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亚

刘建亚

中文名 刘建亚
出生日期 1964年
目录导航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刘建亚,男,1964年生于河北固安,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年留校任教;

       1996-1998年在 香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9任晋升为教授、任副院长;

     1996-1998: 香港大学,博士后 ; 

     1998-1999: 山东大学,副教授 ;

     1999-2001: 每年春季学期,访问学者,香港大学 ;

   2001-2002: 访问学者,The University of Iowa ; 

     2004/11: 访问学者,Universite de Nancy 1 ; 

     2006/04: 访问学者,Princeton University ; 

     2007/07: 访问学者,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Princeton University;

个人生平

  当代著名数学家、 普林斯顿大学的沙纳克教授在写给 山东大学校长 展涛的信中也提到:“建亚的学术研究已经走上一条前途远大的道路。在中国的研究者中,他是惟一能将经典 解析数论和当代自守形式成功结合的人,我相信他将成为自守形式理论研究的带头人”。而刘建亚却经常对学生讲:“一生中一个人只要认认真真地干好一件事就足够了,可以用10年、20年的时间去想这件事。”  

     这件能让刘建亚“10年、20年去想的事”就是数学。这得益于他少时特殊的环境和经历。  

    上小学三年级时,在“合堂教学”中旁听的刘建亚因能回答出四年级学生解决不了的 数学题而得到老师的赞许,他特别有成就感,也因此萌发了最初对数学的兴趣。至于将它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则缘于初中——数学老师借给他一篇名为 《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这位教师可能没想到,就是这篇文章决定了一个少年一生的路。 

  从此,刘建亚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高中时就自学了 《微积分》,考进了 河北师大数学系。随后的15年时间,对刘建亚来说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他认为,做数学,除了要有一定的智慧外,更要有耐心、有毅力,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有新的想法。而思想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数学问题思考的积累,二是“功夫在书外”。             1994年刘建亚着手博士论文的准备工作,选题是关于非线性素变数三角和在小区间的估计。尽管几 代数学人对此已有所探索,但其中的基本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导师 潘承洞寄希望于刘建亚突破“三次方以上的一般情形”。   随后的4个多月,在时任刘建亚执行导师展涛的具体指导下,刘建亚展开了一场艰苦的 攻坚战,最终解决了这个存在了60年的问题。在 论文答辩时,潘承洞感慨地说:“这个问题我年轻时做过,很难的!”这是刘建亚惟一一次听到导师的表扬。 

  像这样艰难突破的研究还有一次。1996~1998年他在香港做博士后研究,研究计划包含美国数学家盖拉格1975年提出的一个猜想,即每个大偶数都可表成4个素数的平方与k个2的方幂之和。这属于当前数论领域未解决的问题之一。但越有挑战性的东西对他越有吸引力。刘建亚一头扎了进去。大半年了,还是进展不大。最后,就连他的合作者、 香港大学 廖明哲教授也沉不住气了,可刘建亚仍在苦苦支撑着。有一天,他到图书馆翻阅期刊,突然,一篇法文文章吸引住了他的目光,直觉告诉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刘建亚急忙飞快地跑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廖明哲。看到他虚弱而又近乎冲动的样子,廖明哲生怕出什么事,一再说道:“要冷静,要冷静。”那一晚,他们彻夜无眠。刘建亚仍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不懂法语就完了!”  

       近几年,刘建亚在数论领域已收获颇丰。在今后5年中,他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开辟将自守形式及一般的L—函数应用于 堆垒素数论研究的途径;研究自守形式及一般L—函数的解析理论,且使之适合堆垒素数论研究的需要;研究包括偶数“ 哥德巴赫猜想”、“华林— 哥德巴赫问题”在内的堆垒素数论问题。 

  这又是一次极大的挑战,但刘建亚无悔。在给毕业生写“留言”时,他以 《论语》中的一段话相赠共勉:“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研究方向

        解析数论,自守形式 讲授的课程  

       刘建亚教授先后为国家理科数学基地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了以下核心课程: 高等代数、Fundamentals of Number Theory, 解析数论基础,Topics in Automorphic Forms, 代数数论等,其中“解析数论基础”和“Topics in Automorphic Forms”是解析数论方向研究生的必修课,特别地,“Topics in Automorphic Forms” 是改革课程设置之后为硕士生和博士生新开的选修课,内容涵盖自守形式的基本理论、解析理论、谱分解理论等,包含了当代解析数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基础知识。“代数数论”课程以世界经典的名著为教材,讲述当代代数数论的基本理论:理想论,赋值论,Tate’s thesis和 类域论等。这是进一步学习自守表示的重要基本知识。 

主要贡献  

     在解析数论经典问题的研究中,尤其是在堆垒素数论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例如:在以往证明Gallagher猜想的基础上,研究了该猜想的深化问题;二是通过深入研究L-函数,证明了 华罗庚猜想例外集更好的上界。三是通过对Dirichlet L- 函数零点分布的研究,条件地证明了 算术级数中 最小素数问题即Linnik常数L=1。  

    在自守形式、L-函数等方面,一是证明了自守L-函数零点分布的superposition,并将其用于 素数分布;二是证明了Rankin-Selberg L-函数的Lindelof猜想在平均意义下成立,从而推出其亚 凸性上界,并且解决了 量子力学中的一个 均匀分布猜想。三是深入地研究了Rankin-Selberg L-函数的性质,证明了关于Rankin-Selberg L-函数的 素数定理,并对于自守L-函数证明了A. Selberg提出的Selberg 正交性猜想。实质性地改进了经典圆法,在堆垒素数论的研究中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证明了盖拉格猜想;首次定出了几乎哥德巴赫猜想中的常数;成果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科研项目

    1.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55万,2002.01-2005.12,刘建亚(独立)。 

  2.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 数论与密码,50万,2005.01.01-2007. 12.31,刘建亚(第一, 项目负责人)。  

   3. 数学与金融平台—刘建亚团队,“985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山东大学,100万,2005-2007,刘建亚(第一,项目负责人)。  

   4. 自守形式的算术与几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120万,2006.01.01-2009.12.31,刘建亚(第一,项目负责人), 展涛, 赵春来, 周健, 李克正, 徐飞。  

    5. 数学与其它领域交叉的若干专题,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科学技术部;子课题: 大规模集成电路 ;设计中的凸轮与代数方法,40万,2006.09-2011.08, 范更华,刘建亚(第二,项目技术骨干)。 

科研成果

      1. Perron's formula and the prime number theorem for automorphic L-functions,Pure Appl. Math. Q. 3 (2007), no. 2, 481—497, Liu, Jianya; Ye, Yangbo. 

        2. A large sieve estimate for dirichlet polynomials and its applications,Annales Univ. Sci. Budapest., Sect. Comp. 27 (2007) 91-110, Liu, Jianya. 

       3. Shifted convolution sums of Fourier coefficients of cusp forms, Number Theory, Sailing on the sea of Number Theory, World Scientific, (2007) 108-135, Lau, Yuk-Kam; Liu, Jianya; Ye, Yangbo. 

        4. Subconvexity bounds for Rankin-Selberg L-functions for congruence subgroups, J. Number Theory 121 (2006), no. 2, 204—223, Lau, Yuk-Kam; Liu, Jianya; Ye, Yangbo. 

       5. Exponential sums over primes in short intervals, Sci. China Ser. A 49 (2006), no. 5, 611—619, Liu, Jianya; Lü, Guangshi; Zhan, Tao. 

        6. A new bound k\sp {2/3+\epsilon} for Rankin-Selberg $L$-functions for Hecke congruence subgroups, IMRP Int. Math. Res. Pap. 2006, Art. ID 35090, 78 pp, Lau, Yuk-Kam; Liu, Jianya; Ye, Yangbo.

      7. Zeros of automorphic L-functions and noncyclic base change, Number theory, 119--152, Dev. Math., 15, Springer, New York, 2006, Liu, Jianya; Ye, Yangbo. 

      8. Mean-value estimates for nonlinear Weyl sums over primes, Japan. J. Math. (N.S.) 31 (2005), no. 2, 379—390, Liu, Jianya; Ye, Jingmei.

       9. A proof of Selberg's orthogonality for automorphic $L$-functions, Manuscripta Math. 118 (2005), no. 2, Liu, Jianya; Wang, Yonghui; Ye, Yangbo. 

       10. Distribution of zeros of Dirichlet $L$-functions and the least prime in an arithmetic progression, Acta Arith. 119 (2005), no. 1, 13—38, Liu, Jianya; Ye, Yangbo. 

       11. Selberg's orthogonality conjecture for automorphic $L$-functions, Amer. J. Math. 127 (2005), no. 4, 837—849, Liu, Jianya; Ye, Yangbo. 

       12. Weighted Selberg orthogonality and uniqueness of factorization of automorphic L-functions, Forum Math. 17 (2005), no. 3, 493—512, Liu, Jianya; Ye, Yangbo.

       13. Small prime solutions of ternary linear equations, Acta Arith. 118 (2005), no. 1, 79—100, Liu, Jianya; Tsang, Kai-Man. 

       14. The exceptional set in Hua's theorem for three squares of primes, Acta Math. Sin. (Engl. Ser.) 21 (2005), no. 2, 335—350, Liu, Jian Ya; Zhan, Tao.

       15. Small prime solutions of quadratic equations. II, Proc. Amer. Math. Soc. 133 (2005), no. 4, 945--951 (electronic), Choi, Kwok-Kwong Stephen; Liu, Jianya. 

        16. The quadratic Waring-Goldbach problem, J. Number Theory 107 (2004), no. 2, 298—321, Liu, Jianya; Wooley, Trevor D.; Yu, Gang. 

       17. Four squares of primes and 165 powers of 2, Acta Arith. 114 (2004), no. 1, 55—70, Liu, Jianya; Lü, Guangshi. 

        18. On Lagrange's theorem with prime variables, Q. J. Math. 54 (2003), no. 4, 453—462, Liu, Jianya. 

       19. Subconvexity for Rankin-Selberg L-functions of Maass forms, Geom. Funct. Anal. 12 (2002), no. 6, 1296—1323, Liu, Jianya; Ye, Yangbo. 

       20. Superposition of zeros of distinct L-functions, Forum Math. 14 (2002), no. 3, 419—455, Liu, Jianya; Ye, Yangbo. 

        21. Small prime solutions of quadratic equations, Canad. J. Math. 54 (2002), no. 1, 71—91, Choi, Kwok-Kwong Stephen; Liu, Jianya. 

       22. Squares of primes and powers of 2. II, J. Number Theory 92 (2002), no. 1, 99—116, Liu, Jianya; Liu, Ming-Chit; Zhan, Tao. 

获得荣誉

        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3年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首届百名教学名师奖。 第十三届"山东 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2003年教育部组织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届“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活动, 山东大学的刘建亚入选,成为全国高校100名教学名师之一。今年 “五四”青年节前夕,刘建亚又出席了由共青团山东省委、 山东省青年联合会隆重举行的“纪念 五四运动85周年暨青年先模表彰大会”,荣获第八届“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1. 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 线性代数”,国家级,2006;刘建亚(第一)。 

  2. 教育部,教学成果 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与 立体化教材建设,国家级,二等奖,2005;刘建亚(第一)。   3. 教育部,高校教学名师奖,国家级,2003;刘建亚(独立)。  

    4. 党政密码 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省部级,单项 Hash函数的分析与设计,2002;刘建亚(第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