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物之神

微物之神

品牌 人民文学
作者 阿兰达蒂·洛伊
译者 吴美真
出版时间 2006-4
语种 简体中文
装帧 平装
定价 28.00元
目录导航

图书信息

作者:(印度)洛伊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01日

ISBN:9787020077038

定价:25.00

内容简介

  微物之神》透过女性敏锐的心灵和孩童清澈的眼光,观察南印度一个小村庄的宗教、社会和历史,处处流露着深沉、古老的悲伤,但悲中却不见一滴眼泪,因为 喀拉拉的女人和孩子早已流干了眼泪,生命中只剩下些许的苍凉,无可奈何的嘲谑、嘲笑沉溺在种姓阶级制度[黑暗之心]中 妄自尊大的男人,但也嘲谑她们自己,因为除了自我嘲谑,她们实不在能做什么。这是一部让人 欲哭无泪的小说。

作者简介

  阿兰达蒂·洛伊(Arundhati Roy),印度作家。十六岁时离家,只身来到 新德里,在学校主修建筑;毕业后做过记者、编辑,后从事电影文学剧本写作。三十七岁凭借《微物之神》成为第一个获得全美图书奖、英国文学大奖“ 布克奖”的印度作家,震惊世界文坛。

目录

天堂 果菜腌制厂 

帕帕奇的蛾 

大人物是拉尔田,小人物是蒙巴提 

阿布希 拉什 戏院 

神的家乡 

科钦的 袋鼠 

益智练习簿 

欢迎回家,我们的苏菲默尔 

皮莱太太、伊本太太、拉加哥帕兰太太 

船上的河水 

微物之神 

小长牙,克朱松邦 

悲观者和乐观者 

工作就是斗争 

渡河 

几个小时后 

科钦港火车站 

历史之屋 

解救阿慕 

马德拉斯邮车 

生存的代价

书摘

她是瑞海儿的 姑婆,她 外公的妹妹。她的真名是娜华蜜——娜华蜜·伊培,但是每个人都叫她宝宝,侧够当 姑妈的年纪时,她变成了宝宝克加玛。然而,瑞海儿不是来看她的,孙 侄女和姑婆都不曾对这件事怀着任何幻想。瑞海儿是来看她的哥哥 艾斯沙的。他们是异卵双胞胎,医生称他们为“双 胚子”,这是由两个分开但同时受精的卵生成的。艾斯沙——艾斯沙本,比瑞海儿早十八分钟出生。

    艾斯沙和瑞海儿不甚相像,向来都是如此。即使当他们还是手臂细瘦、胸部扁平、饱受寄生虫折磨、梳着猫王式飞机头的孩子时,带着夸张微笑的亲戚,或经常来到阿耶门连房子请求捐款的叙利亚正教主教,都不曾像询问其他双胞胎那样地追问他们“谁是谁”,或“哪个是哪个”。

    混淆藏在更深入、更隐秘的地方。

    在早先那未定形的几年,当记忆才刚刚开启,当生命充满了开始,没有结束,而一切都是永恒时,艾斯沙本和瑞海儿认为:在一起时,他们是“我”;分开时,他们是“我们”。仿佛他们是罕见的一对 暹罗双胞胎,身体分开,但本性却相连。

    现在,在这些年后,瑞海儿仍记得,她曾在一个晚上醒来,因艾斯沙的一个滑稽的梦而吃吃地笑着。

    她甚至有其他她无权拥有的记忆。

    例如,虽然她没有在场,但是她记得在阿布希拉什戏院里,卖橘子饮料和柠檬饮料的人对艾斯沙做了些什么。她记得在前往马德拉斯的马德拉斯邮车上,艾斯沙所吃的番茄 三明治的味道。

    而这只是琐屑的事情。

    不管怎样,现在她认为艾斯沙和瑞海儿是“他们”,因为分开时,这两个人不再是以前的“他们”,或他们曾经想像过的“他们”。

    曾经。

    现在,他们的生命有了一个尺寸和形式。艾斯沙有他自己的尺寸和形式,瑞海儿也有她自己的尺寸和形式。

    边缘、边界、 分界线和界限就像一群侏儒,在他们俩各自的脑中出现,有着长长的影子的小矮人,在“模糊的末端”巡视。柔和的半月形眼袋在他们俩的眼下形成了,现在他们和阿慕死时一样大。三十一岁。

    不算老。

    也不算年轻。

    一.

编辑推荐

一部获得英国布克奖、全美图书奖,全球销售超过600万册的旷世之作!唯美的笔触一层层揭开惊人的神秘与哀伤。读至最后一页必定会忍不住再重头读一遍。

阿兰达蒂·洛伊以优美动人的笔触,一层层揭开作品的神秘面纱;她对故事的灵巧闪避,令人目眩,讨论情节对她将是一种冒犯。就像虔诚地建造神殿一般,《微物之神》以精致、热烈而动人的情节,建成了庞大的连锁结构。一部真正有所追求的小说,应该创造出属于它自己的语言,此书做到了这一点。

媒体推荐

洛伊以优美动人的笔触,一层层揭开作品的神秘面纱;她对故事的灵巧闪避,令人目眩,讨论情节对她将是一种冒犯。就像虔诚地建造神殿一般,《微物之神》以精致、热烈而动人的情节,建成了庞大的连锁结构。一部真正有所追求的小说,应该创造出属于它自己的语言,此书做到了这一点。

——约翰·奥普戴克《纽约客》

本书充满了神奇、神秘和哀伤,使人看到最后一页时,会想要再重头看一遍。于是,完美的故事又再度萦绕心头。

——《今日美国》

这是一个趣味盎然的故事,它以最深沉、最细微的个人情感所串成如史诗般的情节……有好多次,我必须停止阅读因为我对其中的人物感到恐惧;有时,我又必须重读一段或一页,好让自己能够记得它的幽雅。

——伦敦《每日快讯》

在大西洋两岸,此书得到了许多应得的欣赏和赞扬……这确实称得上是一部大师之作。

——伦敦《观察者报》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