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鸢乌贼
拉丁名称 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
中文门名 软体动物门
拉丁门名 Mollusca
中文纲名 鞘亚纲
拉丁纲名 Coleoidea
中文目名 枪形目
拉丁目名 Teuthoidea
中文科名 柔鱼科
拉丁科名 Ommastrephidae
中文属名 莺乌贼属
拉丁属名 Symtectoteuthis
分布类型 海水 [1]
胴部圆锥形,后部较瘦凹,胴长约为胴宽的4倍,体表具大小相间的近圆形色素斑,均属小型;胴背中央的紫褐色宽带延伸到肉鳍后端,头部左右两侧和无柄腕中央的色泽也近于紫褐。胴背前方皮下具卵圆形发光组织。漏斗陷前部浅穴两侧各具3、4个小囊。鳍长约为胴长的三分之一,两鳍相接略呈横菱形。无柄腕长度相近,吸盘2行,角质环具尖齿,其中一个较大,雄性左侧第4腕茎化,侧膜较狭,顶部不具吸盘;触腕穗吸盘4行,中间2行大,边缘、顶部和基部者小,大吸盘角质环具尖齿,其中4个特大,位置互成直角,触腕柄顶部具2行稀疏的吸盘,交错排列。内壳角质,狭条形,中轴细,边肋粗,后端具一个中空的狭纵菱形"尾椎"。已知成体的最大胴长为320毫米。 [1]
南海,日本群岛南部,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夏威夷群岛,大堡礁,萨摩亚群岛,社会群岛,加里福尼亚,可可群岛,苏门答腊岛,安达曼海,马尔代夫群岛,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桑给巴尔岛,南非海域。 [1]
暖水性较强的大洋性种类。据童逸修等(1973),Okutani and Tung(1978)报告,台湾西南海域鸢乌贼的渔期为4一9月,旺期为5一8月,渔获表层水温超过26℃,而在28℃左右,集群最密,渔获最佳。冲绳岛海域的渔期为6-11月,渔场的表层水温为22-28℃,向海岸移动的27℃表层等温线,与渔场位置的变动密切相关。种内分夏生群、秋生群和冬生群,在我国台湾西南海域,有夏生群和秋生群的成熟、交配及产卵活动,以夏生群为主体;春季末,由1,000-2,000米深海区越冬场,向几十米浅海区进行生殖洄游;到了夏季,沿着从巴士海峡分出的黑潮支脉,经西南季风吹送,开始转游向东北,形成鸢乌贼的主要渔期。稚仔鸢乌贼多生活于表层至20米左右水层,在南海,夏季大量聚集;在琉球群岛的八重山群岛海域黑潮内侧大量聚集。成体鸢乌贼有明显的垂直活动,范围可从表层至千余米,夜间、黎明和黄昏,多在中上层活动,白天多栖居于中下层和深层。鸢乌贼的寿命约一年左右,但雌体的寿命略有延长。从我国台湾西南海域鸢乌贼胃含物的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在繁殖期中摄食很少,胃含物的平均重量一般为1-3克,空胃率很高。雌体有62%空胃,34%胃含物很少,4%饱食;雄体有67%空胃,30%胃含物很少,3%饱食,各年测定情况近似。据Wormuth(1976)报告,鸢乌贼多捕食小型的中上层鱼类,如小公鱼(Stolephorus)、飞鱼(Exocoetus)和灯笼鱼(Myctophids)等,同时也较多地捕食爪乌贼及其同种个体。猎食鸢乌贼的天敌,主要是海鸟,有铿鸟、热带鸟、海鸥和幺巩等,金枪鱼和鲯鳅也经常捕食鸢乌贼。[1]
鸢乌贼的卵子分批成熟,分批产出,成熟卵的卵径为0.788±0.03毫米,重58.4克的卵巢中怀卵约25万个。生长迅速,孵化后七个月,胴长即可达100毫米。雄体性成熟早于雌体,雌体大约在一年后产卵。 [1]
资料来源:国家 农业科学 数据中心渔业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