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帽子王府

铁帽子王府

中文名称 铁帽子王府
建筑类别 王府
建筑数量 12座
目录导航

简介

公元1644年,清顺治皇帝在北京紫禁城武英殿登基,定都北京。至此,世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人正式入主中原,开始了清朝绵延268年的统治。北京再次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1]

清王朝在北京建都,沿用了明朝的紫禁城,并开始了诸王的分封和王府的修建,清朝与明朝不同,明朝对诸王是分封在全国各地,采取“封而不建”的办法,即“分封而不赠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明朝的王不掌握当地的军政权利,在北京城内也没有王府。但到了清朝,连分封诸王于各地的形式也取消了。各位王只有接受爵位,而无“国”可就。王府就建在北京城内,王府产权属于朝廷,王爷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和继承权。清朝的王爷大多是皇子,诸皇子在未成年之前都在住在紫禁城内,待长大成年后才可移居王府内居住。[1]

在清朝,宗室爵位共十二等,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如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其中只有和硕亲王和多罗郡王的府邸可以称其为王府,贝勒以下只能称为府。北京城内建有四十多座王府,外城没有王府。[1]

清朝对王府的规制是有严格的要求的,《大清会典》卷五十八“工部”记载:亲王府制,正门五间、启门三、缭以崇垣、基高三尺。正殿七间,基高四尺五寸,翼楼各九间。前墀扩以石阑,台基高七尺二寸。后殿五间,基高二尺。后寝七间,基高二尺五寸。后楼七间,高基高尺有八寸。共屋五重。正殿设座,基高一尺五寸。广度十一尺,后列屏三,高八尺,绘金云龙。凡正门殿寝的均覆绿琉璃瓦,脊安吻兽,门柱丹垩,饰以五彩金云龙纹,禁雕刻龙首,压脊七种,门钉纵九横七。楼房旁庑,均用筒瓦。其府、仓禀、厨厩及典司执事之屋,分列左右,皆板瓦,黑油门柱。[1]

背景

清朝在北京建都后,沿用明朝的紫禁城,并开始了诸王的分封和王府的修建。清朝与明朝不同,明朝对诸王是分封在全国各地,采取“封而不建”的办法,即“分封而不赠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明朝的王不掌握当地的军政权力,在北京城内也没有王府。但到了清朝,连分封诸王于各地的形式也取消了,各位王只有接受爵位,无“国”可就。王府就建在北京城内,王府产权属于朝廷,王爷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和继承权。清朝的王爷大多是皇子,诸皇子在未成年之前都住在紫禁城内,待长大成年后才可移居王府内居住。[2]

人文历史

“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最初是指清初战功显赫的六家亲王和二家郡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而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勤克德浑。这八位王爷均是大清开国元勋,各个能征善战,各个勇略过人,为清朝创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到了清雍正后,怡亲王允祥公忠体国、恭亲王奕訢赞襄大政、醇亲王奕譞为光绪帝生父、皆封为“世袭罔替”至光绪末年,庆亲王奕劻也被封为“铁帽子王”至此,“铁帽子王”增至十二家。[1]

在清代众多的亲王、郡王中,最为显赫的当属“八大铁帽子王”。这八大铁帽子王均为开国元勋,战功卓著,为清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其中,代善、多尔衮、多铎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豪格、硕塞为清太宗皇太极的儿子,济尔哈朗为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儿子,岳托为礼亲王代善的儿子,勒克德浑为礼亲王代善之子萨哈璘的儿子。[2]

八大铁帽子王为清代分封的最高赏赐,其王位可以世袭罔替,也就是说,这些王的子孙每一代都有一个人袭封为王。如果袭王犯法,只判其人,不削其爵,由别的后裔继承。而其他诸王则要世降一等,如始封为亲王,其子只能袭为郡王,其孙只能袭为贝勒。整个清代除了八大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外,雍正以后的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庆亲王奕劻、醇亲王奕譞也也被皇帝恩准为世袭罔替之王。[2]

以八大铁帽子王为首的开国诸王,人人能征善战,个个勇略过人,为清代创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远不是那些无职无权、养尊处优、碌碌无为的后世诸王能比的。如礼亲王代善在努尔哈赤时期就被封为大贝勒,与后来称帝的皇太极(四贝勒)齐名。他辅助父汗努尔哈赤带领众兄弟南征北战,在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攻占辽沈地区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睿亲王多尔衮为努尔哈赤第14子,17岁起就跟随父兄转战南北,屡建战功。特别是他亲率八旗兵入主中原,为清王朝建立全国政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清初,他被封为“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掌有最高权力。[2]

开国诸王不仅胆略超人,而且享有特权。他们有军事权,礼亲王、睿亲王、豫亲王、郑亲王本身就是一旗之主,分掌正红旗、正白旗、镶白旗、镶蓝旗。其他一些王也有不少佐领。他们有参政权,礼亲王、肃亲王、顺承郡王、庄亲王等人都是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议政王,直接参与清王朝的军政大事。正因为如此,这些开国之王才得到清廷的重视,并且往往委以重任,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成了“八大铁帽子王”。[2]

具体人物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

礼亲王代善(太祖子)
睿亲王多尔衮(太祖子)
豫亲王多铎(太祖子)
郑亲王济尔哈朗(太祖侄)
肃亲王豪格(太宗长子)
庄亲王硕塞(太宗子)
克勤郡王岳托(代善子)
顺承郡王萨哈璘(代善子)

此后:

雍正年间 又增加了怡亲王。
同治年间 又增加恭亲王。
光绪年间 又增加醇亲王和庆亲王。
总共12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建筑特点

礼亲王府礼亲王府在清朝,宗室爵位共12等,其中只有和硕亲王和多罗郡王的府邸可以称其为“王府”,贝勒以下只能称为“府”。北京城内建有40多座王府,外城没有王府。清朝对王府的规制有严格要求,而“铁帽子王”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比其他王府更庄重气派。王府中轴线上的建筑要严格按照规定建造,正殿是整个王府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正殿为绿琉璃瓦,殿前有石栏杆环绕,这里是王府举行各种庆典的场所。铁帽子王府侧院一般都建有精美的花园,郑亲王府花园甚至还建有瀑布,高约丈余,水声琅然。但岁月流失,大多数王府中的花园已经无存,现在只有恭亲王花园和醇亲王花园保存完好。[2]

郑亲王府郑亲王府“铁帽子王”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其王府也比一般王府庄重气派。铁帽子王府一般规制都差不多,都建有五开间大门,又称宫门(北京的铁帽子王府全是坐北朝南)大门外是一个宽敞的院落,在院落的两边个有一门,均称阿斯门(阿斯是满语翅膀的意思)供人们出入。府门外有灯柱、栓马栓和红漆辖哈木(满语,拒马之意,类似现在的铁栅栏,用以档车马行人)一对。院子中摆有一对石狮子,高大威猛。所以这个院子又称为“狮子院”大门后一般都建有一个二道门(又称穿堂门)走过大门后就是王府正殿,称为“银安殿”正殿是整个王府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正殿为,绿琉璃瓦,殿前有石栏杆环绕。殿内设有宝座,后有云龙屏风。这里是王府举行各种庆典的场所。正殿两边建有七开间翼楼。正殿后建有一个二层殿。二层殿实际上是一个穿堂殿,过二层殿就到了神殿。神殿前有神杆一根,俗称“祖宗杆子”,上有容器,每逢祭祀,放者猪内脏等食品。神殿分两部分。西边为满族萨满教祭祀的场所,东边为王爷结婚的洞房。结婚后,王爷必要在此居住一个月才能迁至跨院。神殿后通称后楼,这里有遗念殿等建筑,遗念殿是专门供奉先帝生前所穿戴衣帽等物品等房间。[1]

在清朝,帝与后崩逝后,由继位的皇帝将先帝生前所穿戴的遗物颁赠给王公大臣,美其名曰“遗念”但也有些王府将遗念殿设置于小殿的,而将后楼变为库房之用。王府中轴线上的各建筑要严格按照规定建造,所以很多铁帽子王府在建造时将府的一处或数处建筑等级低于朝廷的规定,像恭王府的大门就是三开间,正殿也仅是五开间,而且两旁没有翼楼。[1]

醇亲王北府(什刹海北岸)的翼楼也是只有五开间。铁帽子王府侧院一般都建有花园,这些花园都甚为精美,像郑王府花园甚至还有建有瀑布,高约一丈有余,水声琅然。但随着岁月的流失,大多数王府中的花园已经无存,现在只有恭亲王花园和醇亲王花园(宋庆龄故居)保存完好。[1]

相关王府

礼亲王府

礼亲王府位于西城区西安门黄城根南街路西,南起大酱房胡同,北至颁赏胡同,占地约30公顷。[3]

王府图片王府图片(6)礼亲王始王为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礼王府所在地,明代是崇祯皇帝外戚周奎宅,后为代善所有。现大殿门下部雕有云龙,工艺为明代手法。规模雄伟,占地宽广,重门叠户,院落深邃是礼王府的一大特点。[3]

郑亲王府

郑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

郑府邸建成后,历代袭王有所修缮或扩建,最大的一次是第八代袭王德沛对花园的扩建。并将花园命名为“惠园”,是京师所有王府花园中的最大最壮观的。惠园中“引池叠石,饶有幽致”园后为雏凤楼,楼前有水池。其后为几丈高的瀑布,瀑布极为壮观,几百米外就可听到瀑布声音。[4]

睿亲王府

睿亲王府共有两处:一在东华门大街迤南普度寺一带,一在外交部街。睿亲王始王为清初赫赫有名的摄政王多尔衮。

豫亲王府

豫王府位于东城区帅府园东口,今天协和医院的位置。[4]

豫亲王始王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多铎。多铎秉性刚毅,能征惯战。此后世代绵延有13个王承袭豫亲王爵位。[4]

肃亲王府

肃亲王府位于东城区正义路东侧,肃亲王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一个皇子,从乾隆十五年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上来看,当时肃王府还称为“显亲王府”。在王府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府门、银安殿、东西翼楼、神殿、后罩楼等。西面是花园,北面还有家庙。从图上看,王府基本按照《大清会典》的制度修建,并没超标准。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肃亲王世袭封号,从此就一直称呼为“肃王府”。[5]

庄亲王府

根据《乾隆京城全图》上描绘的王府规模看,庄亲王府中轴线和其他王府一样,东路偏北为庄亲王家族祠堂,西路为花园。因为始王是皇帝的哥哥,又是战功赫赫,庄亲王府的建造规模在同一时期的王府中算大的。[6]

克勤郡王府

克勤郡王府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西口路北。[7]

平郡王府(克勤郡王府)是清廷封给岳托后人的三处府邸之一,
规模是最大的。东与平郡王罗科铎第三子诺尼的贝勒府相邻。克勤郡王的后代,习惯把西边的平郡王府称为“西府”,把东边诺尼的贝勒府称为“东府”。曹雪芹和平郡王福彭(入关后的第一位克勤郡王庆恒养父)是亲戚关系,曹雪芹定居北京时就曾经经常在东西二府走动。[7]

顺承郡王府

顺承郡王府原来位于西城区太平桥大街路西。[8]

顺承郡王始王为勒克德浑,系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以平定南明政权、招降李自成余部的功绩晋封顺承郡王。[8]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