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高50-80厘米,密被开展的短柔毛和腺毛,不分枝。[2]
基生叶有长柄,茎生叶稀疏,下部叶有长柄;叶片近圆形或五角形,长3.2-6(-9.5)厘米,宽4-10(-17)厘米,三全裂,全裂片细裂,末回裂片狭披针形或披针状线形,宽2.5-4.5(-7)毫米,表面被极短的曲柔毛,背面沿脉被较长的短柔毛;叶柄长5-20厘米,基部具狭鞘。[2]
顶生总状花序有5-7花,下部常有2分枝,分枝有2-4花;轴和花梗以及苞片密被开展的短柔毛和腺毛;苞片钻形,长4-6毫米;花梗长1-4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上部,钻形,长2-3毫米;萼片蓝色,倒卵形,长1.5-1.8厘米,外面疏被短柔毛,距筒状钻形,长1.5-1.8厘米,末端稍向下弯曲;花瓣干时黄色,无毛,顶端圆形;退化雄蕊蓝色,瓣片圆倒卵形,顶端微凹或不明显二浅裂,腹面有黄色长髯毛;雄蕊无毛;心皮3,子房密被短柔毛。蓇葖上部稍反曲,长约1.8厘米;种子倒卵状四面体形,长约3毫米,沿稜具翅。[2]
分布于中国大陆的甘肃、西藏、四川、青海等地,生长于海拔3600米至4700米的地区,多生于山地草坡或圆柏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中国特有物种,产于山东半岛(栖霞以东)。生山坡上;6月开花。[2]
全草可作土农药,杀苍蝇及其幼虫;根药用,在威海等地充作黄连用。[2]
药名:烟台翠雀花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翠雀属植物烟台翠雀花的根。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
主治:治肺气不宣、咳嗽、咳痰、发热、咽喉肿痛、齿龈红肿、溃烂、口臭纳差。
性味归经:辛,寒,肺、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服,9一15克。外用:煎水熏蒸。
考证: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极近翠雀D. grandiflorum,但茎被开展的柔毛和腺毛,可以区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