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茶树为原产于中国及印度之常绿灌木。 茶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叶互生,具短柄,叶形有安溪黄金桂披针状、椭圆形、卵形及倒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花 白色而有芳香,蒴果扁球形,外有3纵棱,种子卵圆形、棕褐色。
茶叶的成分中主要包括有水、蛋白质、氨基酸、咖啡 因、多元酚类、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维生素、挥发性成分、有机酸,这些物质并非皆 可经由冲泡的过程而溶于茶汤之中,像脂质,植物色素及蛋白质等成分甚难溶于水中,多元酚类及维生素 会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改变其成分及含量,至于影响茶汤品质几个主要成分则大碳水化合物、咖啡因、氨基 酸及多元酚类。
茶树的繁殖 茶树的繁殖近来多采用扦插育苗法,过去的压条 法因繁殖速度过慢,现已很少人使用。
需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适宜茶树生 长的土壤酸度为pH5.5。
雨量平均,且年雨量在1500公厘以上。 3.温度:年平均温度在摄氏十八度~二十五度。
茶树种植后约三年起可少量采收,十年后达盛产 期,三十年后即开始老化,此时可从基部砍安溪黄金桂掉,让茶树重新生长,再伺老化后就须挖掉重种。
安溪黄金桂
(1) 浅剪枝: 于前一年剪枝位置之上方3~10公分处进 行剪枝,适用于生长正常之茶树及幼木。
(2) 中剪枝: 对现有树高一半进行剪枝,于茶树衰弱及 病虫害时实施。
(3) 深剪枝: 在离地面20~30公分处进行水平剪枝,于 茶树衰老及病虫害极严重时为之。
(4) 台刈: 在离地面5~10公分处进行水平剪枝,于 茶树极其衰弱时为之。 台湾地区茶树剪枝以冬至前后(约12月上旬至 1月下旬)较适合,但有时为配合采收而有所更动。
茶园的土壤以砂质壤土最佳,但目前各地 茶园多为粘土及粘壤土,若以掺入大量砂粒安溪黄金桂及□粒来改良,成本过高。因此,多改 用深耕及加入团粒改良剂和有机肥料来改良茶园土壤。
全省茶园目前均有70%分布于倾斜坡地, 为防止表土冲失,造成根部暴露,影响茶树生长,除将茶园筑成梯形外,更可以覆 盖方式来加强。覆盖材料有二类:一为可供给有机养分之稻草、谷壳、蔗渣、锯木 屑等;另一种可使用塑胶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