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创刊。
1994年,该刊被中国知网收录,并以双月刊稳定发行。[2]
2014年12月,《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开设有高端访谈、综述、机器人比赛、技术应用等栏目。[1]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主要报道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的相关理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进展情况。[1]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自动化、工程机械、数控机床、机械等行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以及院校师生和机器人爱好者。
据2019年《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第5期期刊内页显示,《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编辑委员会有编委151人,编辑部有编辑2人。
职务 | 名单 | ||||||||
---|---|---|---|---|---|---|---|---|---|
编委 | 马书根、马立新、王田苗、邓宗全、王金友、王杰高、王容川、王树国、王树新、王振华、王越超、王耀南、韦穗、卢桂章、丛明、田增民、石江涛、曲东升、曲道奎、朱加云、朱世强、朱华、刘成良、刘宏、刘青松、刘建平、刘景泰、孙立宁、李冬茹、李刚、李洪谊、李贻斌、李铁军、李培根、金亚萍、金自力、吴新宇、汪苏、何国田、何熊熊、张华、张炜、张钹、张奇志、沈惠平、陈立国、陈卫东、陈荣昌、宋爱国、杨华勇、尚红、杨杰、杨桂林、欧勇盛、周寿军、郑元芳、郑志强、郑南宁、宗光华、赵杰、赵永国、姚志良、赵言正、 原魁、唐平、高学山、康炳元、谈大龙、黄强、梅涛、曹利、龚振邦、谢广明、谢少荣、童上高、鲁守银、曾孔庚、韩建达、褚金奎、解仑、訾斌、蔡鹤皋、慕世友、谭民、谭建勋、裴雪丹、薛龙、戴先中、瞿卫新、程胜、樊瑜波、刘尔彬、汤承龙、黄攀峰、林巨广、曾钦达、秦慧斌、陈兵奎、冯常、王大宁、王家序、陈小平、王斌锐、高云峰、郭书祥、潘殿生、闵华松、熊蓉、 李兵、刘景亚、陈利忠、杨海滨、黄文有、孙涛、石金博、刘维平、吴军、戴宗妙、宋遒志、盛鑫军、李剑、庞建新、刘达、王蓬勃、陈晓明、肖新华、边桂彬、何卫东、宋全军、刘连庆、迟永琳、刘正勇、郭士杰、许立忠、杨军、陈根良、张卫平、谢福贵、周鑫华、郑洪波、常峰、周波、黄博、廖良闯、陈友东、赵相宾、郭锐、胡尕磊、朱利民、梁培栋、郝兵 | ||||||||
编辑 | 梁文莉、陈香香 |
职务 | 名单 | ||||||||
---|---|---|---|---|---|---|---|---|---|
编委 | 马书根、马立新、王田苗、邓宗全、王金友、王杰高、王容川、王树国、王树新、王振华、王越超、王耀南、韦穗、卢桂章、丛明、田增民、石江涛、曲东升、曲道奎、朱加云、朱世强、朱华、刘成良、刘宏、刘青松、刘建平、刘景泰、孙立宁、李冬茹、李刚、李洪谊、李贻斌、李铁军、李培根、金亚萍、金自力、吴新宇、汪苏、何国田、何熊熊、张华、张炜、张钹、张奇志、沈惠平、陈立国、陈卫东、陈荣昌、宋爱国、杨华勇、尚红、杨杰、杨桂林、欧勇盛、周寿军、郑元芳、郑志强、郑南宁、宗光华、赵杰、赵永国、姚志良、赵言正、 原魁、唐平、高学山、康炳元、谈大龙、黄强、梅涛、曹利、龚振邦、谢广明、谢少荣、童上高、鲁守银、曾孔庚、韩建达、褚金奎、解仑、訾斌、蔡鹤皋、慕世友、谭民、谭建勋、裴雪丹、薛龙、戴先中、瞿卫新、程胜、樊瑜波、刘尔彬、汤承龙、黄攀峰、林巨广、曾钦达、秦慧斌、陈兵奎、冯常、王大宁、王家序、陈小平、王斌锐、高云峰、郭书祥、潘殿生、闵华松、熊蓉、 李兵、刘景亚、陈利忠、杨海滨、黄文有、孙涛、石金博、刘维平、吴军、戴宗妙、宋遒志、盛鑫军、李剑、庞建新、刘达、王蓬勃、陈晓明、肖新华、边桂彬、何卫东、宋全军、刘连庆、迟永琳、刘正勇、郭士杰、许立忠、杨军、陈根良、张卫平、谢福贵、周鑫华、郑洪波、常峰、周波、黄博、廖良闯、陈友东、赵相宾、郭锐、胡尕磊、朱利民、梁培栋、郝兵 | ||||||||
编辑 | 梁文莉、陈香香 |
2006年,《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和汉诺威展览公司共同举办了 “中国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论坛”,《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副社长在论坛上讲话。
据2020年3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共出版文献量2797篇。[2]
据2020年3月28日万方数据显示,《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共出版文献量1801篇、基金论文量161篇。[1]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已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收录。
据2020年3月28日中国知网显示,《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总下载次数568439次、总被引次数17261次,(2019)复合影响因子0.960、(2019)综合影响因子0.440。[2]
据2020年3月28日万方数据显示,《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被引量13488次、下载量115530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75,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2226名。[1]
1.征文范围:机器人智能感知技术、多传感器集成与融合机器视觉、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移动机器人及自主导航技术、SLAM技术、仿生机器人技术、人机共融技术、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多智能体系统理论与应用、人工智能与云机器人技术、医疗机器人技术、特种机器人技术、服务机器人技术、其他机器人相关技术。
2.内容要求:论文须为原创且未在中国国内外任何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综述文章、技术方法和应用性论文均可。字数不限。
3.论文评审:所有文稿均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索系统检索,合格后送同行专家评审,录用后发录用通知。
期刊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