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文名 马克思主义哲学
时间 19世纪40年代
目录导航

出现起因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迫切需要反映本阶级利益并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学说,迫切需要有指导行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和其他科学成就,使人们有可能既唯物又辩证地认识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身参加和领导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总结了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汲取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并批判地继承了人类一切文化科学的优秀成果,包括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学说,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也尔的历史学说,以及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了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它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包括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使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地统一起来,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第一次把一般的宇宙观和社会历史观在唯物主义、辩证法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把唯心主义从最后一个避难所驱逐了出去,并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把实践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在历史观和认识论中引起了根本性的变革,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个科学的认识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和以往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一种解释世界的哲学,而且是一种改造世界的哲学,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其理论终结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也曾把他们创立的新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的统一。

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本词条内容由搜狗四史百科编委会编写)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