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金峡”,还有不少神话故事。其中一个是说,很久以前,这里藏着很多金银财宝,从某日起100天可取。幽州城一骑士,闻知骑马到此,他怕到时被别人取走,于是到99天便提前去取。结果一声巨响天崩地裂,顿时出现一条峡谷,而取宝人、马也血肉横飞,至今在岩壁处还见斑斑血迹。这就是“金峡”名字的由来,自然滑稽而可笑。
金峡胜境区内的地貌景观是最引人入胜的峡谷,时宽时窄、宽处片片清潭,水流缓缓;窄处坡陡流急,绝壁参天,实有长江了三峡之险峻。加之恰好也有峡三处,在北京城北,故称京北“小三峡”。
金峡胜境图册(3)
叫洞天峡。为峡区之南门,宽 10 米左右。其西侧有因断裂破碎而形成的宽不足 2米的裂缝一条,高 10 米。悬卡巨石一块,从下向上仰望可见一线天,谓“洞天线”或称“赏天洞”。“洞天峡”即借此得名。攀壁,或登浮桥越洞天峡,不远,则踩石过河便到“二龙潭”,龙潭北侧在陡峭的巨石上被水流冲出两条水道,分左右奔流而下,恰似“双龙吐水”。近前观看,真是抛珠溅玉,上下争飞,语不相闻,声如惊雷。
叫仙人钓鱼峡,在峡区之中段,宽不足10 米。两壁陡立,如刀削斧砍。中有大石一蹲,上书“仙钓台”三字。相传,大宋勇将孟良去塞北幽
州盗雌龙发时,路经此处,遇老叟在此垂钓,孟良受老叟点化巧取了雌龙发,因视老叟为仙人,故名。登竹排过“仙钓峡”北上,眼前豁然开朗。昂首西望可见“石猴献寿”;东望“武士峰”身披战袍,威风凛凛,栩栩如生。
叫群龙吸水峡。位于峡区北段。放眼望去在粉红色的花岗岩体中,一条条黑绿色的脉岩,恰似条条“青龙”穿山而 过,而“龙头”均伸向峡内水中.从而构成了“群龙吸水”的有趣景观。传说此处的“青龙祖藉原在关沟的青龙桥。一日,一龙看家,群龙
结伴云游到此,见这里山青水秀胜过青龙桥,于是穿山而下,争相吸水,再也不愿回去,致使青龙桥只剩青龙一条龙了。 过“仙人桥”,登上“青龙”背,回首可望“天牛卧水”西行经“天蛙揽石”,便到“下龙潭”。下龙潭水清而深不可测,又称“无底潭”。登上“下龙潭”西侧,有峡谷一条,约15 公里,名叫双山子峡谷,这里灌木成林,杂草丛生,龙泉水顺峡而下,有入原始森林之感。当秋凤箫瑟落叶纷飞时节,南飞的大雁也迷恋这里的醉人景色,常常停飞在此歇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