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尼克斯群岛

菲尼克斯群岛

目录导航

简介

菲尼克斯群岛菲尼克斯群岛菲尼克斯群岛(Phoenix Islands )亦译凤凰群岛,太平洋中西部岛屿,位于南太平洋夏威夷和斐济之间。由坎顿、菲尼克斯等8个岛礁组成,整座群岛的陆地面积仅27.6平方公里。

过去2个世纪,人们曾想在这座岛上定居或者移民,由于连续干旱,最后一批居民于1963年居民移居所罗门群岛,无常住居民。

菲尼克斯群岛各岛均系低平珊瑚环礁。坎顿和恩德伯里岛自1939年起为英、美共管五十年外,余为英国占领。

菲尼克斯群岛现为基里巴斯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产椰子、油棕等。

历史

菲尼克斯群岛菲尼克斯群岛(5)菲尼克斯群岛(Phoenix Islands),是基里巴斯三大主要岛群之一,位于吉尔伯特群岛以东、莱恩群岛以西。

1930年代时英国一度计划开发此群岛,但未付诸实施。后美国也曾对此岛提出过领土要求,但在基里巴斯独立后即放弃。

菲尼克斯群岛几乎完全无人居住,2005年人口统计发现全群岛的人口仅41人。

世界遗产名录

菲尼克斯群岛是入选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新增的5处自然遗产之一,同时也是其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海洋保护区。基里巴斯是太平洋中部的一个小国,由吉尔伯特群岛、莱恩群岛和菲尼克斯群岛构成。

菲尼克斯群岛保护区是地球上“最健康”的珊瑚群岛之一,其岛屿数量众多,生活着800种动物,其中包括500种鱼类和18种海洋哺乳动物。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弗朗西斯表示:“我们对海洋环境产生巨大影响,能够找到一个尚未被人类涉足的地方难度极高,寻找一个未被触及的海洋生态系统可能也是如此。”

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世界遗产计划主管蒂尔曼·贾格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菲尼克斯群岛的鱼类和海龟健康状况格外突出,抗漂白珊瑚受保护程度也最高。国际社会继续对基里巴斯提供支持,帮助其管理这个保护区的做法,,将对保护这里的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

地理

菲尼克斯群岛由8座小岛和几个珊瑚礁组成,位于夏威夷至南太平洋斐济的中途。整座群岛的面积仅为11平方英里(27.6平方公里),除了最大的一座小岛 ——坎敦岛上生活着几二十多个人外,这座群岛的其他地方无人居住。过去2个世纪,人们曾几次尝试在菲尼克斯群岛上定居或移民,但是所有努力都以失败而告 终,最后一批居民在1963年撤离该岛屿[1]

所属

菲尼克斯群岛菲尼克斯群岛尽管菲尼克斯群岛属于基里巴斯共和国的一部分,坎敦岛就位于距离该国首都南塔拉瓦东部大约1765 公里的地方,但是它是一座与世隔绝的群岛。有关菲尼克斯群岛最南端的小岛,有一个不确定的说法。一些人认为,尼库马鲁鲁岛(以前名叫加德纳岛)是1937 年7月美国女飞行员艾米利亚·厄哈特和副驾驶佛瑞德·努南紧急迫降的地方,当时他们正驾驶一架双发动机Lockheed Electra飞机进行环球飞 行。

主要岛屿

坎顿岛

Kanton,现名阿巴里灵阿环礁(Abariringa),是在太平洋中西部,菲尼克斯群岛(Phoenix)的主岛,也是群岛中最大和最北端的珊瑚礁,位于2°50′S 171°40′W,属基里巴斯,首府塔拉瓦东南1765公里,西北向东南长14.5公里(9.0英里),陆地部分宽50-600米(160-1,970英尺),陆地面积9.15平方公里(3.5平方哩),环抱一长11公里,宽5公里的潟湖,潟湖的水深小于6米,面积约50平方公里,唯一潟湖的入口是在西侧,在该礁顶端,有一个50米至600米宽的带状地带,海拔1-3米。属热带气候,降雨稀少,大部分的土地长满青草和低矮的灌木,人口31人(17男14女)(2010年5月)。岛上唯一的村庄叫Tebaronga。岛上有海燕,海鸥,金鸻等23种鸟类在此筑巢,还有波利尼西亚老鼠,蜥蜴,寄居蟹,乌龟等。1595年9月由西班牙探险队阿尔瓦罗·德·门达纳首次发现,1824年8月5日由“凤凰号”船长约翰·帕尔默和“玛丽号”船长爱德华·里德再次发现。1854年美国“坎顿”号捕鲸船在此遇难而命名。1889年归属英国。1939年4月6日,当美国和英国达成对坎顿岛和恩德伯里岛实行50年共管的协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战略空军基地。战后仅为飞机紧急著陆站。岛的西北角建有美空军机场、卫星和反弹道导弹追踪站,直到1976年。1960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在此建成卫星跟踪站,用于水星计划,使用至1965年11月。1979年成为基里巴斯的一部分,于2006年成为菲尼克斯群岛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

恩德伯里岛

Enderbury太平洋中西部,菲尼克斯群岛北部的岛屿,位于03°08′00″S, 171°05′00″W,基里巴斯的一部分,长4.8公里,宽1.5公里,陆地面积5.1平方公里,中间潟湖面积0.6平方公里。地势低平,无常住居民,礁湖浅,岛上仅生长小树、灌丛。是许多海鸟栖息地,基里巴斯于2006年宣布菲尼克斯群岛为保护区。1823年英国捕鲸船詹姆斯·J·科芬海军上尉到此,以英国伦敦捕鲸公司老板恩德伯里命名。1840年8月28日由美国“文森特号”船威尔克斯船长的指挥下,到恩德伯里岛进行了研究。美国在1856年的鸟粪群岛法允许美国人在该岛开采鸟粪,一开始是缓慢的,1860年4月生产开始产鸟粪磷酸盐,1870年达到了顶峰,一直持续到1877年。在1938年,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宣布恩德伯里和附近的坎顿岛,由美国内政部管辖。这些岛屿被视为一个良好的战略要地,1939年英国也宣称这些岛屿为己所属,并在1939年由美国和英国共管,建有美国反弹道导弹追踪站及候鸟观察站。自1979年以来为基里巴斯共和国的领土。

伯尼岛

Birnie,是在基里巴斯菲尼克斯群岛(凤凰群岛),位于03°35′S 171°33′W,坎顿岛东南100公里,珊瑚岛,长1.2公里,宽0.5公里,陆地面积0.2平方公里,有一个0.02平方公里的小湖,目前已枯竭。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岛上没有树木,有低灌木和草地,是成群的海鸟筑巢地,现为伯尼岛野生动物保护区,无人居住。由英国伦敦“悉尼号”捕鲸船船长埃米特于1823年发现,在19世纪60年代,被美国鸟粪群岛法宣称为美国所有,在1889年7月10日英国人插上由英国国旗,并宣布为英国的殖民地,1899年,该岛被租给英国人约翰T.阿伦德尔太平洋群岛磷矿公司至1916年,在这期间岛上鸟粪没有被开采。直至1937年4月伯尼岛成为英属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殖民地,1979年成为基里巴斯的一部分。

凤凰岛

(菲尼克斯岛)Phoenix又称拉瓦基岛(Rawaki,是在太平洋中西部,菲尼克斯群岛东部,位于坎顿岛东南128公里处,属基里巴斯,位于03°43′16″S, 170°42′43″W,长约1.2公里,宽0.8公里,陆地面积65公顷,最高点海拔4.9米,有浅礁湖,潟湖面积0.5平方公里,无常住居民,有菲尼克斯群岛唯一的淡水湿地。有野兔,覆盖草和树木,是海鸟栖息筑巢地,产鸟粪。于1824年2月23日由英国伦敦的捕鲸船约翰·帕尔默上尉发现,美国在1859年3月14日由CA威廉姆斯公司开采岛上鸟粪,直到1871年8月开采已尽被遗弃。1889年6月29日英国宣布为其保护,1937年3月18日由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的殖民当局管辖,1979年基里巴斯获得独立,成为基里巴斯的一部分。

麦基恩岛

McKean,是在太平洋中西部,菲尼克斯群岛的岛屿,属基里巴斯,位于03°36′S 174°08′W,尼库马罗罗岛东北125公里,陆地面积57公顷,年降水量800毫米,缺乏淡水或树木,中心的泻湖面积20公顷。岛上为低地,只有草丛,麦基恩岛有世界上最多的军舰鸟。在1794年5月28日由英国亨利·巴伯上尉发现,美国人查尔斯·威尔克斯于1840年8月19日到此,命名为麦基恩岛,在1859年4月19日美国“玛瑙号”双桅船开始在该岛开采鸟粪,于1870年停止,后属英国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殖民地,1979年成为基里巴斯共和国的领土。2008年成为凤凰群岛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的一部分,2010年,凤凰群岛保护区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温斯洛礁

Winslow Reef是在太平洋中西部,菲尼克斯群岛的岛屿,属基里巴斯,位于01°36′S 174°57′W,麦基恩岛西北偏北200公里的水下,至少11米的深度,该礁东西长约1.6公里,宽大约0.8公里,底部是粉红色的珊瑚和红沙,该礁是捕鲸船在1851年发现的,以捕鲸船长佩里温斯洛名字命名。

悉尼岛

Sydney或曼拉岛Manra,是在太平洋中西部,菲尼克斯群岛的岛屿,属基里巴斯,位于04°27′15″S, 171°14′45″W,奥罗纳岛以东96公里,近似三角形,长约3.2公里,宽2.8公里,陆地面积4.4平方公里,环礁内完全包围着狭窄的土地,平均宽约50米,该环礁有一个面积为2.1平方公里的小高地,中部有面积2.2平方公里的潟湖,深度5至6米。岛上布满了椰子树,灌木林,药材和草,是海鸟栖息筑巢地。在1823年英国伦敦捕鲸船“悉尼号”发现,被命名为悉尼。20世纪初建立椰子种植园,在1938年约有130名定居者,岛上邮政局在1939年1月11日开业,于1958年关闭,在1958年和1963年之间成为无人区,后一直以来无人居住。该岛于1938年被宣布为鸟类保护区,1975年成为菲尼克斯群岛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一部分。1979年基里巴斯获得独立,成为基里巴斯的一部分。

尼库马罗罗岛

Nikumaroro,或加德纳岛Gardner,是在太平洋中西部,菲尼克斯群岛的岛屿,属基里巴斯,长约7.5千米(4.7英里),宽2.5千米(1.6英里),三角形的岛屿,位于4°40′S 174°31′W,陆地面积4.1平方公里,潟湖面积4平方公里。植被丰富,有灌木林,椰子树和草药,有大量的鸟巢在岛上,土地肥沃。英国捕鲸船于1824年可能看见,1828年由美国人发现,以纪念国会议员吉迪恩·加德纳命名,1840年1月19日由美国“文森特号”科考船查尔斯·威尔克斯率领的远征队证实了它的位置。1892年5月28日属英帝国的保护地。1938年12月1日英国探险队来到该岛,其目的是建设加德纳机场跑道,12月20日来到岛上的20人,由于缺少淡水而停止建设。之后岛上的人口增加至58人,包括16名妇女和26名儿童,在岛上的西侧建立居民点,商店和一个无线电发射塔。到了50年代中期,岛上人口接近百人。1963年起由于连续干旱,1965年全部居民迁移到所罗门群岛瓦吉纳岛,后无人居住。1979年基里巴斯获得独立,成为基里巴斯的一部分。于2006年成为菲尼克斯群岛保护区的一部分。

卡龙德莱特礁

Carondelet Reef(又译卡朗迪利特礁),是在太平洋中西部,菲尼克斯群岛的岛屿,位于南纬05°34′,西经173°51′W,属基里巴斯,一个马蹄形的礁石,在尼库马罗罗岛东南,深1.8米,长约1.5公里。

奥罗纳岛

Orona,又称赫尔岛Hull是在太平洋中西部,菲尼克斯群岛的岛屿,属基里巴斯,位于04°30′S 172°10′W,长约8.8公里,宽4公里,土地面积3.9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9米,由一个狭窄的带状土地环绕着潟湖,潟湖面积约30平方公里,几乎完全被环礁包围,水深15-20米。岛上覆盖着椰子树,灌木林,草,是海鸟和海龟产卵地和栖息地。1840年8月26日由美国“文森特号”船查尔斯·威尔克斯率远征队探索中发现命名,1889年7月11日该岛成为英属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殖民地的一部分。1979年基里巴斯获得独立,成为基里巴斯的一部分。2006年成为菲尼克斯群岛保护区的一部分,以前有人居住,2004年后无人居住。[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