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主战坦克

第二代主战坦克

中文名 第二代主战坦克
简介 更为先进的坦克
新技术 “三防”系统
目录导航

中国ztz80

为提高陆军主战装备的水平,发展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主战坦克,从1978年开始,北方某大型坦克制造厂便开始研制国产新型主战坦克。此举受到国家兵器工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军方的高度重视,新一代主战坦克的研制计划也于1 98 1年正式列入国家计划,产品代号为WZl22。坦克制造厂充分利用研制59、69、79式等坦克时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成熟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顺利完成了国产二代主战坦克研制工作。

1988年2月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常规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该坦克设计定型,并命名为ZTZ80式主战坦克。新型坦克与69式坦克相比,在总体性能、火力、火控和机动性上有较大的提高,防护性和使用维修性能也有所改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已接近或赶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世界先进水平。它的研制成功,

第二代主战坦克第二代主战坦克(8)标志着国产坦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成为我国坦克研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承上启下

从总体布置上看,ZTZ80式主战坦克仍采用传统的总体布置形式和常规炮塔式结构,外形低矮,炮塔圆滑,车体外部简洁流畅,与79式坦克很相似,所不同的是,其炮塔防盾上方有l具外置式的激光测距仪,火炮的热护套用小螺钉固定(79式坦克为醒目的大螺钉),显得光滑和干净利落。

驾驶室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安装有供驾驶员驾驶车辆用的操纵装置、观察装置、检测仪表、指示装置及驾驶椅;车体前部中间为蓄电池,前部右侧为前组柴油箱和弹架油箱。战斗室位于坦克的中部,装有加温锅、液压助力油箱、中组柴油箱、自动灭火瓶、排水泵及中组弹架等部件,其上是炮塔。

炮塔为装甲钢整体铸件,安装有武器系统(包括主要武器、辅助武器、弹药、火控系统)、通信设备及灭火抑爆系统。炮塔内有3名乘员,车长位于炮塔左部可360度回转的指挥塔内,炮长位于车长前下方,装填手位于炮塔右部。主炮为l门83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可以发射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三种弹药,并可使用北约标准的105毫米炮弹。辅助武器为l挺7.62毫米并列机枪,装填手窗口上安装有l挺12.7毫米高射机枪。火控系统主要包括光点注入式炮长瞄准镜、激光测距机及双向复合控制稳定器等;夜视夜瞄装置为微光式。火控系统能自动完成激光测距、解算、装表和赋予火炮射角,人工精瞄后就可射击,提高了首发命中率,缩短了反应时间,并实现了静止对运动目标的射击。

动力传动室位于车体后部,主要装有发动机、传动箱、主离合器、变速箱、行星转向机、制动器、侧减速器以及冷却系统等部件。动力装置为l台12150ZL型水冷V型12缸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标定功率为730马力,较之79式坦克,动力有较大幅度提高。车尾安装了2个备用油桶,以增大行程。

该车有较好的装甲防护能力。车体由钢装甲板焊接而成,炮塔为装甲钢铸造件,外形低矮,流线型好,正面装甲防护力较强,炮塔四周安装的栅栏式屏蔽增大了防破甲弹的能力。“三防”装置采用的是门窗自动关闭和个人防毒面具相结合的特种防护装置(79式坦克为集体超压“三防”装置,在车内不需要配戴防毒面具)。动力传动部分装有自动灭火装置,战斗室装有自动灭火抑爆装置,能在lO毫秒内自动探测侵入车内的

高能射流,并输出信号,在60毫秒内实现抑制高能射流引起二次效应,可实现二次灭火一次抑爆(79式坦克为四次灭火两次抑爆)。炮塔两侧各装有4个76毫米的烟幕弹发射器。车内装有1部A一220A型电台和l套A-221A型车内通话器,电台最大通信距离可达16千米以上。

新技术

80式主战坦克,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的设计理念。由于105毫米炮、扰动式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三防”系统等新技术,重点介绍在80式主战坦克上应用的鲜为人知的新技术与新设计。

一是炮弹与油箱合一的弹架油箱,既增加了储油量又节省了车内空间 59式和69式坦克的前组油箱与前弹药架是分开设置的,也就是前组油箱在前,炮弹架在后,燃油与炮弹分开放置。为加大坦克燃油的携行量,80式坦克采用了前组燃油箱与炮弹架合一的设计方案,也就是在油箱上开有若干个孔,用于放置炮弹。弹油合一的弹架油箱,有点像家中取暖和做饭用的蜂窝煤。这样,原来独立的弹架留出的不少空间被充分利用起来储存燃油,增加了坦克的携油量,加大了坦克的行驶距离。可能会有读者问,弹油一起不是很危险吗?其实,59坦克的前组油箱与弹架也是紧贴在一起的,危险也不小。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取决于坦克的整体防护水平,特别是灭火抑爆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二是烟幕弹发射器,是80式坦克对付反坦克导弹的“护身符” 80式坦克的炮塔两侧x各装有4个76毫米的烟幕弹发射器,可单发、双发、4发和8发齐射,最大抛射距离可达50米,烟幕弹的最大炸高不超过5米,8发齐射时能形成弧度为120度、正面总宽度为120~150米的烟幕,烟幕持续时间可达2分钟。烟幕弹虽然历史悠久,但搬上坦克作为坦克的防护手段之一,却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的事。上期介绍“红箭”8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时提到,大部分反坦克导弹采用的是目视瞄准的方式,也就是射手在导弹发射后,必须始终瞄准目标,否则导弹就会脱靶。坦克的烟幕弹正是利用了反坦克导弹的这一特点,在发现导弹袭来时,及时发射烟幕弹,在坦克前方形成一道烟墙,遮挡住导弹射手的视线,从而摆脱导弹的跟踪和攻击。据以色列军方试验的结论,只要有相当于两倍坦克体积的烟,就能有效遮蔽坦克。国产烟幕弹所形成的烟墙,远远超过了这个指标,完全能够有效对抗目视瞄准的反坦克导弹。坦克烟幕弹发展迅速,国产坦克烟幕弹也毫不逊色。多功能烟幕弹,不仅能够有效对抗可见光和近红外,而且还可以有效对抗远红外、激光、微波等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另外,80式坦克的烟幕弹发射器不仅可以发射烟幕弹,还可用它发射新型照明弹和发烟弹,真是一器多用。

坦克的烟幕弹遮蔽坦克的时间有限,需要从技术和战术两个方面来解决。从技术说,坦克要通过各种探测设备及时感知敌方导弹对坦克形成的威胁,及时做出反应。比较常见的是在坦克上安装激光报警系统,当被敌方照射时,坦克会立即感知,并自动控制烟幕弹的发射时机、方向以及数量。如果对方是目视瞄准和跟踪的反坦克导弹,还没有很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够感知,基本方法是通过乘员的观察(友邻车通报等)判断导弹来袭方向,人工控制烟幕弹进行对抗,同时,坦克作“Z”字形机动进行规避。用古老但十分有效的烟幕弹对抗反坦克导弹。

美国M60A3

发展过程

M60A3是美军M60系列中发展较晚的一种主战坦克,是美陆军装备的主战坦克之一,属第二代坦克。1979年5月开始装备驻欧洲第一装甲师,美军共装备5400余辆,其中1686辆是新生产的,3714辆是由M60A1改装而成,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作战。摧毁对方工事、兵器、歼灭有生力量。台湾于90年代初期向美国采购,与M48H搭配使用,是台陆军主战坦克。

性能特点

①安装了较先进的扰动式激光测距火控系统,大大提高了射击性能。其弹道计算机使坦克炮在2000米距离上对静止目标的首发命中率由M60A1的30%提高到90% 。热成像瞄准镜使坦克能在更大距离上识别和瞄准目标,并能穿透烟幕和地面伪装,具有昼夜全天候作战能力。

②在炮塔及车体正面安装了反应式装甲,并采取了多种防护措施,具有较强的防护能力。

③安装了改进的发动机和被动观瞄仪,坦克的可靠性较好。

④火炮威力较大。105 毫米线膛炮炮管安装有热护套以防受热变形,配用脱壳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和黄磷发烟弹。发射脱壳弹时初速为 1478 米 / 秒,发射属翼稳定式脱壳穿甲弹时初速为 1600 米 / 秒。最大有效射程 2500 米,直射距离 1600 米,射速每分种 6 - 9 发。在 1000 米距离上,使用穿甲弹可击穿100~150毫米钢甲,使用破甲弹破甲厚度为 300 毫米。

⑤机动速度与美军现代新型主战坦克相比相差较大。

基本数据:

乘员 4 人

战斗全重 52617 千克

车长 9.436 米

车体长 6.946 米

车宽 3.631 米

车高 3.270 米 ( 至炮塔 )

公路最大时速/行程 48.28千米/480千米

涉水 1.2 米 (2.4 米 , 有准备 )

爬坡 30度

通过垂直障碍 0.91 米

越壕 2.59 米

主要武器 105 毫米线膛

辅助武器 7.62 毫米并列,12.7 毫米高机

弹药 105毫米弹63发;7.62毫米枪弹5950发;12.7毫米枪弹900发

装甲厚度 车体前上 110毫米/25度

车体前下 110毫米/35度

车体侧面 80毫米/90度

炮塔正面 110毫米

炮塔侧面 64毫米

火炮防盾 178毫米

作战运用

M60 系列主战坦克是世界上最早装备部队的主战坦克,也是西方现装备最多的主战坦克, M60A1 、 A2 、 A3 也是世界上较先进的主战坦克,由于技术水平同处一代、 其A3 与 A1 、 A2 型相比较,虽有一定改进,性能无质的突破。

第三次中东战争中, M60A1 型坦克在与苏制 T-54 、T-55 的对抗中,由于其火炮性能较好,在坦克战中处于上风。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军的 M60 坦克由于战术使用和技术缺陷, 190 装甲旅在与埃及军队第 2 师的对抗中,120 辆坦克全军覆没。当时,埃军大量使用了AT-3“萨格尔”式反坦克导弹和火箭筒,并以多件反坦克武器对付一辆 M60, 仅用 20 分钟,就将 190 装甲旅全歼。战后通过对 M60 坦克的分析发现,该系列坦克存在两个致命缺陷:一是炮塔靠液压系统工作,这一系统的某些部位装甲防护不够完善,命中弹丸的冲击力易将液压管打漏,加之燃点较低,极易起火爆炸;二是坦克油、弹存贮部位间距较小,命中受易引起连锁反应,造成车毁人亡。

海湾战争中,美海军部队装备的 M60A3 坦克投入了战斗,由于地面作战阶段伊军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坦克作战,尚无法检验其真实水平,加之与 M1 系列坦克相比较,在数量、作用上均居于次要地位,因此,海湾战争中M60A3 的表现不足以代表其真实战斗力。

识别特征:

①采用传统形状炮塔,与苏式坦克相比,两侧不是角度一致的弧形, 而是以一定角度内陷,防弹外形较好。

②采用 105 毫米线膛炮,抽气筒位于炮管三分之一处,形状为规则的柱形。

③6对负重轮尺寸较小,有托带轮,距履带上沿距离较大,间隙较为明显。无裙板防护。

④顶置机枪有小型炮塔 , 射手较安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