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亚纲:未定(
Incertae sedis)
目:
孔子鸟目(
Confuciusornithiformes)
科: 孔子鸟科(
Confuciusornitnidae)
属:
孔子鸟(
Confuciusornis)
模式种:
圣贤孔子鸟(
C. sanctus) 孙氏孔子鸟(
C. suniae,1999年作废)
学名由来
1997年, 侯连海依据人之姓氏为该鸟类定种名,
suniae是赠给提供化石研究的梁世宽先生已故夫人孙氏。1999年,孙氏孔子鸟模式种取消。
个体特征
孙氏孔子鸟是与 圣贤孔子鸟产于同一地点的同一 模式种的原始鸟类,个体大小与其略同。与圣贤孔子鸟稍有不同的特征是:前上颌吻端具有一特殊的 豁口,前上颌骨鼻突长。 额骨短,顶骨发育。最后三个腰椎突愈合、荐椎横突与 髂骨内壁贴连,荐椎神经棘互相联合。尾椎已基本愈合等。另外,孙氏孔子鸟形态具有许多比较进步的特征。(区别特征为1999年模式种变更前的描述,后无效)
相关研究
根据路易斯·恰佩(Luis M. Chiappe)带领的研究小组 (Chiappe u. a. 1999)研究,有两种作废:孙氏孔子鸟(
Confuciusornis suniae)和 川州孔子鸟(
Confuciusornis chuonzhous),它们与
圣贤孔子鸟(
Confuciusornis sanctus)所谓的种间差别是不存在的。所有属于这两个种的标本和当时大部分的标本一样归到圣贤孔子鸟中。这两个种普遍被认为是圣贤孔子鸟的 同物异名。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