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前身为1981年任继周院士创办的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2001年5月加挂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生态研究所牌子,2002年4月整体并入兰州大学成立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生态研究所的名称继续使用。在全国36所设有草业科学专业的高校中,该院是唯一进入“211”和“985”工程学科建设的学院。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萃英特聘教授1人、萃英特聘讲席教授3人,教授17人(一级教授2人、二级教授3人)、副教授15人、讲师16人;博士生导师15人(兼职3人),硕士生导师46人(兼职13人)。教师队伍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达89.6%,出国工作、学习一年以上的占71.4 %;有4人在国际学术组织任职,5人次任SCI期刊编委。
拥有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草地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西部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和临泽草地生态试验站等12个野外观测站和示范基地。
近五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55项,承担国家、省部重大重点项目24项,包括我国首个牧草学领域、兰州大学首个“973”项目“中国西部牧草、乡土草遗传及选育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863”课题3项、科技部科技支撑课题4项,国际合作项目1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这是本学科作为主持单位获得的第4项国家奖;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554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05篇,以本学科为主的兰州大学农学类论文被SCI收录数排名全国高校前八位,已连续五年成为SCI收录兰州大学单个学科论文排名最靠前的学科。
设有畜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草学、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作物学、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硕士点,草业地理信息学、草地营养生物学、草坪生物学和农业经济管理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草业领域和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和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草业科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和甘肃省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已形成了支撑草业科学发展的完整学科群。
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有草业科学专业国家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项。在2008年教育部组织的一级学科评审中,“畜牧学”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4。
学院与澳大利亚、美国和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高校和公司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有国家“111”草地农业创新引智基地。新西兰梅西大学出资设立了任继周教授奖学金,用于鼓励两国学生、学者的交流。学院2名特聘外国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主办的《草业学报》和《草业科学》,均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国际CABI源刊,影响因子在全国1946种科技期刊分别排名第1和第28。《草业学报》连续9年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12年1月1日更新)
Profile
College of Pastor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nzhou University
College of Pastor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PAST), Lanzhou University, is the successor of the Gansu Grassland Ec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GGERI) that was established by Academician Jizhou Ren in 1981 administrated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Gansu Provincial Government. The name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tarted to be used in May 2001. In April 2002, GGERI as a whole was merged into Lanzhou University and CPAST was established at the same time. The names of “Gansu Grassland Ec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and “Grassland Ec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re still kept. CPAST is the only college sponsored by both “211” and “985” construction projects among 36 universities with colleges related to grassland sciences national wide.
CPAST has an excellent faculty, including two academician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one chief scientist of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two members of the National Top Hundred, Thousand and Ten Thousand Talent Program, seven seniors with the State Council Special Allowance, four New Century Excellent Talents,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ur Tsuiying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 15 professors, 17 associate professors, 11 lecturers, 14 doctoral supervisors and 43 master supervisors. Over 88% of faculty members have PhD degrees, and 71% have studied or worked overseas for over one year. Four professors have positions i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organizations and four are members of SCI journal editorial boards.
CPAST has five research platforms, including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Farming Systems, the 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Agro-ecosystem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orage and Turfgrass Seed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Center (Lanzhou),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Grassland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Center, Ministry of Education, Western Pasto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Gansu Province. In addition CPAST operates 12 field stations and demonstration sites, including the Qingyang Loess Plateau Grassland Farming Systems Experimental Station and the Linze Grassland Ecological Experimental Station etc..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CPAST has undertaken 155 research projects, 24 of which are national or provincial key projects, including the first “973” program in the grass and forage research field in China that is also the first “973” program hosted by Lanzhou University, three key programs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hree projects of National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 four projects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Program and 11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jects. CPAST has won one second-grade of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 one first-grade and one third-grade of Gansu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ward, and eight national invention patents. Over the past five years, faculty members from CPAST have published seven books, 554 scientific papers, 105 of which were published in SCI journals, which places Lanzhou University top eight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mong all universities in China.
CPAST has a ful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system, including one post-doctoral research center for animal husbandry, two PhD programs in animal husbandry and grassland sciences, 10 master programs in crop science, plant protection, grassl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rassland nutrition biology, turfgrass biology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etc.. The college also provides two agricultural extension master programs, two bachelor programs in grassland science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rassland science is the provincial key discipline and education base.
Due to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education, CPAST won one special-grade prize of National Teaching Award; one doctoral dissertation was awarded Top 100 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 one teaching group was awarded National Level Teaching Team in Grassland Science with two National Excellent Courses and two Provincial Excellent Courses; the discipline of animal husbandry ranked No. 4 in the discipline evaluation national wide.
CPAST is very active in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xchanges and research cooperation through exchanging students, visiting scholar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A series of agreements on education exchang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ooperation were signed between CPAST and many institutes, universities and companies in over 10 foreign countries, including Australia, USA, UK and New Zealand etc.. Massey University in New Zealand funded Professor Jizhou Ren Scholarship to encourage student and scholar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wo distinguished foreign experts have been granted the “Fndship Awar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
CPAST hosts two scientific journals,Acata Prataculturae Sinica and Pratacultural Science, both of which are core journals of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and International CABI source journals. Their impact factors are currently ranking No. 1 and No. 28, respectively, among all 1946 scientific journals in China. Acata Prataculturae Sinica has been awarded “Top 100 Outstanding Academic Journals of China” over the past eight years. (2011.6.15)
目前,学院在本科生培养方面设有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草业经济方向)2个本科专业。利用兰州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在学院2002年成立之初即通过学科建设改革,在面向全国招生的同时,也在全校理科院系中跨专业选拔大二学生(“2+2培养模式”)进行培养,使学院的本科教学直接进入三年级 教学层次,目前在校本科生规模已达 220人。在学生培养中强调夯实基础、强化素质、学科交叉、突 出特色的指导思想,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学任务主要由教授、副教授承担,并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同时不断加强外语教学和实验教学以及野外实习等环节的培养,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院现有草业科学博士点和植物病理学、草业信息学、草业科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经济管理、草地营养生物学、草坪生物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授权点等7 个硕士点以及1 个专业学位点,同时还设有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学院在校研究生规模已达120 人。
学院教学科研基础设施良好,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大楼建筑面积为5000多平方米,其中学术报告厅和国 内外专家专用房间共600 多平方米,研究生教学和各类科学研究实验室3000多平方米,现有各类科研仪器设备(含正在执行中的“985工程”建设设备计划)总计2000多台。 学院资料室 面积600多平 方米,存有种类齐全的本学科领域内中文、英文、日文、俄文等期刊、图书和音像资料2万余册。在 兰州大学新校区实验楼投入250万元教学设备经费,装备 4个本科生专业课教学实验室,实验室总面 积为 750平方米 ,先后开设了草地培育学、草坪学、植物生态学、草地保护学、土壤学、草原生态化学、动物营养学、牧草育种学、农业微生物学等15门专业实验课。学院现在设有甘肃庆阳黄土高原 试验站、临泽草地生态试验站、景泰农业生态试验站、秦王川农业试验站、云贵高原草地农业试验站。这五个教学科研基地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不同生态区域 ,土地总面积达5000余亩,为本科生的 教学实习和研究生的科研活动提供了重要基地。
学院现设有《草业学报》和《草业科学》2个编辑部。由任继周院士先后担任主编的《草业学报》和 《草业科学》期刊为我国草业科学领域重要的高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代表我国草业科学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主要应用与生产方面的学术论文。上述两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被国家确定为中文 核心期刊,均为中国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国际《 CABI》 源刊。《草业学报》目前在全国1500种自 然科学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4 ,在畜牧兽医类排名第1(影响因子1.676) ,《草业科学》在畜牧兽 医类排名第2(影响因子0.328)。
学院坚持开门办学的主导思想,更加广泛的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新 西兰梅西大学、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合作内容包括互换本科生、研究生,相互聘任教师,相互接受访问学者,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等。努力通过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国 家外专局和甘肃省政府的各种渠道,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粮农组织、国际农发基金会、国际种子检验协会、国际天然草地大会连续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俄 罗斯、白俄罗斯、荷兰、德国、法国等国的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建立经常性的国际合作项目,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以促进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同时学院将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夯实理论基础 ,加强学科建设,实施人才战略,通过兰州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强力推动和学院全 体师生的拼搏努力,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草业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 究中心和高科技草业工程中心。
道法自然,日新又新”
解读: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要旨。对自然法则心存敬畏,与草业科学的生态系统原则相呼应。是遵循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日新又新”,自《大学》第二章,“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化出,是传统儒家入世思想的精华,表达不断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之意,是过去常用的勉励学者的用语,既含个人敬业修身的要求,也有为人民服务献身国家的责任感。
遵循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的长期目标。“道法自然,日新又新”的院训,将我国主导传统的儒、道两家思想的精华压缩为我们的院训,既存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之心,也有自觉开拓创新之意,与我所(院)过去倡导的“开放、开拓、效率、效益”相衔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突出时代精神,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和我院教学的长远目标。 ——学院名誉院长任继周院士题
职务 | 姓名 | 分工 |
名誉院长 | 任继周 | |
院长 | 南志标 | 全面负责学院工作 |
党委书记 | 张天俊 | 全面负责院党委工作 |
常务副院长 | 傅 华 | 协助院长处理日常事务,分管研究生工作 |
副院长 | 赵廷文 | 分管行政工作 |
副院长 | 王锁民 | 分管教学工作 |
副院长 | 侯扶江 | 分管科研、外事工作 |
党委副书记 | 王 宣 | 分管学生工作 |
职务 | 姓名 | 分工 |
名誉院长 | 任继周 | |
院长 | 南志标 | 全面负责学院工作 |
党委书记 | 张天俊 | 全面负责院党委工作 |
常务副院长 | 傅 华 | 协助院长处理日常事务,分管研究生工作 |
副院长 | 赵廷文 | 分管行政工作 |
副院长 | 王锁民 | 分管教学工作 |
副院长 | 侯扶江 | 分管科研、外事工作 |
党委副书记 | 王 宣 | 分管学生工作 |
★草业科学专业:培养掌握草业科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草业资源开发、管理、利用与保护基本技能的高级科技人才。主要课程有: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草地培育学、草地保护学、草坪学以及实验等。毕业生适宜从事草地规划、改良与利用、生态旅游、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运动场建植与养护和草原保护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开发及管理等工作。
★农林经济管理(草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掌握草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具有草业资源开发、经营管理、规划利用与保护的基本知识,具备草业生产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草原学、牧草与饲料作物栽培学、草地保护学、草坪学、市场营销学等。毕业生可在草坪与草业企业、政府、高校、科研等部门从事草业经济管理及政策制定、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学院与澳大利亚、美国和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高校和公司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主办了“第二届中-日-韩草地与畜牧业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和“西部草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国 际大会”等;作为主要学术组织单位,积极服务于在我国召开的“第21届国际草地和第8届天然草地大会”,任继周院士任大会组委会总顾问,南志标教授任大会组委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负责了整个会议的学术组织工作,龙瑞军教授作为大会组委会委员负责各国代表在甘肃、云南等地的会前考察,由于出色的组织工作,我校获本次学术会议优秀组织奖,多名师生受到大会表彰。
学院主办双边研讨会8次,主办国际培训班5 次,主办国内学术会议3次。邀请、接待国外专家学者232人次前来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讲学等活动,其中包括国际草地大会主席、美国作物学会主席、德克萨斯理工大学V.G. Allen教授,国际草地大会前任主席、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前主任、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BClements教授,新西兰梅西大学Peter Long教授。学院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5人次,包括参加国际草地草原大会、国际天然草地大会、国际作物学大会,6人次担任执行主席,6人次作大会特邀发言;出国讲学、研修或短期访问51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129人次。与新西兰梅西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得大学和美国德克萨斯州德州理工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已经联合培养博士生8名毕业3名,硕士生2名,本科生13名;接收并培养留学生3人。学院2名特聘外国专家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2009年)
李彦忠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南志标院士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9年)
《草业学报》获第八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9年)
任继周院士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2009年)
任继周院士获“情系陇原 献身教育 特别荣誉奖”(2009年)
傅华教授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2009年)
沈禹颖教授获“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
兰州大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2009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年)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8年)
世界草地大会优秀组织奖(2008年)
《草业学报》获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08年)
《草业学报》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年)
《草业学报》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2008年)
《草业学报》获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2008年)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7年)
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
省重点学科——草业科学(2006年)
兰州大学老龄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
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2005年)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5年)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5年)
全国挑战杯三等奖(2005年)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4年)
草业学报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4年)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3年)
甘肃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基地(2003年)
全省引进国外智力先进集体(2003年)
兰州大学防治非典先进集体(2003年)
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2年)
《干旱荒漠区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与可持续发展》,周志宇著(2010年)
《草地与牧场管理学》,沈禹颖副主编(2009年)
《任继周文集》第五卷(2009年)
《草业琐谈》任继周著(2009年)
《草坪学通论》,张自和、柴琦主编(2009年)
《草业大辞典》,任继周主编(2008年)
《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系统及其耦合》,任继周主编(2007年)
《任继周文集》第三卷(2007年)
《任继周文集》第二卷(2005年)
《任继周文集》第一卷(2004年)
2018年12月,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党委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