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吼又称:金毛犼
hǒu
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兽。
由来
在《西游记》中抢走朱紫国国王爱妃的正是麒麟山獬豸洞的妖王赛太岁金毛犼,观音菩萨的坐骑。
在《封神演义》攻打万仙阵的时候,阐教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即文殊菩萨})收了截教的虬首仙为坐骑,即青毛狮,阐教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即普贤菩萨),收了截教的灵牙仙为坐骑,即白象,而阐教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收了截教的金光仙为坐骑,即金毛犼,慈航道人便是观音菩萨。
外形特征
明人陈继儒在《偃曝与谈》中说,吼为章峨山的异兽,形如兔,两耳尖长,身形仅一尺左右,其尿液能使血肉腐烂,常令狮虎畏惧。清人袁枚《续子不语》记载说,犼为僵尸所变,有神通,口吐烟火,能与龙斗,所以被佛收为坐骑。清代龙轩主人的《述异记》说,犼居东海,能食龙脑,勇猛异常,身形有一,二丈长,形类马,有鳞鬣。又有传说认为犼是龙王的儿子,俗称望天吼
传说中的金毛吼一身刀枪不入,不过大唐时的英雄人物薛仁贵曾经射杀过一头,传说他受仙人指点,知道金毛吼的唯一罩门尾巴根部一指以下部位是也。不知可否是真。
在神话传说中,“犼”有着能与神叫阵的恐怖力量,有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道行,许仲琳在《封神演义》第八十三回中,写破四象阵的慈航道人,他的坐骑就是犼。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七十一回中写孙悟空在麒麟山战胜了会使用出火出烟出沙三种铃儿的妖怪赛太岁后,遇上观音菩萨来收寻此怪,观音菩萨告知悟空:此怪是其胯下坐骑叫金毛犼,因牧童盹睡,失于防守,这孽畜咬断铁索,与朱紫国王消灾也。观音菩萨喝了一声:“那怪打了个滚,现了原身,让菩萨骑上。只见这金毛犼四足莲花生焰焰,满身金缕迸森森,大慈悲回南海不题。”从汉代起,特别是到明朝,喜爱铸造观音骑犼的青铜器,用来朝拜。[1]
另说,金毛犼是僵尸中唯一修到金毛的。僵尸是死后尸体不腐,血肉缩至骨内,开始有条筋,筋上有白毛,500年后,白毛变黑,又500年,黑毛变黄(有说变红),再500年,修成金毛。当修到1000年时,有天雷劫,几乎所有的僵尸都灰飞烟灭,唯独修到金毛遭天雷而不灭,则是金毛犼。 [2]
天安门城楼的前后,都有汉白玉的柱子,它的名字叫华表,在华表挺拔的柱身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和云,柱顶上部横着的一块云板叫承露盘,承露盘中则蹲坐着一石刻怪兽,清代东轩主人在《述异之》中有记载:似犬、食人、凶猛,传说是龙王的儿子蹬龙,它有守望习惯,对天咆哮,所以叫“犼”,俗称“望天犼”、“朝天犼”。
天安门城楼前面的犼,因面朝南方,它是专门注视皇帝的外巡,如果皇帝久出不归,它就呼唤皇帝速回料理政事,故而称此犼为“望君归”。
天安门城楼后面的犼,因面朝北方,望着紫禁城,它是监视皇帝在宫中的行为,皇帝如果深居宫闱,不理朝政,不问民间疾苦,它会催请皇帝应该出宫,明察下情,所以称此犼为“望君出”。这是古代的劳动人民对皇帝寄予的勤政为民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