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

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

作者 李碧全
开本 16
书名 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2062512
类型 海水养殖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书 名: 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

作 者:李碧全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ISBN: 9787122062512

开本: 16开

定价: 30元

内容简介

《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以海水贝类增养殖的生产活动为主线,介绍了海水贝类增养殖的生物学基本知识与生产操作过程的技术方法。全书共3篇17章,分别阐述了海水增养殖贝类的生物学特性,海水贝类苗种生产的一般技术方法,我国主要海水经济贝类的苗种生产及其增养殖技术方法。各章编有学习目标和复习题,方便学生的学习与巩固。《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还配套编写了海水增养殖贝类生物学的实验指导项目和人工育苗的实习指导,用于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全书编排合理、脉络清晰,突出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可作为高职高专水产养殖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中职相关专业的教材以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图书目录

绪论001

一、贝类与贝类增养殖技术001

二、贝类的经济意义001

三、海水贝类增养殖业发展趋势002

第一篇 贝类增养殖的基础生物学005

第一章 贝类的分类006

【学习目标】006

第一节 无板纲、单板纲、多板纲、掘足纲006

一、无板纲006

二、单板纲006

三、多板纲007

四、掘足纲008

第二节 瓣鳃纲008

一、古列齿亚纲009

二、翼形亚纲009

三、古异齿亚纲012

四、异齿亚纲013

五、异韧带亚纲016

第三节 腹足纲017

一、前鳃亚纲018

二、后鳃亚纲024

三、肺螺亚纲025

第四节 头足纲026

一、四鳃亚纲026

二、二鳃亚纲026

【本章小结】028

【复习题】028

第二章 贝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029

【学习目标】029

第一节 贝类的外部形态029

一、贝类的基本特征029

二、各纲的主要特征029

三、贝类的外部形态031

第二节 贝类的内部构造035

一、瓣鳃纲的内部构造035

二、腹足纲的内部构造038

【本章小结】041

【复习题】041

第三章 贝类的生态习性042

【学习目标】042

第一节 贝类的生活环境042

一、理化因子042

二、生物因子047

第二节 经济贝类的生活习性047

一、匍匐生活型047

二、固着生活型047

三、附着生活型048

四、埋栖生活型048

五、游泳生活型048

六、浮游生活型048

七、凿穴生活型049

八、寄生与共生049

第三节 贝类的食性049

一、摄食方式049

二、食料种类050

第四节 贝类的生长050

一、生长的一般规律051

二、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051

三、贝类生长的测量方法051

第五节 贝类的繁殖习性052

一、繁殖方式052

二、繁殖季节053

三、繁殖习性053

四、繁殖的调查方法054

第六节 贝类的生活史055

一、生殖细胞055

二、受精055

三、卵裂056

四、囊胚与原肠胚056

五、担轮幼虫056

六、面盘幼虫057

七、稚贝期057

八、幼贝期和成贝期057

第七节 增养殖贝类的灾敌害及其防除技术058

一、灾害058

二、经济贝类的敌害058

三、防灾减灾措施060

【本章小结】062

【复习题】062

第二篇 经济海水贝类的苗种生产技术063

第四章 贝类室内全人工育苗技术064

【学习目标】064

一、贝类人工育苗场地的选择064

二、育苗场的基本设施064

三、育苗场的总体布局068

四、育苗用水的处理068

五、育苗前的准备工作069

六、贝类人工育苗的工艺流程070

【本章小结】077

【复习题】077

第五章 瓣鳃纲海区半人工采苗技术078

【学习目标】078

一、半人工采苗的原理078

二、半人工采苗的方法078

【本章小结】081

【复习题】081

第六章 瓣鳃纲土池人工育苗技术082

【学习目标】082

一、育苗场地的选择082

二、土池的构造及育苗的基本设施082

三、土池人工育苗的工艺流程083

四、室内水泥池与室外土池相结合育苗086

【本章小结】086

【复习题】086

第三篇 经济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087

第七章 牡蛎的养殖088

【学习目标】088

第一节 牡蛎的生物学088

一、牡蛎的形态构造088

二、牡蛎的生态习性089

三、繁殖090

四、生长092

五、运动092

第二节 牡蛎的苗种生产技术093

一、牡蛎的海区半人工采苗093

二、牡蛎的人工育苗096

三、单体牡蛎苗和三倍体牡蛎苗的生产098

四、蛎苗抑制及运输099

第三节 牡蛎的养成技术099

一、直接养殖099

二、分苗养殖100

第四节 牡蛎的疾病防治与灾敌害防除技术102

一、牡蛎的疾病与防治102

二、牡蛎的灾敌害及防除103

第五节 牡蛎的收获与加工103

一、牡蛎收获的年龄和季节103

二、收获的方法104

三、牡蛎的加工104

【本章小结】104

【复习题】104

第八章 贻贝的养殖105

【学习目标】105

第一节 贻贝的生物学105

一、贻贝的形态构造105

二、贻贝的生态习性106

三、繁殖107

四、贻贝的生长109

第二节 贻贝的苗种生产技术109

一、贻贝的半人工采苗109

二、人工育苗技术111

第三节 贻贝的养成技术112

一、养成场的选择112

二、苗种运输113

三、养成设施与器材113

四、养成方法113

第四节 贻贝的收获与加工115

一、收获115

二、加工115

【本章小结】116

【复习题】116

第九章 扇贝的养殖117

【学习目标】117

第一节 扇贝的生物学117

一、扇贝的形态特征117

二、扇贝的生态习性118

第二节 扇贝的人工育苗技术121

一、亲贝的选择与升温促熟培育技术121

二、诱导产卵与人工授精122

三、人工孵化122

四、幼虫培育122

五、采苗123

六、稚贝培育123

七、稚贝下海暂养(中间育成)124

第三节 扇贝的养成技术124

一、养成海区的选择124

二、养成方式125

三、养成管理128

第四节 扇贝的收获与加工128

一、养殖扇贝的收获季节与规格128

二、扇贝的加工128

【本章小结】129

【复习题】129

第十章 珠母贝的养殖与珍珠培育130

【学习目标】130

第一节 珠母贝的生物学130

一、珠母贝的种类130

二、马氏珠母贝的形态构造131

三、珠母贝的生态习性133

第二节 马氏珠母贝的苗种生产技术136

一、马氏珠母贝海区半人工采苗技术136

二、马氏珠母贝人工育苗技术137

第三节 马氏珠母贝的养成技术137

一、场地选择138

二、养殖设施138

三、养成方法139

第四节 珍珠的培育140

一、珍珠的定义140

二、珍珠的种类140

三、珍珠的成因与育珠原理140

四、马氏珠母贝的植核140

五、珍珠的育成143

第五节 珍珠的收获与加工144

一、珍珠的收获144

二、珍珠的加工144

【本章小结】144

【复习题】145

第十一章 缢蛏的养殖146

【学习目标】146

第一节 缢蛏的生物学146

一、形态构造146

二、生态习性147

第二节 缢蛏的苗种生产技术148

一、海区半人工采苗148

二、土池育苗技术151

三、室内人工育苗153

第三节 缢蛏的养成技术154

一、滩涂养殖154

二、蓄水养蛏156

三、缢蛏的收获与加工157

【本章小结】157

【复习题】158

第十二章 蛤仔的养殖159

【学习目标】159

第一节 蛤仔的生物学159

一、形态构造159

二、生态习性159

第二节 蛤仔的苗种生产技术162

一、采苗场选择162

二、苗埕的建造与整埕162

三、防护管理163

四、苗种采收163

第三节 蛤仔的养成技术163

一、滩涂播养164

二、蓄水养殖165

三、虾、蛤混养165

第四节 蛤仔的收获与加工166

一、收获166

二、加工166

【本章小结】167

【复习题】167

第十三章 泥蚶的养殖168

【学习目标】168

第一节 泥蚶的生物学168

一、形态结构168

二、生态习性169

第二节 泥蚶的人工育苗技术170

一、亲蚶促熟170

二、催产170

三、浮游幼虫培育170

四、采苗171

五、稚贝培育171

第三节 泥蚶的养成技术171

一、蚶种培育171

二、成蚶养成172

第四节 泥蚶的收获173

一、收获季节173

二、收获方法173

三、运输173

【本章小结】173

【复习题】173

第十四章 鲍的养殖174

【学习目标】174

第一节 鲍的生物学174

一、鲍的形态构造174

二、鲍的生态习性175

第二节 鲍的人工育苗技术179

一、育苗前的准备工作179

二、诱导产卵与人工授精180

三、浮游幼虫的培育181

四、采苗181

五、采苗后的培育管理181

六、稚鲍的剥离182

七、鲍苗中间培育182

第三节 鲍的养成技术183

一、陆上工厂化养殖184

二、海区养殖185

三、鲍的疾病与防治187

第四节 鲍的人工配合饲料187

一、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营养要求188

二、九孔鲍的配合饲料188

第五节 鲍的收获与加工188

一、鲍的收获188

二、加工189

【本章小结】189

【复习题】190

第十五章 东风螺的养殖191

【学习目标】191

第一节 东风螺的生物学191

一、东风螺的形态构造191

二、东风螺的生态习性192

第二节 方斑东风螺的人工育苗技术194

一、设施设备194

二、育苗技术工艺194

第三节 方斑东风螺的养成技术197

一、养成方式197

二、养成场地选择197

三、苗种运输197

四、方斑东风螺水泥池健康养殖

模式198

【本章小结】200

【复习题】200

第十六章 其他经济双壳类的养殖技术201

【学习目标】201

第一节 文蛤的养殖201

一、文蛤的生物学特性201

二、文蛤的苗种生产203

三、文蛤的养成205

第二节 西施舌的养殖207

一、生物学特性207

二、人工育苗208

三、养成210

第三节 栉江珧的养殖210

一、生物学特性210

二、苗种生产212

三、成贝养殖213

【本章小结】214

【复习题】214

第十七章 海水贝类增殖技术215

【学习目标】215

第一节 海水贝类增殖概述215

一、定义215

二、我国海产经济贝类增殖概况215

第二节 海水贝类增殖技术215

一、生物措施215

二、工程措施217

三、限制保护措施217

【本章小结】217

【复习题】217

实验项目指导218

实验一 贝类生物学数据测量方法218

实验二 瓣鳃纲和腹足纲动物代表种

贝壳形态观察219

实验三 海水贝类经济种和常见种识别220

实验四 扇贝形态解剖观察220

实验五 红螺形态解剖观察222

实习项目指导 扇贝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225

附录230

附录一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01230

附录二 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231

附录三 禁用渔药232

附录四 筛绢网规格对照表233

参考文献234

编辑推荐

《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文摘

插图:

第二篇经济海水贝类的苗种生产技术

第四章贝类室内全人工育苗技术

苗种生产是贝类增养殖业的基础,优质、充足的苗种是促进贝类增养殖业发展的保证。除极少数种类是采集野生苗外,海水经济贝类的苗种生产方式主要有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室内全人工育苗和土池人工育苗三大类型。贝类的室内全人工育苗技术是指包括亲贝的选择与蓄养、成熟精卵的获得、受(授)精、孵化、选幼、幼虫培育、采苗、稚贝培育等生产步骤均在室内而且是在人工控制下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苗种生产技术。

室内全人工育苗具有许多优点:可以根据生产需要,控制亲贝性腺的发育,提前或延后产卵,延长苗种生产期;通过人工控制理化环境因子,可以有效防除敌害,提高苗种成活率;苗种纯,质量高,规格基本一致;可以引进开发优良品种,进行多倍体育种;运用选种和杂交等技术方法,可以培育生长快、营养价值高、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一、贝类人工育苗场地的选择

①育苗场建设应首先勘察水源,要求海水水质好、无浮泥、浑浊度较小、透明度大,海水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②水温、盐度要适宜,场址尽量选在背风处,取水点风浪要小。

③育苗场区应有充足的淡水水源,总硬度要低,以免锅炉用水处理困难。

④交通便利,并且场址尽可能靠近中间育成场地和养成场。

⑤电力供应稳定,尽量不用或少用自备电源设备,以降低生产费用。

⑥育苗场地应选择无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的海区,远离有污染水排出的造纸厂、农药厂、镀锌厂、化工厂、石油加工厂、大小码头等,避开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物质的工业企业,并避开赤潮多发的海域。

序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人们对海水贝类产品的需求也大幅度增长。进入21世纪,我国海水贝类增养殖业在增养殖的品种、规模、技术方法、生产规范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为保证海水贝类增养殖业的顺利、健康发展,我国仍需在经济贝类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建设、健康养殖模式的推广、病敌害防治技术的改进与普及、贝类产品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水产行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技能人才,结合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依据我国高职高专海水贝类增殖课程的教学需要,我们在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动物生产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指导下编写了本书。本书重点阐述了增养殖海水贝类的生物学特性,海水贝类苗种生产的一般技术方法,以及我国主要海水经济贝类的苗种生产及其增养殖的技术方法,并编配有实验、实习指导项目,便于进行实践活动。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中职水产养殖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共分3篇17章,由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高职高专院校以及科研单位的多位教师合作编写。其中,绪论,第一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三篇的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十一章的部分内容由李碧全编写;第一篇的第一章,第三篇的第一章、第二章由王宏编写;第二篇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三篇的第三章、第八章、第十章由翟林香编写;第三篇的第九章由杨章武编写;实验项目指导和实习项目指导由董义超编写;第三篇的第四章由戚彦翔编写;第三篇的第十一章部分内容由牛红华编写。全书由李碧全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多位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以衷心的谢意。

限于编者的水平和时间精力,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