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根号航空母舰

里根号航空母舰

目录导航

航母简介

里根号航空母舰里根号航空母舰“罗纳德·里根”号航空母舰简称“里根”号航空母舰,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九号舰,也是美国在进入21世纪以后第一艘成军的航空母舰。2001年时完工下水的里根号是以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为名,里根总统是第一位本人还在世时就被拿来替军舰命名的前美国总统[1]

与已经服役的前面八艘同级舰相比,“里根”号跟10号舰“布什”号有多项改良,其外观最明显的就是全新设计的舰岛,舰岛结构和桅杆布置都较为紧凑。先前服役的同级船舰回厂大修后,主桅也都陆续更换为与里根号相同的型式,不过其桅杆上配置的雷达和传感系统,则与前几艘同级舰相同。

航空母舰罗纳德·里根号是美国第九艘建造完成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能排出1.94亿磅的水,大约能填满28.7个标准的奥运会游泳池。油槽可装下300万加仑的燃料,这些燃料主要提供给舰载飞机。靠这些燃油,一辆经济型轿车可以绕地球行驶4200圈。

尼米兹级是当今世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其中又以里根号最为出类拔萃。这艘航母全舰长332.85米,飞行甲板宽78.34米,整个甲板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排水量为9.7万吨,水线以上有20层楼高,整船竖起来高度相当于纽约帝国大厦。全舰载各型战机85架,可容纳乘员6000人。装备的两座核反应堆发动机,可以让“里根”号连续运行20年无需添加燃料。舰上储备的食物则可以让6000人吃3个月。服役期50年。航母上面装备了所有的最新科技成果,可停放85架战斗机,造价高达45亿美元[2]

发展沿革

里根总统在里根号航空母舰模型前里根总统在里根号航空母舰模型前

1994年12月8日,美国海军正式签约建造CVN-76航空母舰。

1998年2月12日,CVN-76航空母舰开始在纽波特纽斯船厂敷设龙骨、开工建造。[3]

2001年3月4日,美国海军举行新舰命名仪式,以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命名CVN-76航空母舰。[4]

2001年3月10日,里根号航空母舰正式下水、开始舾装。

2003年7月12日,美国海军举行入役仪式,里根号航空母舰正式入列、隶属于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母港为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哥港。[5]里根号航空母舰在海外部署时的母港为日本横须贺港。

2004年5月27日,里根号航空母舰从诺福克启航,通过南美洲麦哲伦海峡前往母港圣迭哥。同年6月5日到8月,美国海军7个航母战斗群同时在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和儿内亚湾等5个战区与23个盟国海军举行了代号为“夏季脉动04”的海上演习。该次演习中不仅仅局限于海上作战演练,同时实施了多项水面、空中、水下以及登陆演练,还包括计划部署、集体行动、联合多国行动、高级训练和港口访问等科目。里根号航空母舰作为美军主力参加了演习。

2005年1月4日,里根号航空母舰打击群离开圣迭哥首次作战部署,前往西太平洋和海湾水域进行为期6个月的部署行动,为美国的全球反恐战争提供海上作战支援,并承担西太平洋地区的美国国家和战区合作安全任务。

2006年初,里根号航空母舰再次离开圣迭戈,前往西太平洋执行部署任务,在夏威夷附近水域举行了猎杀潜艇演习。同年2月初,为给美国总统布什访问印度造势,里根号航空母舰从新加坡基地出发,2月14日到达斯里兰卡执行支援驻伊拉克以及阿富汗美军部队的任务及海上安全行动。2月28日,从里根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两架F/A-18战斗攻击机E型飞向伊拉克并且攻击了敌方目标,标志着里根号航母首次参加实战。同年6月19日至23日,里根号航空母舰与另两艘航母“林肯”号和“小鹰”号一起参加了美国在关岛举行的、代号为“勇敢之后”的军事演习,以展示美军多兵种联合指挥和作战的能力。该次是自1990年起的10多年中美国在太平洋地区调集航母最多的一次军事演习,包括3艘航母在内,演习总共调动了30艘舰艇、280架战机和2.2万名军人参加。

2007年上半年,纽波特纽斯船厂获得价值1530万美元的合同,为里根号航空母舰进行2007财年的“计划内提高可用性”维修。

2011年,参加了东日本大地震时名为“朋友”的作战计划,在东北及关东海域开展救灾活动。[6]

2014年5月13日,“罗纳德·里根”号接替2014年5月离开日本的另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部署“里根”号意味着美军在东亚地区战力升级。

里根号航母里根号航母

2015年2月15日,美士兵参与福岛救灾后患怪病 ,7千人起诉日本东电公司。

2015年10月1日,里根号航空母舰抵达位于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的美军横须贺基地,以此为新的母港,部署在日本。接替2014年5月离开日本的另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7]

2015年10月18日,部署于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港的“罗纳德·里根”号核动力航母发生火灾。火灾发生于18日下午1时27分,由航母机库内的一架预警机漏电所致。

2016年7月5日,在菲律宾状告中国的南海仲裁案结果出炉前,包括美国里根号航母在内的7艘舰船集结南海,其中3艘驱逐舰更是多次接近中国岛礁,向中国展示所谓的“决心” 。[8]

2020年3月28日,美国官员表示,里根号航空母舰上有两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里根号常驻的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将被封锁。[9]

技术特点

总体设计

里根号航母里根号航母

里根号航空母舰全舰长332.85米,飞行甲板宽78.34米,整个甲板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排水量为9.7万吨,水线以上有20层楼高。航母上面装备了当时所有的新科技成果,可停放85架战斗机,造价达45亿美元。[2]

里根号航空母舰与已经服役的前面八艘同级舰相比,设计上有1300多项重大变化。该舰舰首水下部分采用了球鼻艏,可以提高航速并增加军舰的稳定性和浮力,舰艏在上下颠簸的情况下上扬的时间更长些,有利于飞机的起飞;里根号航空母舰的舰岛设计大幅变更,设计工作首次应用3D数字模型技术,舰桥右侧向舷外大幅伸展,使右舷的警戒能力增加,CVN-77与之后的CVN-21航母也沿用此项设计;此外,原本位于舰岛后方的独立桅杆取消,改成一座与舰岛整合的塔状桅杆。由于舰岛平面容积增加,里根号航空母舰的舰桥也比先前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少了一层 。

防护系统

里根号航空母舰的两舷从舰底到机库甲板采用双层船体结构,双层船底之间采用X形构件连接,有里根号航空母舰舰徽里根号航空母舰舰徽效地解决了自身防护问题;进一步改进了装甲防护和多层隔舱防护,舰甲板和舰体全部用优质高强度合金钢制成,舷侧某些部位的钢板厚达63.5毫米,能有效地防御半穿甲弹的冲击;全舰纵横交错的钢制骨架和钢板焊接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密闭的舰体,有效地提高了生存能力。

武器系统

舰载飞机

里根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的角度有所调整,使更多舰载飞机可以同时起降;飞行甲板加强了拦阻钢索强度,拦阻索的数量从4条减为3条,从而腾出了大量舰面空间,并节省了助降舰员的人力。

里根号航空母舰配属美国海军第11舰载机联队,包括36架F/A-18战斗攻击机A/C/E型、12架F/A-18战斗机F双座型、4架EA-6电子战飞机B型、4架E-2预警机C型、4架SH-60反潜直升机等,总计约85架 。

舰载导弹

里根号航空母舰装备多种防空导弹、近防系统和反潜鱼雷,包括2座Mk29防空导弹发射装置(8联装“海麻雀”);2座RIM-116防空导弹发射装置(21单元“拉姆”RAM),其配备的21枚“发射后不用管”导弹能摧毁高速接近目标;3座20毫米Mk15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2座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

动力系统

里根号航空母舰的动力装置为2座西屋公司A4W/A1G压水反应堆和4台蒸汽轮机,4座铜制螺旋桨推进器,最大输出功率达26万马力。最高航速30节(56千米/小时),续航力可达80~100万海里,自持力为90天。该航母所在核燃料可供其连续航行20年才需要更换一次燃料;舰上还装有4组8000千瓦发电机,4组可提供应急动力的2000千瓦发电机。

舰载电子

里根号航空母舰延续了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舰载电子系统,装备有独立搜索雷达的近程防空武器控制系统。此外还采用了更先进的全光纤数字化通信系统,建立了局域网络以改进通讯和设备监测,同时改进了全舰的空调系统和照明布置。

性能数据

里根号航空母舰参考数据

基本参数

总长

332.85米(垂线间长:317米)

舰宽

甲板76.8米,水线40.8米(飞行甲板宽:78.34米,飞行甲板面积:18211平方米)

吃水

11.9米

舰员

3200人(其中军官180人);航空人员:2480人(其中军官320人 [15] 

性能参数

排水量

标准97000吨;满载10400吨

最大航速

30节

续航力

无限航区;持续航行20~25年 

动力装置

推进动力

2座西屋A4W/A1G压水堆,4台蒸汽轮机;4台应急柴油发电机,8000千瓦

推进装置

4轴5浆

推进功率

28万马力

舰载航油

9000吨(航空汽油)

武器装备

舰载飞机

36架F/A-18战斗攻击机A/C/E型、12架F/A-18战斗机F双座型、

4架EA-6电子战飞机B型、4架E-2预警机C型、

4架SH-60反潜直升机等,总计约85架

舰载武器

2座Mk29防空导弹发射装置(8联装“海麻雀”)

2座RIM-116防空导弹发射装置(21单元“拉姆”RAM)

3座20毫米Mk15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2座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

电子设备

作战数据系统

ACDS Block 1海军型战术先进战斗指挥系统

搜索探测

AN/SPS-48E型3坐标空中搜索雷达

AN/SPS-49(V)1型2坐标空中搜索雷达

AN/SPQ-9B型目标截获雷达

航空管制

AN/SPN-46型空中交通管制雷达

AN/SPN-43C型空中交通管制雷达

AN/SPN-41型着陆辅助雷达

火控制导

3部MK95型导弹发射控制系统

URN-25型空中战术导航雷达(塔康)

SPS-67V-1型对海搜索雷达

电子干扰

MK-36型干扰箔条发射器

SLQ-36型拖曳式鱼雷诱饵

研发改进

里根号航空母舰参考数据

基本参数

总长

332.85米(垂线间长:317米)

舰宽

甲板76.8米,水线40.8米(飞行甲板宽:78.34米,飞行甲板面积:18211平方米)

吃水

11.9米

舰员

3200人(其中军官180人);航空人员:2480人(其中军官320人 [15] 

性能参数

排水量

标准97000吨;满载10400吨

最大航速

30节

续航力

无限航区;持续航行20~25年 

动力装置

推进动力

2座西屋A4W/A1G压水堆,4台蒸汽轮机;4台应急柴油发电机,8000千瓦

推进装置

4轴5浆

推进功率

28万马力

舰载航油

9000吨(航空汽油)

武器装备

舰载飞机

36架F/A-18战斗攻击机A/C/E型、12架F/A-18战斗机F双座型、

4架EA-6电子战飞机B型、4架E-2预警机C型、

4架SH-60反潜直升机等,总计约85架

舰载武器

2座Mk29防空导弹发射装置(8联装“海麻雀”)

2座RIM-116防空导弹发射装置(21单元“拉姆”RAM)

3座20毫米Mk15密集阵近程防御武器系统

2座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

电子设备

作战数据系统

ACDS Block 1海军型战术先进战斗指挥系统

搜索探测

AN/SPS-48E型3坐标空中搜索雷达

AN/SPS-49(V)1型2坐标空中搜索雷达

AN/SPQ-9B型目标截获雷达

航空管制

AN/SPN-46型空中交通管制雷达

AN/SPN-43C型空中交通管制雷达

AN/SPN-41型着陆辅助雷达

火控制导

3部MK95型导弹发射控制系统

URN-25型空中战术导航雷达(塔康)

SPS-67V-1型对海搜索雷达

电子干扰

MK-36型干扰箔条发射器

SLQ-36型拖曳式鱼雷诱饵

词条图册

里根号是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基本设计与1975年建造的第一艘尼米兹级航母相差无几。尽管从表面看不出太大区别,但仍有一些独特的改进,据美国海军媒体报道,“里根”号在设计上有1300多项重大变化,使里根号成为了最精良的武器。

里根号的上层建筑是美国海军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做出的首次大幅变动。岛型建筑经全新设计,其上层甲板上的舰员可以有更宽阔的飞行甲板视野;拦阻索从4条减为3条,从而腾出了大量空间。以便将来安装无法预知的设备。

里根号最重要的一项改进就是该舰舰首水下部分采用了球鼻艏,采用这种设计为的以提高航速、增加稳定性增加浮力。对于飞机的起飞和返航,尤其是起飞而言,这种设计可以使舰首在上下颠簸的情况下,上扬的时间可以更长一些。舰首比以前长了一点,提高了舰的调节速度。飞行甲板的角度有所调整,使更多舰载飞机可以同时起降,

另外,尼米兹级航母均装备有独立搜索雷达的近程防空武器系统。在此基础上,“里根”号上增加了新型的“滚动机架导弹”系统,其配备的21枚“发射后不用管”导弹能摧毁高速接近目标。还有改进空调系统和照明布置,建立光纤网络以改进通讯和设备监测,等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