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湿疹,多指特殊的带有遗传性的儿童特应性皮炎,它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也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内源性湿疹等,主要表现是剧烈瘙痒、皮肤干燥、皮疹,并
图1 且反复发作,是湿疹中最难治疗的一种。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往往和遗传过敏有关,因此患特应性皮炎的孩子,同时会有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无论是儿童湿疹还是儿童特应性皮炎,均会由于剧烈瘙痒使得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难以入睡,导致睡眠减少、学习成绩下降,严重影响了孩子和家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遗传性的儿童湿疹(即儿童特应性皮炎)其发病原因非常复杂,至今还没有完全明确,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均与特应性皮炎的病发有关。 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近年来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患者逐年上升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工业化程度、城市居住、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均是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诱发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的环境因素分为变应性因素和非变应因素。如,饮食中奶、蛋和海产品空气中的粉尘螨、屋尘螨、花粉等都可能是重要的变应原;而破坏皮肤屏障的刺激或洗涤剂、搔抓、微生物定植(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糠秕马拉色菌)以及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的非变应性因素也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此外,还有气候因素,像冬春交替时节比较干燥,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就会高一点。尤其是春天各种各样花粉比较多,尘螨、细菌等过敏源较多,加之早晚温差大,幼儿的抵抗力差等各种因素导致特应性皮炎频发。 国内外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遗传性因素是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病发的主要内因。父母亲有遗传过敏病史的,孩子患病的机率显著增加。有文献报道,60%患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的孩子,家族中有食物过敏、过敏性皮炎、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遗传过敏史。更为确切的研究数据显示,如果父母一方有过敏性病史,孩子有60%的机会成为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患者;如果父母双方都得过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孩子患病的机会增加至80%。因此可见,遗传因素作为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主要内因已得到公认。 遗传过敏体质不仅可导致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也是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一系列过敏疾病的主要内因,这些是孩子在不同年龄段表现出不一样的过敏反应,这就是医生常说的“过敏进行曲”。 对于遗传过敏体质的孩子,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是过敏性疾病的第一个表现。患儿在出生后的1-2个月内发病,1岁左右是发病的最高峰,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不断降低,5岁之后的发病率很少。但是,80%的患儿随后会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这些过敏性疾病常常会伴随患儿终身,而且有严重风险(例如哮喘)。这就是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自然病程,也叫特应性疾病进程。 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主症甚痒,常常伴有哭闹不安,不仅夜惊夜啼,白天也睡不稳,有时吃奶时也啼哭、患儿常见枕后部及背部多汗,每每哭闹时出汗等缺钙体症。近年有专家认为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可能由于血管低钙性痉挛,局部供血不足,出现皮疹、皮肤粗造、皮屑多。因为钙参与神经道质的兴奋和释放,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有镇静作用、抗炎作用和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所以钙剂在治疗湿疹、荨麻疹方面有其他药物所达不到的功能。
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起病多在生后1~3月,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2岁以后大多数患儿逐渐自愈。一部分患儿延至幼儿或儿童期。病情轻重不一。皮疹多见于头面部,如额部、双
图3 颊、头顶部,以后逐渐蔓延至颏、颈、肩、背、臀、四肢,甚至可以泛发全身。
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初起时为散发或群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逐渐增多,并可见小水疱,黄白色鳞屑及痂皮,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患儿往往伴有皮肤干燥、毛囊角化、掌纹增多及皮肤白色划痕征现象,还易引起细菌感染或并发病毒性皮肤病。此外,还有30%-50%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可伴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
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在不同的年龄段,皮疹部位、分布特点和主要症状各不相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图6 2岁以内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皮损主要发生在孩子的脸蛋、额头及头皮,也叫做婴儿湿疹或者“奶癣”。典型表现有两种,有的孩子脸蛋上长瘙痒的红斑和水疱,经过搔抓后渗出,严重时可发展到整个面部和头皮,甚至糜烂和溢脓,这种称之为渗出型婴儿湿疹。另一类孩子则是面部、头皮、脖子、额头以及手腕和四肢的皮肤表面干燥,但是长红斑和密集的小丘疹,这种称之为干燥型。
2~12岁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多由婴儿期演变而来,典型的发病部位是肘窝和膝盖窝,以及小腿伸侧(小腿正面)俗称“四弯风”,眼周、面部和颈部也会发作。皮疹特点是渗出少、皮肤干燥、丘疹多。这个时期最主观的症状为剧烈瘙痒,因此皮损上有大量抓痕继而感染,从而形成“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
青少年及成人湿疹:皮损与儿童期类似,多为干燥型皮炎损害、红斑或丘疹。皮疹典型地出现在肘前窝与腘窝部,前额与眼周部位。皮损局限,表现为慢性湿疹或皮肤色扁平丘疹融合成苔藓样斑片的播散性神经性皮炎。有明显的浸润增厚,瘙痒剧烈,抓后见血痂、鳞屑、色素沉着等。
环境因素也是导致近年来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患者逐年上升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工业化程度、城市居住、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均是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诱发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的环境因素分为变应性因素和非变应因素。如,饮食中奶、蛋和海产品空气中的粉尘螨、屋尘螨、花粉等都可能是重要的变应原;而破坏皮肤屏障的刺激或洗涤剂、搔抓、微生物定植(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糠秕马拉色菌)以及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的非变应性因素也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患儿往往由消化道摄入食物性变应原如鱼、虾、牛羊肉、鸡蛋等致敏因素,使体内发生Ⅰ型变态反应。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的高度发病率主要是由于患儿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网丰富,以及内皮含水及氯化物较多,因而容易发生变态反应。此外,机械性摩擦如唾液和溢奶经常刺激,也是本病的诱因。 有些儿童有遗传过敏素质,家族中也有特应性皮炎、鱼鳞病、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病史,患儿对食物过敏,血中IgE数值增高,嗜酸细胞增高。随着年龄增长,皮肤损害逐渐限局于四肢屈侧处(肘窝、腘窝),往往剧烈抓痒、反复不愈,直至儿童期甚至延续到成人期。某些外在因素如日光、紫外线、寒冷、湿热等物理因素,接触丝织品或人造纤维,外用药物以及皮肤细菌感染等,均可引起湿疹或加重其病情。
根据发病年龄、湿疹的多形性表现,显著搔痒和反复发作,不难诊断。 耳后、腹股沟、肛周、颈颏部的急性期湿疹应与擦烂鉴别。后者多发生在肥胖婴儿,夏季或流涎、腹泻小儿,不注意局部皮肤清洁者。有时需与接触性皮炎鉴别,此病有接触史皮肤损害发生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怀疑有接触因素时可用斑贴试验鉴别,但在新生儿期,斑贴试验往往不易表现出。 在尿布区域或肛周、腋下等处发生湿疹时,须与尿布皮炎及念珠菌感染相鉴别。前者位于尿布区域会阴、股内侧,境界清楚的弥漫性红斑或少许丘疱疹。勤洗换尿布,保持尿布区域清洁干躁即可治愈。念珠菌感染则为淡红色斑片及扁平小丘疹,边缘隆起,境界清楚,外围散在小斑片,边缘可有少量鳞屑。很容易查到真菌,同时往往常合并鹅口疮、口角炎等。 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通常出现在孩子的前额、脸颊或头皮上,但也可能延伸到手臂、腿、胸部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儿童湿疹症状表现可以是干燥、增厚、鳞片样皮肤,也可能是皮肤有一些轻微的红肿,有水泡,或渗出液体,搔抓后可能会感染。因为发生儿童湿疹的部位特别痒,所以,很难控制孩子不去挠抓。 儿童湿疹与特应性皮炎的异同 儿童湿疹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同点: 儿童湿疹和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病发症状十分相似,病发患区均为头面部较多,症状显示为针 头大小的白色丘疹,还会出现对称性红斑及鳞屑,严重时会红肿、溃烂、渗出等,最明显的症状 就是瘙痒。 儿童湿疹与特应性皮炎的不同点: 1.特应性皮炎较儿童湿疹病发症状严重,儿童湿疹皮损区比较局限,仅出现在患儿身体的某 个部位。如面颊部、手背等。而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皮损区不仅仅局限在面部和手部,患儿的头部、 耳根、躯干、四肢包括手背和足背均可受累。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颈部、肘窝、腘窝逐步显 示典型的肥厚、苔藓样皮疹。 2.特应性皮炎比儿童湿疹更容易复发,病发时病情时轻时重,病程漫长,常连续3个月以上。 3.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皮肤异常干燥、粗糙,且60%~70%的儿童还伴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或有特应性皮炎家族史。 4.特应性皮炎的患儿会出现面色惨白、眼圈发黑、鱼鳞病、唇炎等症状。
1.外治药方 中药清沥草煮水取汁,擦洗患处,一日3次,数日见效。该法简便易行,无副作用,尤其对儿童湿疹特效。 2.含皮质激素药物的应用 对轻症或范围小的湿疹可以选择;对面积大的湿疹或反复发作的湿疹,如果频繁或大量或长期应用含皮质激素的药物,会有全身和皮肤局部的副作用,全身副作用先不说,其皮肤局部副作用则提醒我们要慎重选择。 含皮质激素药物的皮肤局部副作用较突出的是药物依赖性皮炎和反跳性皮炎,所以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皮质激素类药物。 3.非激素药物治疗 目前,皮肤科临床上激素药膏是传统的有效治疗方式。但随着近年来关于激素负面消息增 多,家长们最担心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皮肤萎缩、松弛,因毛细血管扩张引起脸颊变红,色素沉着,皮肤易受感染,多毛,甚至产生系统影响,抑制生长发育,以及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因此在选择激素的时要慎重,儿童皮肤的厚度只有成年人的1/3,一般选用弱效激素。成人可选择中强效激素,而且使用时间不能太长,一般连续使用不能超过2周。头面部皮肤薄嫩处,要避免使用强效激素。非激素药膏是比较新的治疗方式,在疗效上可以达到中、强效激素效果,同时没有激素的副作用,适合儿童娇嫩皮肤和敏感部位皮肤。 由于儿童湿疹(特应性皮炎)易反复发作,预防复发是在症状缓解之后,建议采用积极维持治疗,也就是儿童湿疹复发期间,间歇性使用药物(如一周两次),可以有效减少特应性皮炎复发的次数,延长复发时间以及减轻复发症状。这种治疗模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也不会增加医疗费用,很大改善患儿和家长的生活质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医生认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激素不适合长期使用,因此在维持治疗阶段选择非激素。 4.其它 (1)可服用抗组织胺制剂或镇静剂以止痒和辅助抗过敏。 (2)避免再刺激常见的外源性再刺激有搔抓、摩擦,肥皂洗,热水烫,用药不当等。对儿童湿疹千万不能用肥皂水洗,只需经常涂一些植物油,使痂皮逐渐软化,然后去掉。 (3)长期使用抗生素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肤红肿加重、流出黄色脓性分泌物或淋巴结肿大等情况,提示孩子的儿童湿疹已经发生感染了,不能自行服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抗生素。 (4)特殊类型的蛲虫湿疹除局部治疗外还需治疗蛲虫病,驱蛲虫的药物多数在2岁之内是不允许服的,所以只能通过注意卫生去除蛲虫,好在蛲虫的寿命只有20~30天,家长只要连续1个月每天将孩子的衣裤、床单等用开水烫洗,玩具彻底消毒,孩子的手勤洗,不把手放在嘴里,就能够切断蛲虫的途径了。
1、远离过敏源,避免一切可能的刺激,孩子的卧室环境应保持清洁干净、通风透气,避免 过度使用空调,保持室内湿度,必要时使用加湿器。 2、做好皮肤清洁。因为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慢性炎症及长期外擦皮质激素治疗引起局部皮 肤易患性,使得患者皮损处微环境有利于细菌及真菌生长。建议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用无感温度
图8 32~34℃沐浴皮肤,避免过度清洁、使用碱性沐浴露。 3、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饮食要合理。家长首选注意观察孩子吃新食物后的反应,避免食入可导致过敏的食物。母乳喂养的妈妈要禁烟酒,忌咖啡、浓茶。此外,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糙米,少吃煎炸食品、虾蟹等海鲜类食物和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保持一定饮水量,以防缺水引起皮肤干燥而加重皮肤瘙痒。 4、做好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的肌肤保湿工作。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皮脂腺数目减少、体积变小、分泌能力降低,皮肤角质层保水能力降低,屏障功能受损,水分的挥发也增加,致使表皮裂隙干燥、敏感性高,导致干皮症等皮肤问题。多涂抹滋润剂能延缓皮肤水分的挥发,改善患者皮肤的干燥,减轻痒感和清除皮肤表面的脱落角质,增强皮肤屏障功能,提高对外界刺激的抵御能力,减少疾病复发次数。 5、正确使用外用药膏护理。目前,非糖皮质激素类的局部免疫抑制剂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有很好效果。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若长期用激素类药物容易引起局部皮肤的萎缩、色素改变和毛细血管扩张造成的皮肤潮红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宝宝娇嫩的头面部,一定要慎用激素类药膏,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密切观察皮损变化,万不可随意滥用。 此外,一些容易导致过敏的场所宝宝们要少去,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家里最好不要养宠物。猫、狗也可是儿童特应性皮炎的过敏源之一。
1.注意饮食管理,不要将孩子喂的过饱,给孩子添加辅食时,可先少量添加,逐渐增多,这样可以减轻某种食品引起的过敏。 2.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湿疹的程度。蛋白类辅食应该晚一些添加,如鸡蛋、鱼、虾类,一般宝宝从4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而有湿疹的孩子,建议晚1~2个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孩子的饮食尽可能是新鲜的,避免让孩子吃含气、含色素、含防腐剂或稳定剂、含膨化剂等的加工食品。 3.如果已经发现某种食物因食用出现湿疹,则应尽量避免再次进食这些食物。 4.有牛奶过敏的宝宝,可用豆浆、羊奶等代替牛奶喂养。 5.对鸡蛋过敏的宝宝可单吃蛋黄。 6.人工喂养的宝宝患湿疹,可以把牛奶煮沸几分钟以降低过敏性。 7.宝宝食物以清淡饮食为好,应该少些盐份,以免体内积液太多而易发儿童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