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院徽及寓意创建于1902年,至今已有110年的历史。20世纪40年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陆懋德、杨向奎、徐炳昶、丁易、何乐夫、张舜徽、王树民等先生曾先后在本系任教或讲学。50年代以来,金宝祥、金少英、许重远、萨师炯等专家学者先后在本系任教。 学院内设2系、3所、7中心,即历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简牍学研究所、西北民族与宗教研究所、甘肃省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陇商研究中心、西北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文物与博物馆硕士(M.C.H.M)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美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资料中心。
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42人,其中博导5人,教授14人,副教授22人,45岁以下教师全部为博士或在读博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1人。
学院现有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史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民族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历史学为国家特色专业,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为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丝绸之路与西北史地研究基地为省部共建创新基地和平台。
在精品课建设中,学院成绩突出,“敦煌学”为国家级精品课,“敦煌学”、“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化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为甘肃省精品课。2011年,“中国通史与西北史相结合,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获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敦煌学本科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获甘肃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田澍教授先后获宝钢优秀教师奖、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奖与甘肃省教学名师、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称号;李并成研究员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甘肃省教学名师称号。
在团学工作方面,学院团委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将教育管理内容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呈届次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大学生读书节”和“艺术节”等活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重要载体,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先后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和“甘肃省优秀学生分会”等称号。
党委书记 李迎新
院 长 何玉红
副院长 李迎春
副院长 张继刚
副书记 柴 蓉
历史学专业(历史学方向)
历史学是西北师范大学传统优势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承担中学历史教学和研究的教师、研究人员,并能从事其它相关工作的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历史研究的基本训练,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历史课程教学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应对相关的其它人文、自然科学有一定了解;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具有初步的专业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运用心理学、教育学与历史教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历史教学、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了解国内外史学研究及历史教学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等技能,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本专业学制与学分要求:标准学制为四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学分要求为学生至少应修满183学分方可毕业,其中课堂教学155学分,实践教学28学分。
历史学专业(历史与社会方向)
历史学专业2004年批准设置历史与社会方向,该方向培养具有历史和社会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承担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并能从事其它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社会、人文地理及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历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训练,以及教育理论和实际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历史学、社会学及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应对相关的其它人文、自然科学有一定了解;掌握历史学、社会学的基本调查与研究方法;具有初步的专业研究能力和良好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用心理学、教育学与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历史与社会教学、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了解国内外历史与社会该课程的研究和发展态势;掌握资料查询、社会调查、文献检索等技能,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学制与学分要求:标准学制为四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学生至少应修满183学分方可毕业,其中课堂教学155学分,实践教学28学分。
主要课程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文化史、考古学、论文写作等。毕业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历史学专业(文化遗产方向)
历史学专业2006年批准设置文化遗产学专业方向,该方向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熟练掌握文博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能够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博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各级、各类专业干部;为我国的文化遗产事业发展输送经过系统培养的中、高级专业人才,特别是为有关西北地区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提供人才保障。
学制与学分要求:标准学制为四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学生至少应修满163学分方可毕业,其中课堂教学137学分,实践教学26学分。
主要课程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中国文化史、考古学、文物保护法规、博物馆学概论、文化遗产概论、论文写作等。毕业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行政管理 | |||||
姓名 | 职务/职称 | 姓名 | 职务/职称 | ||
李迎新 | 党委书记 | 杨鹏飞 | 院长、教授 | ||
刘再聪 | 副院长(研究生、科研)、教授 | 何玉红 | 副院长(本科教学)、教授 | ||
柴 蓉 | 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 | 秦立宪 | 副院长(行政)兼院办主任、工程师 | ||
张国源 | 团委书记 | 王新春 | 辅导员、讲师 | ||
汪中砥 | 辅导员、讲师 | 格日草 | 副研究馆员兼本科教务秘书 | ||
陈秀实 | 副研究馆员 | 任立婷 | 院办干事 | ||
教师队伍 | |||||
姓名 | 职务/职称 | 研究方向 | 姓名 | 职务/职称 | 研究方向 |
田 澍 | 教 授 | 中国古代史 | 李并成 | 敦煌所所长、研究员 | 敦煌学 历史地理 |
杨鹏飞 | 院长、教授 | 世界史 | 刘再聪 | 副院长、教授 | 敦煌学 |
何玉红 | 副院长、教授 | 中国古代史 | 李怀顺 | 博物馆副馆长、教授 | 世界史 考古学 |
李宝通 | 教 授 | 中国古代史 | 李建国 | 教 授 | 中国近现代史 |
李积顺 | 教 授 | 世界史 | 党庆兰 | 教 授 | 中国近现代史 |
张玉霞 | 副教授 | 世界史 | 李晓英 | 教 授 | 中国近代史 |
连菊霞 | 副教授 | 西北民族史 | 田 河 | 副教授 | 考古学 简牍学 |
黄兆宏 | 副教授 | 中国古代史 | 张连银 | 副教授 | 中国古代史 |
张 荣 | 副教授 | 中国少数民族史 | 秦丙坤 | 副教授 | 敦煌学 |
尚季芳 | 教 授 | 中国近现代史 | 郑 峰 | 副教授 | 中国近代史 |
李家莉 | 副教授 | 世界史 | 潘春辉 | 教 授 | 历史文献 历史地理 |
李迎春 | 副教授 | 中国古代史 | 张 嵘 | 副教授 | 中国近代史 |
马军霞 | 讲 师 | 考古学 | 高祥峪 | 副教授 | 世界史 |
陶兴华 | 讲 师 | 中国古代史 | 李顺庆 | 讲 师 | 敦煌学 |
田汝英 | 副教授 | 世界史 | 韩建伟 | 副教授 | 世界史 |
僧海霞 | 副教授 | 历史地理学 | 杨 芳 | 副教授 | 中国古代史 |
王新春 | 辅导员、讲师 | 历史文献 | 汪中砥 | 辅导员、讲师 | 世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