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1956年,随着兰州炼油化工厂、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的创建,石油部和重工业部分别创立了兰州石油学校、兰州化工学校,并依托两校分别举办兰炼职工大学、兰化职工大学。
1983年,中国石化总公司接管兰州石油学校、兰州化工学校。
1997年,兰州石油学校、兰州化工学校合并为兰州石油化工学校,兰炼职工大学、兰化职工大学合并为兰州石化职工大学。
1999年,学校改制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是甘肃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学院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划归甘肃省管理。
2006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09年,学院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全国首批、甘肃省第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0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在学院挂牌成立了甘肃工业技师学院。
2012年,获批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2016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双一流”大学项目建设院校。12月,当选甘肃省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
2017年,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2018年12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劳动教育研究中心”。
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首批建设单位。8月,当选为中国印刷高等教育联盟理事单位。10月,入选首批中国印刷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12月,当选“全国互联网应用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2020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入选教育部首批“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筹建合作院校。
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
1958年,国家重工业部永登建筑材料学校创建。
1973年,甘肃省靖远煤矿学校创建。
1979年,甘肃省靖远煤矿学校更名为靖远煤矿学校,由甘肃省煤炭工业局和靖远矿务局双重管理。国家重工业部永登建筑材料学校更名为甘肃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84年,靖远煤矿学校更名为甘肃煤炭工业学校,甘肃省化工技工学校创建。
1985年,兰州电子工业学校创建。
2003年,甘肃石化工业学校创建(合署)。
2009年,甘肃省化工技工学校更名为甘肃省化工高级技工学校,甘肃石化技师学院创建(合署)。
2016年2月,甘肃省政府决定由甘肃煤炭工业学校、甘肃省化工高级技工学校(甘肃石化技师学院)、甘肃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兰州电子工业学校等四所中职学校教育资源整合,设置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
2017年9月,学院整体搬迁至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办学。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1999年,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成立。
2004年,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首批独立学院。
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整合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办学资源,设置公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9月11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在兰州新区校区揭牌成立。
2022年6月,入选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13个、高职招生专业77个。[5][6]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一览表
院系 | 专业 |
---|---|
石油化学工程系 |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炼油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高聚物生产技术、油品分析、工业分析与检验(工业水处理技术方向) |
应用化学工程系 | 应用化工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方向)、应用化工技术(化工安全方向)、煤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无机化工方向)、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
机械工程系 |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方向)、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油气储运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无损检测技术 |
电子电气工程系 |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集散控制系统应用与维护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自备发电方向)、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新能源发电方向)、应用电子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 |
信息处理与控制工程系 | 软件技术(软件编码方向)、软件测试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业网络技术、工业网络技术(物联网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控制方向) |
人文社会科学系 | 市场营销、市场开发与营销(石化产品营销方向)、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方向)、工商企业管理(石化物流方向)、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方向) |
汽车工程系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 |
应用外语系 | 应用英语(石化方向)、应用英语(涉外工程翻译方向)、商务英语(国际商务方向) |
土木工程系 |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钢结构方向)、建筑工程管理(监理方向)、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
印刷出版工程系 | 印刷技术、印刷技术(速录方向)、印刷设备及工艺、图形图像制作、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
资料来源 |
院系 | 专业 |
---|---|
石油化学工程系 |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炼油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高聚物生产技术、油品分析、工业分析与检验(工业水处理技术方向) |
应用化学工程系 | 应用化工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方向)、应用化工技术(化工安全方向)、煤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无机化工方向)、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
机械工程系 |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方向)、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油气储运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无损检测技术 |
电子电气工程系 |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集散控制系统应用与维护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自备发电方向)、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新能源发电方向)、应用电子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 |
信息处理与控制工程系 | 软件技术(软件编码方向)、软件测试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业网络技术、工业网络技术(物联网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控制方向) |
人文社会科学系 | 市场营销、市场开发与营销(石化产品营销方向)、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方向)、工商企业管理(石化物流方向)、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方向) |
汽车工程系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 |
应用外语系 | 应用英语(石化方向)、应用英语(涉外工程翻译方向)、商务英语(国际商务方向) |
土木工程系 |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钢结构方向)、建筑工程管理(监理方向)、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
印刷出版工程系 | 印刷技术、印刷技术(速录方向)、印刷设备及工艺、图形图像制作、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
资料来源 |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教职员工1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10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80人(教授113人,含二级教授6人,享受甘肃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10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80人(博士48人),“双师型”教师650人,兼职教师350人。现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全国技术能手3人,国家及省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3人、杰出教师10人;有省级教学团队18个,省级优秀专家、省级“园丁奖”获得者、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教学名师、陇原工匠、省级技术标兵等60余人。“十三五”期间,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3项,排名全国第十。[1]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由国家级示范专业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0个,国家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甘肃省级示范、特色、骨干专业18个,甘肃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甘肃省级精品课程25门,甘肃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甘肃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20门,甘肃省级创新创业慕课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牵头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甘肃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1个、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6个;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17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457个,其中,国家级生产型实训基地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1个。[6]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和省级重点(特色)专业一览表
专业级别 | 专业名称 |
---|---|
国家重点(特色)专业(4 个) |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 |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 | |
化工设备与维修技术专业 | |
炼油技术专业 | |
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1 个)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
数控技术专业 | |
油气储运技术专业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 |
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 | |
市场营销专业 |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 |
软件技术专业 | |
印刷技术专业 | |
应用化工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方向) | |
油品分析专业 | |
资料来源 |
国家级精品课程: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年份 |
---|---|---|---|
1 | 数学应用与实践 | 彭涓 | 2005 |
2 | 化学原理 | 冯文成 | 2005 |
3 | 数字电路 | 电子电气工程系 | 2005 |
4 | 可编程控制器(PLC) | 李俊秀 | 2006 |
5 | 有机化学 | 索陇宁 | 2006 |
6 |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 王焕梅 | 2007 |
7 | 工程热力学 | 商建平 | 2007 |
8 | 电机及电力拖动 | 高静 | 2007 |
9 | 集散型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 | 邹益民 | 2008 |
10 | 化工设备 | 马秉骞 | 2008 |
11 | 燃料油生产技术 | 张远欣 | 2009 |
12 | 微处理器应用 | 马应魁 | 2009 |
13 | SQL Server与数据库应用开发 | 文 晖 | 2009 |
14 | 流体输送技术 | 李 薇 | 2010 |
15 |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 杜文锁 | 2010 |
16 | 过程检测仪表应用技术 | 丁 炜 | 2011 |
17 | 建筑构造与CAD绘图 | 胡建琴 | 2011 |
18 | 电子商务应用与运营 | 周任慧 | 2011 |
19 | 软件开发技术 | 宋贤钧 | 2012 |
20 |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 吴海霞 | 2012 |
21 | 光谱分析技术 | 甘黎明 | 2013 |
22 | 软件测试技术 | 赵 睿 | 2013 |
23 | 煤化工生产技术 | 侯侠 | 2014 |
24 | 焊接方法与设备 | 宋学平 | 2014 |
25 |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 | 童克波 | 2014 |
资料来源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2015 年获得甘肃省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一览表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主要完成人 | 完成单位 | 成果奖励 |
---|---|---|---|---|
1 | 以“有效课堂”为载体,全面深化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张方明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教育厅级奖 |
2 | 印刷技术专业“校中厂”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宋贤钧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教育厅级奖 |
3 | 高职院校实施 IS09001 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 黄义仿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教育厅级奖 |
4 | 强化现代岗位职业能力的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尤晓玲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教育厅级奖 |
5 | 基于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师教学与学生就业深度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 孙国君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教育厅级奖 |
资料来源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2014 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一览表
序号 | 成果名称 | 等级 |
---|---|---|
1 | 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群拓展建设研究与实践 | 省级一等奖 |
2 | 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工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践 | 省级二等奖 |
3 | 西部循环经济背景下无机化工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教育厅级 |
4 | 基于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制图课程研究与实践 | 教育厅级 |
5 | 高职“校企联合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专业建设与改革的路径分析与实践 | 教育厅级 |
6 |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立体化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教育厅级 |
7 | 化工类专业“认识实习”课程的创新与实践 | 教育厅级 |
8 |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教育厅级 |
资料来源 |
国家重点实训基地:机械工程系焊接实训基地
省级实习中心:甘肃省精细石油化工行业技术中心
队伍建设:2020年4月,入选首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名单。
教学成果
“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3项,学校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国家规划教材25部,在大学生各类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励83项。[6]
在2021年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学生参赛59个赛项,共获得学生一等奖24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31项;教师组参赛18个赛项,53名选手,共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最,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省分赛总决赛中获金奖13项,银奖9项,铜奖4项。2021年,学校13项成果获得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 [7]
教学成果获奖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基于产教协同发展的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群拓展建设与实践 |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基于教育质量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有效课堂”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基于“123•百千万”工程推进高职人才培养“石化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互联网+背景下《化工机器》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实践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高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基于“共享、联动、创新”的汽车职教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五大攻坚”的实践与创新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群拓展建设研究与实践 |
2014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工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践 |
2014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工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践 |
2013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群拓展建设研究与实践 |
2013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适应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高职教材体系开发应用与推广 |
2011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煤化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2011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特色专业的建设引领 辐射 |
2009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9] |
专业级别 | 专业名称 |
---|---|
国家重点(特色)专业(4 个) |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 |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 | |
化工设备与维修技术专业 | |
炼油技术专业 | |
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1 个)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
数控技术专业 | |
油气储运技术专业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 |
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 | |
市场营销专业 | |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 |
软件技术专业 | |
印刷技术专业 | |
应用化工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方向) | |
油品分析专业 | |
资料来源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年份 |
---|---|---|---|
1 | 数学应用与实践 | 彭涓 | 2005 |
2 | 化学原理 | 冯文成 | 2005 |
3 | 数字电路 | 电子电气工程系 | 2005 |
4 | 可编程控制器(PLC) | 李俊秀 | 2006 |
5 | 有机化学 | 索陇宁 | 2006 |
6 |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 | 王焕梅 | 2007 |
7 | 工程热力学 | 商建平 | 2007 |
8 | 电机及电力拖动 | 高静 | 2007 |
9 | 集散型控制系统原理及应用 | 邹益民 | 2008 |
10 | 化工设备 | 马秉骞 | 2008 |
11 | 燃料油生产技术 | 张远欣 | 2009 |
12 | 微处理器应用 | 马应魁 | 2009 |
13 | SQL Server与数据库应用开发 | 文 晖 | 2009 |
14 | 流体输送技术 | 李 薇 | 2010 |
15 | 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 | 杜文锁 | 2010 |
16 | 过程检测仪表应用技术 | 丁 炜 | 2011 |
17 | 建筑构造与CAD绘图 | 胡建琴 | 2011 |
18 | 电子商务应用与运营 | 周任慧 | 2011 |
19 | 软件开发技术 | 宋贤钧 | 2012 |
20 |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 吴海霞 | 2012 |
21 | 光谱分析技术 | 甘黎明 | 2013 |
22 | 软件测试技术 | 赵 睿 | 2013 |
23 | 煤化工生产技术 | 侯侠 | 2014 |
24 | 焊接方法与设备 | 宋学平 | 2014 |
25 | 变频器原理及应用 | 童克波 | 2014 |
资料来源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主要完成人 | 完成单位 | 成果奖励 |
---|---|---|---|---|
1 | 以“有效课堂”为载体,全面深化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张方明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教育厅级奖 |
2 | 印刷技术专业“校中厂”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宋贤钧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教育厅级奖 |
3 | 高职院校实施 IS09001 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 黄义仿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教育厅级奖 |
4 | 强化现代岗位职业能力的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尤晓玲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教育厅级奖 |
5 | 基于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师教学与学生就业深度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 孙国君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教育厅级奖 |
资料来源 |
序号 | 成果名称 | 等级 |
---|---|---|
1 | 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群拓展建设研究与实践 | 省级一等奖 |
2 | 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工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践 | 省级二等奖 |
3 | 西部循环经济背景下无机化工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教育厅级 |
4 | 基于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制图课程研究与实践 | 教育厅级 |
5 | 高职“校企联合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专业建设与改革的路径分析与实践 | 教育厅级 |
6 |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立体化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教育厅级 |
7 | 化工类专业“认识实习”课程的创新与实践 | 教育厅级 |
8 |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教育厅级 |
资料来源 |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基于产教协同发展的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群拓展建设与实践 |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基于教育质量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有效课堂”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基于“123•百千万”工程推进高职人才培养“石化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互联网+背景下《化工机器》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实践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高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基于“共享、联动、创新”的汽车职教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五大攻坚”的实践与创新 |
2018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群拓展建设研究与实践 |
2014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工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践 |
2014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工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践 |
2013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群拓展建设研究与实践 |
2013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适应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高职教材体系开发应用与推广 |
2011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煤化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2011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特色专业的建设引领 辐射 |
2009年甘肃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9] |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被确定为甘肃省陇原工匠培训基地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年承担各类培训2万余人次。2021年,完成甘肃省教育厅职成处安排的国培计划项目“甘肃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暨国家安全教育专题培训班”等四个班次355人的培训任务。承接兰州燃气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培训项目160人次、甘肃省应急厅培训项目750人次,包括各分院承接的职业技能培训及管理培训等共计开展各类社会培训42班级数,培训学员5960人次。与陕煤集团中亚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签约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中大石油)项目,与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宝石花同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宝石花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与加拿大荷兰学院会计专业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经教育部批准招生,与阿塞拜疆国立石油工业大学合作开展“3+4”专本硕连读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先后为苏丹、科威特、新加坡等国家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近千人。学校开展“中国-文莱1+1+1恒逸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入选外交部、教育部首批“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20强”。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建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甘肃省级各类技术服务创新平台14个,6个研究所、15个研发中心。[6]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石油化工过程工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8]
甘肃省级技术服务创新平台:土木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石油化工过程工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应用化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9]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近五年,承担厅级以上科研课题53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16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项,其中,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632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7件,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授权471件。
2021年,学校与11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技术开发、服务、咨询合同11项,合同金额174.825万元,全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2648.935万元。[6]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成果一览表
序号 | 成 果名 称 | 主持人姓 名 | 鉴定日期 | 鉴定级别 | 主持单位 | 鉴定形式 |
1 | 干旱和UV-B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的信号机制 | 张满效 | 2004年4月 | 国际先进 | 省教育厅 | 会议鉴定 |
2 | 加入WTO给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 | 周兴中赵菊芳何 华 | 2004年4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会议评审 |
3 | 籽瓜提取果胶 | 杨成德 | 2003年10月 | 国内先进 | 省教育厅 | 会议鉴定 |
4 | 复合沙灭火剂 | 杨成德 | 2003年10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会议鉴定 |
5 | 高效低成本联轴器金属膜片的疲劳设计及研究 | 汝宇林周新光张浩民 | 2004年10月2004年10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会议鉴定 |
6 | 企业新型经营核算体系的实证研究 | 刘登辉 | 2005年4月 | 国内先进 | 省教育厅 | 会议鉴定 |
7 | 板的弹塑性断裂随机有限元分析 | 黄义仿 | 2005年12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会议鉴定 |
8 | VTC-OAS工作设计与研究 | 宋贤钧 | 2005年12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会议鉴定 |
9 | 波纹管机械密封热动力学的研究 | 周新光 | 2007年9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函审 |
10 | 纳米导电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 | 尚秀丽 | 2007年12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函审 |
11 | 螺旋槽干气密封润滑气膜特性参数计算模型优化研究 | 黄义仿 | 2008年12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函审 |
12 | GIS-煤矿安全生产远程数字化监控系统 | 李金明 | 2009年6月 | 国内领先 | 省科技厅 | 函审 |
13 | 调节阀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其优化 | 贾汝民 | 2009年12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函审 |
14 | 镧系列催化剂的合成及在酯合成中的应用 | 陈淑芬 | 2010年6月 | 国内领先 | 省科技厅 | 函审 |
15 | 干气密封波纹管结构动态响应优化研究 | 黄义仿 | 2011年6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函审 |
序号 | 成 果名 称 | 主持人姓 名 | 鉴定日期 | 鉴定级别 | 主持单位 | 鉴定形式 |
1 | 干旱和UV-B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的信号机制 | 张满效 | 2004年4月 | 国际先进 | 省教育厅 | 会议鉴定 |
2 | 加入WTO给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 | 周兴中赵菊芳何 华 | 2004年4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会议评审 |
3 | 籽瓜提取果胶 | 杨成德 | 2003年10月 | 国内先进 | 省教育厅 | 会议鉴定 |
4 | 复合沙灭火剂 | 杨成德 | 2003年10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会议鉴定 |
5 | 高效低成本联轴器金属膜片的疲劳设计及研究 | 汝宇林周新光张浩民 | 2004年10月2004年10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会议鉴定 |
6 | 企业新型经营核算体系的实证研究 | 刘登辉 | 2005年4月 | 国内先进 | 省教育厅 | 会议鉴定 |
7 | 板的弹塑性断裂随机有限元分析 | 黄义仿 | 2005年12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会议鉴定 |
8 | VTC-OAS工作设计与研究 | 宋贤钧 | 2005年12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会议鉴定 |
9 | 波纹管机械密封热动力学的研究 | 周新光 | 2007年9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函审 |
10 | 纳米导电聚合物复合膜的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 | 尚秀丽 | 2007年12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函审 |
11 | 螺旋槽干气密封润滑气膜特性参数计算模型优化研究 | 黄义仿 | 2008年12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函审 |
12 | GIS-煤矿安全生产远程数字化监控系统 | 李金明 | 2009年6月 | 国内领先 | 省科技厅 | 函审 |
13 | 调节阀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其优化 | 贾汝民 | 2009年12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函审 |
14 | 镧系列催化剂的合成及在酯合成中的应用 | 陈淑芬 | 2010年6月 | 国内领先 | 省科技厅 | 函审 |
15 | 干气密封波纹管结构动态响应优化研究 | 黄义仿 | 2011年6月 | 国内领先 | 省教育厅 | 函审 |
馆藏资源
根据2022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图书馆有图书(纸质、电子)260余万册,涵盖所有自然科学类图书和社会科学类图书。有中国知网(CNKI)的九大数据库,内容涵盖102个专题。另外还有超星数字图书馆以及联系试用的关于技能考试和教育的其它多种数字资源。图书馆设有书画艺术室,专门收藏省内外书法、绘画名家及校友捐赠的书画作品,收藏有近300幅作品。 [6]
学术期刊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刊于1986年7月,1994年定名为《教学研究》,刊期为半年刊,16k本,每期56页。1997年7月更名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K本,每期64页;2001年3月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学报》公开发行,仍为半年刊;2002年3月,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学报》改为季刊。《学报》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入网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校训
锲镂金石 修身诚化
校训1、 锲:雕刻,用刀刻划;镂: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金石:金属盒顽石,泛指雕刻工艺品所用的质地坚硬的材料;锲镂金石,意为锲而不舍,精雕细刻,即使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可以雕刻成品。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2、 “修身”见于《大学》,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话。修身即修炼品格,涵养德性;“诚化”出于《中庸》23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诚”代表忠诚、真诚、诚信,是修身的根本;“化”是人的知识与品格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是修身的目标。由“诚”到“化”,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只有做到“诚”,才能达到“化”。修身诚化,意为师生追求学识要有恒心和毅力,矢志不移;修炼品格要立身以诚,追求化境。
3、 另外,学风中嵌入了“金诚”(“诚”通“城”),兰州古称“金城”,意为“兰州石化”隐含在校训之中,体现了学校的地域、渊源和行业特色。
校风
团结 勤奋 敬业 创新
团结
校风师生员工和睦相处、和谐相融,团结一心,成为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勤奋
教职工精于业务、勤于工作,学生刻苦学习、积极向上,是学院优良校风的具体体现。
敬业
师生员工全力以赴、脚踏实地、恪尽职守、艰苦创业,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党的事业和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创新
教职员工不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运用新工艺、创新教学模式,争创一流业绩。青年学生只争朝夕、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努力提高实践能力,善于创新、敢于创造,勇于创业。
校歌
兰州石化学院之歌
我们相聚在黄河母亲身旁
团结勤奋,敬业创新
校歌用智慧谱写未来的乐章
我们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
诚信自强,技压群芳
用劳动创造人生的辉煌
我们热血在沸腾,激情在飞扬
我们热血在沸腾,激情在飞扬
我们热血在沸腾,激情在飞扬
我们热血在沸腾,激情在飞扬
石化学院,石化学院
为我们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我们插上腾飞的翅膀
我们相聚在黄河母亲身旁
团结勤奋,敬业创新
用智慧谱写未来的乐章
我们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
诚信自强,技压群芳
用劳动创造人生的辉煌
我们青春在燃烧,理想在闪光
我们青春在燃烧,理想在闪光
我们青春在燃烧,理想在闪光
我们青春在燃烧,理想在闪光
石化学院,石化学院
让我们托起明天的太阳
让我们托起明天的太阳
明天的太阳
明天的太阳
明天的太阳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徐宏伟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陈正武 |
党委副书记 |
周兴中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徐尚锋 |
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
刘忠、程小红、谢智星、刘兴勤、张宏 |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徐宏伟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陈正武 |
党委副书记 |
周兴中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徐尚锋 |
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
刘忠、程小红、谢智星、刘兴勤、张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