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

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

中文名 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
成立时间 2011年5月
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高邮路58号
目录导航

宗旨、愿景、目标

宗旨:由力而起,由善而终,取之社会,回报社会。

愿景:全力投身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共建社会和谐,积极探索和尝试企业财富社会化归属机制,关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问题,资助优秀公益项目,推动民间组织的社会创新。

目标:致力于传播创新的、积极的公益慈善文化,搭建公信透明的、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平台,以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通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发掘、研究、弘扬优秀的公益慈善文化,奉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塑造良好的社会公益氛围,推动更多的组织和个人投身公益事业。

公益项目

萤光支教公益项目

该项目是在支援西部建设的大背景下,在上海市政府、共青团上海市委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支持下开展的公益支教项目。通过发挥上海市的教育资源优势,为甘肃省乡村中小学提供教师支援和师资培训。

“萤光支教”项目已于2012年8月中旬在定西市启动,随后在甘肃省定西、平凉、白银、甘南、临夏五市州扩展,甘肃省教育厅透露,“萤光支教”项目致力于通过共青团上海市委每年组织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甘肃农村中小学开展义务支教行动,缓解农村学校教师短缺、结构不合理等矛盾;同时,甘肃通过组织项目区优秀校长、教师和教研员等赴上海进行短期学习、参观考察、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 

“戎星点点”项目

建党90周年来,诸多先辈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卓绝的贡献,如今部分“三属”(革命伤残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遗属和病故军人遗属)家庭生活较为贫困,子女教育问题面临困难,基金会致力于帮助这些“三属”子女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帮助这些困难家庭走出困境。

目前“戎星点点”项目已在福建、上海地区开展,每年发放助学金达100多万元,该基金会资助的地区将延伸到更多革命老区,帮助更多的贫困“三属子女”不再因贫寒而失学。 

爱心图书室捐赠

2012年,由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组织发起了旨在为全省贫困地区中小学解决课外书籍的“捐书助学献爱心”公益活动,通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切实有效地帮助和改善贫困山区、落后边远地区的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读好书难、读新书更难的窘困现状,实施知识扶贫。

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分别向福建省的10所中小学,捐赠了包括中外文学、经典国学、历史自然科学等各类图书8000册,帮助贫困地区学校建立爱心图书室。

“情暖工程”精神关爱项目

秉承“定期资助、多方协作、积极反馈、相互促进”的项目原则,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与其他社会公益团体共同合作开展了针对革命伤残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遗属和病故军人遗属的精神关爱项目。

本项目于2011年9月启动,主要面向徐汇区龙华街道的革命伤残军人和“三属”开展了具体工作,如定期上门检查和组织体检、定期组织集体出游等,并组建了一支以上海高校医疗、心理专业的大学生为基础的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1对1或2对1的形式,为革命伤残军人和“三属”带去贴心的慰问和温暖的关怀。

其他活动

2013年4月,雅安地震牵动了中国人的心,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捐赠500万元主要用于四川雅安地震灾区的救灾和灾后援建项目。 

2013年7月26日,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向7·22甘肃定西地震灾区岷县梅川镇茶固小学和漳县石川虎龙口小学共捐赠300万元专项赈灾款,主要用于灾后校舍重建项目。 

成果荣誉

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戎星点点”项目、“三属”子女助学项目及“萤光支教”乡村教师专业培训项目在该活动评选中荣获“2012年度典范公益项目”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