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雨”天门洞五奇之一,在天门洞的东北侧有一道沟槽,山体内的积水顺着沟槽往下滴落,在经过天门洞的时候在风力的作用下呈梅花状盘旋而下,所以称之为梅花雨。相传用嘴巴直接接住48滴无根梅花雨便可以得道成仙,也有传说接了梅花雨能金榜题名[1]中状元[2]。
天门洞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穿山溶洞,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嵩梁山峭壁轰然洞开,玄朗如门,吴王视为吉祥,亦由此改称天门山,下置天门郡。天门洞南北对穿,门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宛若一道通天的门户。这一胜景,吸引着历代帝王官臣、隐贤逸士、高僧老道、文人墨客前来探访游赏,历经世代累积,形成了天门山独特厚重的“天文化”。“天门吐雾”、“天门霞光”被人誉为举世罕见的景象奇观。
天门洞
雄伟高大。清人王子睿诗曰:“推得石门开,去天才五尺”。天门洞高131.1米,宽30米,深37米,可容纳300人,可修建一董16层高的楼房。清代一 知县李瑾站在永定卫城的上观望,只见“岩窦半吞清夜月,山阿常宿隔霄云”。此时的天门洞,把月亮吞去了一半。
空旷而明朗,洞门前后的山峰,都很低,惟有此山独尊。一洞空明,除悠悠白云,就是融融蓝天,一尘不染。所以给1999年的飞机穿越此洞提供了绝好的条件。
梅花雨天天下。未到过天门洞的人,谁会相信洞顶石壁上,一天到晚,一年到头,滴滴嗒嗒,降落“梅花雨”,据说,只要张口接得四十八滴,就可以成仙。这里的梅花雨是哪里来的?这是个谜。引来了不少文人和科学家去探究。
洞顶苍竹倒挂。洞顶南檐,长满了苍翠而不高大的绿竹,根如虬龙,叶似柳簇,一排排下垂如帘,随风而啸,俗称龙竹。明代诗人张养浩有诗赞之:“山展野屏垂地远,风挥天帚扫云空”。
风云变幻。天门洞口,晴天微云淡抹,薄雾闲绕,倒也无事,若逢阴雨天气,云狂雾怒,翻江倒海,拍击石壁,悉悉有声,冷风朝天吹,呜呜怪叫,似有龙腾蛟舞,令人毛发倒竖。若逢初霁,云雾密封,天门藏身隐行,连方位都无法测定。清代当地奇才覃金瓯将它与潭口红日的壮观并列而题联曰:“潭口有缺红日补,天门无锁白云封”。
具有五奇的天门洞,给予天门山赋予蓬勃的生气。如果说天门山是武陵之魂,那么,天门洞便是天门山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