲海猪分布在长江北岸的如皋、江都等县,以及里下河地区南部的兴化、高邮及沿海垦区西南部的南通等县、市。近年来,它还逐渐向北移至盐城地区的东台、大丰等县。

品种特征

       姜曲海猪头短,耳中等大、下垂,体短腿矮,腹大下垂,皮薄毛稀,全身被毛黑色,部分猪在鼻吻处偶有白斑,群众称“花鼻子”,乳头多在9~10对。

姜曲海猪姜曲海猪

品种性能

       姜曲海猪成年公猪体重156.42±16.25公斤,体长125.33±5.34厘米,胸围128.83±7.64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41.40±3.34公斤,116.58±0.82厘米,127.27±1.42厘米,母猪头胎每窝总产仔数9.96±0.25头,二胎12.06±0.26头,三胎及三胎以上13.51±0.15头。

引种繁育

       姜曲海猪虽然出栏时间长近1年,但肥肉多、肉质佳、口感好,是闻名全国的地方优良猪种,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对瘦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由于片面追求高生长速度、高瘦肉率,养殖场和养殖户饲养本地品种猪的积极性下降,到2006年10月,纯种姜曲海猪只剩下100余头。2007年初,江苏牧院投入800万元,建成万头规模的江苏姜曲海种猪场保护繁育姜曲海猪。目前,利用姜曲海猪和美国杜洛克猪培育的新品种苏姜猪已进入第4世代,其优良的品质受到广大养殖户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通过中国畜牧街这类畜牧商贸网站进行优秀种猪的展示、交易,选择适合自己养殖特点的品种。

国家保护

姜曲海猪是我国著名地方猪种,具有产仔高,肉质优的特点, 2006年姜曲海猪列入国家保种名录。种猪场根据国家要求,保存着6个血统120头规模的种群。近年来,我们对姜曲海猪保种方法,保种效果进行了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姜曲海猪种群结构,种质特性。同时我们利用姜曲海猪肉质鲜嫩、香味浓郁的特点,开发了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档黑猪肉产品,注册了“周博士黑猪肉”商标,目前猪肉的市场价格在100元/kg,深受消费者的欢迎。[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