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地政信息的技术、工具和思想,因其直观上看形似鱼鳞而得名。
鱼鳞图图册(3)
古代鱼鳞是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侧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丘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
古代“鱼鳞图”广泛使用始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古代鱼鳞图381年),因明皇朱元璋发现土地隐匿给国家税收造成严重损失,为解决以上问题,组织专人开始古代鱼鳞图册编造完整、紧密的鱼鳞图册。册中将田地山塘挨次排列、丘段连缀地绘制在一起,标明所有人、四至,因其形似鱼鳞而被称为“鱼鳞图册”。“鱼鳞图册”制度在相当程度上摸清了地权、清理了隐匿土地,是地政管理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鱼鳞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地理信息系统”,是中国古代人创造的用来有效管理地政信息的工具。
现代鱼鳞图是借鉴了古代地政信息管理思想,利用数据库技术,并充分结合地理信息、遥感和全球定位技术而形成的数字化地图,是古代鱼鳞图的升级版——“电子鱼鳞图”。“电子鱼鳞图”整合了地理信息、人口信息和权属信息及其它相关信息,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了解和掌握地理空间信息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电子鱼鳞图实现在乡镇级别集合高质量的地政信息
在全球范围内,自加拿大率先启用GIS系统平台进行土地信息管理以来,世界已经迎来了对土地和房屋产籍进行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时代。GIS系统因其能形象、直观的在计算机屏幕上以地图的方式呈现土地标的物这一天然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管理的效率,并促进了土地效益的发掘。
而在我国,尽管农村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例高达58%,但政府所掌握的广大农村的地籍数据却十分粗糙,管理上也十分混乱。政府手上没有一张清楚的账单,更谈不上有效的管理和高水平的运用。基层信息的不清楚,上级的信息质量将更低,统计数据只能靠“估算”。可以说,在广博的中国农村土地上,对大量的农村资产的信息管理是一片空白。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成都统筹试验区全面启动,产生了对精确的农村地籍信息急迫的需求。为了给村民的各种资产“验明正身”,确权颁证,就必须准确地收集、存储和管理这些数据,电子鱼鳞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电子鱼鳞图广泛使用集成各种高新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地政信息数字化和高度集成化。一个小小的图斑所能集成的信息已经让人惊讶,而这样大量精确的农村地籍信息集成在乡镇级别还尚属首次。
构建一个全社会共享的基础信息设施
信息即资源,信息化对提高生产力的意义显而易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由此可见,信息已经在我们日常社会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
信息如此重要,但我们常常面临的问题是,信息搜寻成本太高,且精确度太低。如果能够由基层做起,建立一个全社会共享的基础信息平台,信息的收集、更新与交换全部基于一个平台,那么信息的搜寻成本将大大降低,而准确度和使用效率都将大大提高。
电子鱼鳞图,为构建这样一个基础信息设施奠定了基础。首先,电子鱼鳞图是建设在乡镇级别的,获取和管理的是最为基层的乡镇地政信息,其精度和广度都可以得到保障;其次,电子鱼鳞图所集成的信息是多元化的,并且是可拓展的。不仅仅是确权颁证所形成的大量产籍信息,还可以进一步集成包括多种比例尺的数字化地形图、数字化遥感影像图、乡镇基本地理统计单元、行政区划图以及反映人口状况、反映了地形、地下管线、规划、土地、交通、绿化、道路、环境、经济、开发、旅游、房地产、商业、农业、林业、矿业、渔业、水利、金融、电讯、电力、事业、企业、工业等单位在内的各种信息资源。再次,电子鱼鳞图具有广泛的共享性,是乡镇基于空间框架的信息交换枢纽,所有的更新与交换都能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完成,因此保证了信息的实时性。这一个基础平台如果实现,将为全社会节约大量的信息成本。
广泛的运用前景
这个集成了多元化信息的电子鱼鳞图,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不断构建新的应用平台,面向广大民众、商业用户和政府职能部门。
比如,其在政府职能层面的土地规划、市政规划、产业规划、行政监管、政策决策,在居民应用层面的乡镇信息查询、移动服务,在商务应用层面的企业查询、产品查询电子鱼鳞图系统、电子商务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通过这个平台,人们可以查到每一块土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商店,每一个旅游景点,每一所学校和每一所建筑。政府、企业、公众等,可以在其上开发构建如房地产信息系统、规划管理系统等在内的各种专业系统,以及各类综合性应用系统,如进行指标统计、资料整合、预测分析等。
电子鱼鳞图的创始者,诞生于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践。鱼鳞图技术和管理思想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中国第一张现代鱼鳞图成都市市委书记视察鱼鳞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