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容校貌(11)学院以“开放办学”为宗旨,遵循“为产业办教育”的发展思路,针对苏州地区服务外包领域ITO、BPO和数字媒体外包,实现了学院专业链与地区产业链之间的高度铆合。
【“校容校貌”图册内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学院拥有一支特色鲜明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主要由来自于国际知名企业的工程师、留学归国精英和外籍教师构成,96%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熟悉国际前沿技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水平。共有教职工近300人。[1]
学院英文名及其简称、标识作为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服务外包专业高职院校,学院独创了“外语+计算机技能+公共素养+专业技能”的“三+一”人才素质理念以及与此相应的“2+3矩阵”式课程体系,并引入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初到2012年8月,学院学生参加国内各项赛事,先后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获得包括16项省级一等奖在内的省级大奖达118项。
组织机构学院按照企业的真实环境和工作流程高标准打造了IBM技术实训室、微软OA高级应用实训室、IT服务实训室、嵌入式技术综合实训室、二维无纸动画实训室、三维动画实训室等十余个高规格生产性实训室,并利用其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技优势设立实训中心、培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和产学研究中心四大平台,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产学研究于一体。学院根据服务外包人才性质,创新“教学办公室”培养模式,实行“定岗化教育、流程化学习、仿真化实践、跨技能考核”,率先开创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国模式,先后成为首批“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和第一个“苏州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IT服务、云计算服务)、软件技术(Java Web开发.NET Web开发)、软件技术(嵌入式)、移动通信运营与服务 | |
商学院 | 商务日语(企业定向班)、采购供应管理(国际贸易与报关、配送与连锁经营)、商务管理(企业行政实务、电子商务运营)、物业管理(智能楼宇、资产管理)企业定向班、金融管理与实务、资产评估、会计与审计 | |
人文艺术学院 | 动漫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互动媒体、会展设计)、数字出版(广告设计) | |
纳米科技学院 | 嵌入式技术与应用、微电子技术、生物信息技术与应用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IT服务、云计算服务)、软件技术(Java Web开发.NET Web开发)、软件技术(嵌入式)、移动通信运营与服务 | |
商学院 | 商务日语(企业定向班)、采购供应管理(国际贸易与报关、配送与连锁经营)、商务管理(企业行政实务、电子商务运营)、物业管理(智能楼宇、资产管理)企业定向班、金融管理与实务、资产评估、会计与审计 | |
人文艺术学院 | 动漫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互动媒体、会展设计)、数字出版(广告设计) | |
纳米科技学院 | 嵌入式技术与应用、微电子技术、生物信息技术与应用 |
金融系成立于2010年8月,至2013年,已有金融管理与实物、会计与审计、资产评估三个专业,拥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4人,同时,系部各专业都建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长期从事经济。金融、投资工作的专家和业界成功人士担任指导委员,系部将仿真教学、实盘教学作为教学基本方法,已建成:创新金融实验室、信贷服务中心、服务外包银行、证券分析中心、财务外包办公室等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旨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
信息技术系根据信息技术外包(ITO)的市场需求,确立软件开发与信息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构架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法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具有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外语沟通能力的“三合一”复合型人才。信息技术系(ITO)于2008年3月成立,截至2013年,下设软件与测试教研室、嵌入式教研室、网络与通信教研室、信息管理教研室等5个专业教研室,拥有Oracle实训室、ARM平台开发实训室、Cisco路由交换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3G智能手机开发实训室、企业信息管理实训室、.NET微软平台开发实训室等,另有12间专用计算机房。
商务管理系于2008年成立,是依托园区产业转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从生产外包向服务外包的转型升级,系部的定位是培养苏州工业园区、苏州、乃至长三角洲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商务流程外包)服务外包人才及企事业单位商务管理人才,志在打造BPO和商务管理标杆人才培养,强化双语教学,能胜任中外企事业单位的对应岗位的人才需求。
数字媒体系成立于2008年,至2013年,已设立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与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其系训是深宏致美、尚艺崇德。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综合人才,2011年该系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纳米技术系成立于2012年8月,下设微电子、生物信息、嵌入式三个专业教研室。系部秉承学院“为产业办教育”的办学宗旨,适应苏州地区经济发展及转型升级的需要,通过前沿学科交叉,把纳米科技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实现微电子技术到纳米电子技术的无缝过渡,培养能够适应智能型微观技术的设备检测与应用高技能服务外包人才。至2013年,纳米技术系开设了微电子技术、生物信息技术与应用、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三个专业,其中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
公共学科部主要负责全院各个院系专科生的公共学科教学工作。
学院建设被列入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软件借鉴合作项目”,在两国政府的共同助推和开放办学思想的引领下,学院先后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美国奥龙尼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日本京都信息大学院大学等海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在师资培训、学生海外实习和留学深造等方面展开交流合作。同时,学院与华道数据、IBM、方正软件、微创软件、鸿鹰动画、万宽数码、建设银行、简柏特、新电信息等20余家知名企业保持紧密合作,通过“订单式”培养、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等多种模式,实现学院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同步发展。
职位 |
姓名 |
党委书记、校长 | 严世清 |
常务副院长 | 王颖 |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 丁志卫、章亦华 |
副校长 | 冯瑞 |
资料来源:2021年7月学校官网。[2]
职位 |
姓名 |
党委书记、校长 | 严世清 |
常务副院长 | 王颖 |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 丁志卫、章亦华 |
副校长 | 冯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