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全唇苣苔

江西全唇苣苔

中文名 江西全唇苣苔
被子植物门
苦苣苔科
亚纲 合瓣花亚纲
全唇苣苔属
目录导航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

(1)根:根状茎短。

(2)茎:无地上茎或不明显。

(3)叶:基生,12-18片:叶片草质,椭圆形,两侧稍不相等,长2.5-10cm,宽1.3-5cm、顶端钝,基部稍斜,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重牙齿,-两面被白色贴伏短柔毛,下面中脉和侧脉卜被褐色短绵毛,侧脉每侧6-8条,上面平,下面稍隆起。叶柄长0.5-7cm,被褐色绵毛或密柔毛,

(4)花:聚伞花序2-6条,长1.6-5cm,每花序具陀2-8朵。化序梗长6-15cm,与花梗均被开展白色短柔毛和短腺毛。苞片线形,长2-4mm、花梗长0.8-2cm、花萼5裂片稍小等大,线性或匙状线形,长2.5-3.5mm,,宽0.6-1.2mm,先端微尖,边缘每侧有1-2小齿,外面被短柔毛,内被无毛,花冠淡紫色,外面上部被短柔毛,内面无毛。筒漏斗状,3浅裂,中裂片方卵形。雄蕊无毛,顶端渐狭成花柱,柱头小,扁头形。

(5)果实:蒴果线形,2裂,先端锐尖:

(6)种子:种子微小,棕褐色,短网柱形,两端稍细,长0.5-0.7mm,径约0.2mm,表面具由纵棱与横肋构成的网格状突起。[1]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约1200m的山地。

分布范围

江西寻乌、浙江桐庐有分布。[1]

花果期

花期7-9月,果期10-11月。[1]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1]

应用价值

科研价值

全唇节苔属为我国特有属,该属共2个种,均为易危种,极易遭到破坏,资源保护仍是主要任务,该种对苦苣苔科的分类系统修订、系统进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还研究了种群多样性、生物学特性、引种与驯化、栽培与繁殖技术(尤其组织快繁技术)等。[1]

观赏价值

整株植物外形为莲座状,花冠淡紫色,漏斗状筒形,花形奇特(颜色鲜艳的管状或铃状花),极富观赏价值;可用于盆栽观赏、花坛花境布置,也可用作园林地被植物等。[1]

现状

濒危状况:分布狭窄,野生种群数量稀少。

保护价值及措施:保护野生种群资源。[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