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巉口镇总土地面积26. 77万亩,耕地面积8.39万亩。平均海拔1850米,年均降雨量380毫米,年平均气温7.2℃,年平均日照数2500小时左右,全年无霜期141天。
行政区划:辖17个村民委员会,122个村民小组。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627户,乡镇总人口19366人,乡镇从业人员11125人。
六通情况:17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3个村通自来水,2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所1所,医生24人,病床25张。有各类学校18 所,教师299人,在校学生5083人。
经济指标:2004年,巉口镇国内生产总值5446万元,粮食播种面积4213公顷,粮食总产量10084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722元;财政收入210万元,财政支出210万元。
名优特产:食用菌、马铃薯、育苗、药材。
旅游景点:古安西城遗址、朱家庄汉墓群、珍珠山公园、复兴流域、青烟寺公园。
自巉口镇被列为甘肃省小城镇改革试点镇以来,特别是在2002年被国务院体改办列为中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巉口镇干部充分发扬苦干、实干精神,坚持“生态立镇、交通建镇、工业富镇、科教兴镇、商贸活镇、文化强镇”的六镇战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群策群力,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巉口镇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巉口镇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十六大精神号召,加快了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步伐。 经过长年的不断努力实践和探索,巉口人民逐步从贫穷走向了富裕的道路,镇区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4年被评为甘肃省级文明乡镇,巉口镇农村工作和城镇化建设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4年,巉口镇GDP达到1.49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8700万元,社会零售总额达2900万元,一、二、三产业比值27:29:44,财政收入3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60元。
巉口镇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努力探索,镇党委、镇政府提出了坚持“生态立镇、交通建镇、工业富镇、科教兴镇、商贸活镇、文化强镇”的“六镇”发展战略,在农村探索围绕“荒山反坡植柠条、坡地退耕还苜蓿、梯田整薯种洋芋、千家万户抓养殖”和“三种两养一劳务”(三种即:种洋芋、种地膜玉米、种苜蓿,两养即:养牛、养羊,一劳务即输出劳务)的路子。在城镇建设中 “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盘活存量促增量,依靠增量促发展”和“一区两城”(一区:即定西市生态农业示范区,两城:即现代“药城”和“淀粉城”)建设,努力形成发展新高地,实现了巉口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西部大开发为总揽,立足镇情,调优结构,重点突破工业,发展服务业,提升马铃薯、药材、畜草、劳务四大产业,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贮藏业;狠抓退耕还林(草)和小流域治理,创立生态经济模式,强化道路网络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使巉口镇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敏感的政治优势。巉口镇是中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中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镇,对于巉口的发展,中央领导特别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有关部委领导多次来巉口镇检查指导工作, 对巉口的发展思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大力支持。
独特的区位优势。巉口镇作为定西市毗邻兰州最近的乡镇,位于定西的北部,南距城区19公里,北距省城兰州79公里,境内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历来是陇中的商品集散地,交通枢纽和兵家必争之地。
七路汇集的交通优势。巉口境内312、310两条国道、巉柳高速、天巉高等级公路、巉郭公路和正在建设的罗定高速等六条交通主干道汇聚,陇海铁路纵贯全境,交通发达,物流畅通。
丰富的能源资源。镇区已建成330KV、110KV两个变电站,国家骨干电力传输网和低压供电网覆盖全境,电力供应充足。
畅通的信息资源。镇区建有无绳电讯塔、移动电讯塔和联通电讯塔各一座,开通有线电视,入户率已达40%,信息四通八达。
巉口镇基本形成了马铃薯、畜草、药材、柠条四大支柱产业。
马铃薯产业:巉口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马铃种植占当地气候两抛周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产的马铃薯色泽光洁,外形美观。镇上结合结构调整,在巉口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了两个大型淀粉厂,同时兴建贮藏1.1万吨的地下贮藏室,共92窖,巉口镇马铃薯种植面积8.3万亩,产量达7.5万吨,商品薯5.5万吨,畅销东南沿海等大城市,通过淀粉厂加工精淀粉、薯条、薯块等颇具广阔的市场前景,经过努力能够打造出陇中特色产业的航母。
畜草产业: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紫花苜蓿面积不断扩大,舍饲养殖不断扩大,畜禽饲养量达69000头(匹、只),先后建设了九华沟流域、联星流域、复兴流域、官新流域、朱家山万亩员工林、赵家铺退耕还林精品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打造出生态第一镇的品牌,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已见雏形。
药材产业:巉口镇气候复杂多样,植物种类繁多,地产药材有柴胡、党归、党生、黄氏、板兰根等,开发药材精深加工,建立定西扶正制药厂和和金羚生化集团公司,为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柠条产业:巉口镇降雨稀少,气候干旱,是发展柠条产业的理想区域,柠条保存面积4万亩,正在开发市场,寻求项目合作。
巉口镇针对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文明进步等方面的建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新农村建设谋划整改工作,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带头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
一是加大生态建设力度。走“退耕—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积极探索“山上退耕种草保植被,山下舍饲养殖建沼气,沼液肥田壮畜调结构,剩余劳力输出增收入”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把退耕还林、封山禁牧作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从根本上改变生态条件的重大举措常抓不懈。已完成了龙滩、康家庄等村为重点的5000亩退耕还林(草)及荒山治理综合生态示范点建设。
二是加快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赵家铺村上街社、下街社,康家庄村康家庄社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已完成征地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组织实施,统一规划人居住宅250户—300户。
三是加大道路建设力度。按照200人/公里的要求,通过镇、村规划,农户参与、社会集资等措施,抢抓农二级道路项目实施的机遇,改善农村路网结构,规划新修整修道路139.1公里,铺砂2300立方米,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已新修道路10公里。
四是加大梯田建设力度。根据农村工作的特点,抢抓农时,打破常规,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在2008年春季开展了梯田建设大决战。巉口镇规划梯田面积1500亩,100亩的点7个,50亩的点10个,30亩的点10个,于3月14日上马,已全面完成了梯田任务。
巉口镇曾出土过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新莽权衡”的巉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来商贾云集、贸易繁荣,素有“陇中旱码头”之称。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西汉时设置官颁标准器和国家屯粮之所,宋元时期设安西城,明清两代设巡检司,北宋时期有“巉口关”之称,现境内仍存留着汉墓群和古安西城遗址。
[1] 新华网 http://www.gs.xinhuanet.com/dfpd/2005-09/25/content_5213824.htm
[2] 巉口镇人民政府 http://www.gsadchankou.gov.cn/gb/b4.sb1.1.htm
[3] 新华网 http://www.gs.xinhuanet.com/jdwt/2006-04/06/content_6673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