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拉骑士浮雕

马达拉骑士浮雕

目录导航

基本资料

马达拉骑士浮雕马达拉骑士浮雕  马达拉骑士浮雕远景中文名称:马达拉骑士浮雕

  英文名称:MadaraRider

  国家:保加利亚

  所属洲:欧洲

  批准时间:1982年

  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届会议报告。

浮雕概述

马达拉骑士浮雕马达拉骑士浮雕  马达拉骑士浮雕马达拉骑士浮雕是保加利亚著名古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首批公布5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项目之一。位于东北部马达拉高原上距科拉罗夫格勒不远的马达拉村,为8世纪所刻。浮雕在村附近离地面23米高的悬崖上,刻的是一位几乎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骑士,马蹄踩在一只身上戳着长矛的雄狮身上,骑士身后随有一条猎犬。这座浮雕表述了勇士胜利的情景。浮雕上面有铭刻于不同时期的三段希腊文碑文,分别记叙了当时保加利亚和拜占庭关系的大事,但碑文已严重侵蚀,难以全部辨认。这类浮雕为欧洲所罕见。浮雕还完好,但也受到侵蚀。

  马达拉骑士浮雕马达拉骑士浮雕是保加利亚著名的古代浮雕。位于保加利亚东北部马达拉高原上的马达拉村,距科拉罗夫格勒不远,为8世纪时的原始保加利亚部落所刻,但作者不详。1979年,这座浮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首批公布为5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项目之一。并于1982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Ⅲ)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浮雕是刻在村附近离地面23米高的岩壁上,岩壁的平均高度约为100米。浮雕刻的是一位几乎与真人同样大小的骑士,身穿一件长过膝盖的制服、系着腰带。左手执缰绳(一说为象征王权的节杖),右手刚投掷出一杆长矛,一只被长矛刺穿的狮子倒卧在他的脚下。骑士身后有一只奔跑着的猎犬。浮雕的上面,还刻有一些希腊文和保加利亚原始文字的碑文,但已严重剥蚀。

历史简介

历史文化

马达拉骑士浮雕马达拉骑士浮雕  碑文记述了保加利亚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些重大事件。第一段刻于保加利亚可汗帖尔维尔统治时期(公元701~718年),第二段刻于其继承者科尔米西厄斯统治时期(公元739~756年),第三段刻于奥穆尔塔格可汗统治时期(公元814~831年)。这几个可汗为保加利亚的巩固与扩张曾做出过巨大的努力,并在古都普利斯卡留下了不少宏伟的古建筑,从这些古建筑中可以看出他们伟大的想象力。但由于马达腊骑士浮雕上面的文字遭到严重侵蚀,难以全部辨认,因此无法了解当时所记载的全部内容。

  人们猜想马达拉骑士浮雕所表述的是一个胜利的场景,象征着可汗打败了他的敌人。骑士高傲的面部表情,他的衣着打扮以及他手持的典型的保加利亚武器,都足以证明以上的观点。这类浮雕在波斯帝国的许多地方都可见到,而在欧洲却属罕见,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不仅由于马达拉骑士浮雕带有现实主义的特征而成为保加利亚浮雕艺术的杰作,而且事实上也是人们了解历史的生动教材。

  为了保护骑士浮雕和碑文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有关方面已安装了一个可移动的保护装置。此外,在马达拉村还发现有14世纪在岩石里凿成的隐士石窟。

历史评价

  公元8世纪开凿在峭壁的一边,浮雕为骑士打败狮子,以纪念保加利亚可汗在一个时代的胜利,当时他们的势力对拜占庭构成严重的威胁,浮雕的边上刻有铭文,叙述了公元705年到831年间发生的事件。

地理位置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面积111001.9平方公里(包括河界水域)。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北与罗马尼亚隔多瑙河相望,西与塞尔维亚、马其顿相邻,南与希腊、土耳其接壤,东临黑海。海岸线长378公里。全境70%为山地和丘陵。巴尔干山脉横贯中部,以北为广阔的多瑙河平原,以南为罗多彼山地和马里查河谷低地。主要山脉还有里拉山脉(主峰穆萨拉峰海拔2925米,为巴尔干半岛最高峰)。多瑙河和马里查河为主要河流。北部属大陆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式气候。平均气温1月-2~2℃,7月23~25℃。年平均降水量平原450毫米,山区1300毫米。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湖泊、河流纵横,森林覆盖率约30%。

当地文化

马达拉骑士浮雕保加利亚霍洛舞马达拉骑士浮雕保加利亚霍洛舞  保加利亚保加利亚有悠久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建筑、戏剧传统。全国各地有风格各异的民间服饰和音乐舞蹈(霍洛舞)。20世纪30年代后,声乐和交响乐发展较快。著名作曲家和歌唱家有:皮普科夫、库特夫、加乌罗夫、乌祖诺夫等。保加利亚重视继承和发展民间歌舞,“库特夫”和“彼林”民间歌舞团享誉国内外。保加利亚定期举办国际青年歌剧歌手比赛、“瓦尔纳之夏”音乐节、国际芭蕾舞比赛、布尔加斯民间艺术节、索非亚艺术沙龙等活动,这些活动都从不同程度上传播了保加利亚民族民间文化并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

  戏剧发源于19世纪民族解放运动中,1883年在保第二大城市普罗夫迪夫成立了第一个专业剧团。1904年索非亚建立了第一座剧院(瓦佐夫剧院)。20世纪初的著名作家瓦佐夫、雅沃罗夫等都写过出色的剧本,如《流亡者》、《升官图》、《在维多沙山脚下》等。1948年建立高等戏剧学院。

电影业始创于19世纪,当时主要拍摄记录片。1944年后,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斗争题材的故事片以及根据保加利亚优秀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迅速发展,《警钟》、《山羊角》、《太阳与影子》等数十部影片曾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美术的起源同东正教的传播紧密相联。18世纪民族复兴之前的美术珍品大多同宗教壁画和雕塑有关。1896年成立国立美术学校。著名美术家有:迪米特罗夫大师、佩特罗夫、任多夫,漫画家贝什科夫,鲁塞夫、德波娃的版画和油画都具有鲜明的特色。18、19世纪兴起的民族建筑和木雕、装饰艺术是保加利亚建筑艺术的瑰宝,这些传统在城市建设和住宅建筑中得到了发扬。一些文化宫、纪念馆、剧院及旅游区建筑特色展现了保建筑艺术的民族风格和现代化水平。

周边旅游

马达拉骑士浮雕保加利亚修道院马达拉骑士浮雕保加利亚修道院  保加利亚修道院维托沙山:位于索非亚以南8—12公里处,史料记载,它最早称“斯科帕尔”,意为“峭山”。保加利亚独立后,改名为“维托沙”,总面积278平方公里。“黑峰”为最高峰,2285米,因终年搏击天际乌云而得名。古代这里为橡树茂密、人迹罕见的山区,十七世纪开始开发,1934年,被辟为公园。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巴尔干半岛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位于索非亚市中心同名广场上。它是为1877年-1878年俄土战争俄军“解放”保加利亚而建。教堂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名。

  博雅纳教堂:保加利亚著名东正教教堂,座落在索非亚南郊维托沙山麓的博亚纳村,由三座教堂组成,建筑风格和建造时期各不相同,但组成一个和谐的建筑整体。平面成正十字,圆屋顶,外表装饰富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博亚纳教堂定为全世界首批5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项目之一。

  里拉修道院:保加利亚著名的古修道院,始建于十世纪中叶,几次被毁和重建。1961年被辟为国家博物馆。座落在里拉山的峡谷中,占地8800平方米。建筑格局严谨,很像中世纪的城堡。这里风景秀丽,是国家级旅游胜地之一。

  瓦尔纳天然石林风景区:位于黑海沿岸,瓦尔纳城西15公里处,面积约20平方公里。自远处望去,石柱区象一片被飓风吹折的林木,又如一座古城的遗迹。它是保加利亚的一自然奇景。

  巴奇科夫修道院:保加利亚古修道院,位于南部阿森诺夫格勒以南罗多彼山区的查亚河谷中。1083年由格鲁吉亚血统的拜占廷大臣巴库里安尼创建。它历经破坏,后又重建和扩大。最初的建筑已未能保存,现所遗留的中古时代的建筑物只有一座在修道院回廊外面的骨堂。修道院还收藏了壁饰、古代锦缎、银器、圣像和指环等珍贵的古代文物。修道院辟有博物馆和图书馆。

  巴尔干山:横贯保加利亚全境的大山脉,是阿尔卑斯·喀尔巴阡山的延伸,保语称为“老山”。它西起南斯拉夫边境奇莫克河,东至黑海之滨。把保分为南北两部分。巴尔干山连绵555公里,分西、东、中3段,中段最高,主峰波特夫峰,海拔2376米。风景秀丽的克里苏拉,依山傍水,林木葱茏,每年吸引着大批旅游者。

  希普卡隘口:位于巴尔干山中部,地处加布洛沃和卡赞勒克之间,陡峭巍峨,地势险要。这里立有34米高的石碑,上写着“这里是保加利亚自由的起点”,碑旁陈列着两尊当年用过的大炮。碑后侧300步处,山石陡峭,悬崖百丈,这就是著名的鹰窝山。

  玫瑰谷:保加利亚名胜,它包括相毗的卡赞勒克谷和卡尔洛沃谷两个山谷。是一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15公里的狭长地带。玫瑰为保加利亚的国花。

  鲍罗维茨(又称“松树林”):保旅游胜地,座落在里拉山北坡,四周为松柏密林。丛林中设许多供游客休养的小别墅。这里气候多变,夏日云雾缭绕,雨水丰沛;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是全国滑雪基地之一。

旅游提示

保加利亚

  时差:与欧洲西欧、中欧国家有一个小时时差(早一小时),夏季实现夏令时。

马达拉骑士浮雕博雅纳教堂马达拉骑士浮雕博雅纳教堂  礼貌语:“请”为molya,"谢谢”bluggodurryer,白天见面和分手打招呼为dobar,den。

  银行:营业时间为8:00—11:45,边境口岸和机场也有货币兑换处,应记住保管好兑换收据。

  小费:服务费已包含在饭店和餐馆的账单中,此外还需付10$Cts%$—15$Cts%$的小费。

  电压:220伏特,50赫兹。

  卫生间:女卫生间为Zhenny,男卫生间为Muzhay。

特色美食

  保加利亚盛产葡萄,酿造葡萄酒有悠的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这种手艺。虽然法律明文规定,葡萄酒的生产和批发、贸易均由国家专营。但种植葡萄的农户有权自己酿造,数量不限,只是每户超过150公斤,其超量部分就需要纳税。因而实际上葡萄酒的生产,在农间是不受限制的,保加利亚的葡萄酒分红、白两类,据说有100多个品种,外地人当然感到不好记,而当地人却对各种酒名,都能如数家珍,并且各有所好。根据午餐的规模,一边喝着葡萄酒,一边继续吃着其它的肉、菜,最后的一道,则多半是烤面包或者是一盘烧土豆。

  一般人还是较少或者很少去餐厅的。他们保持着“农民国家”的传统,下班后就回到自己家里,做饭烧菜。譬如白豆汤,夹着奶酪的千层饼等。此外,保加利亚人对本国生产的又大又甜的南瓜,怀着特殊的感情。他们沿袭着先人冬季贮藏南瓜的习惯,每到秋天,他们便把南瓜从市场上买回来的,或者自己收获后存放在外面的南瓜,堆进到贮藏室里,准备随时食用。最普通的吃法则是把南瓜削去外皮,切成一块一块,放进烤箱里烘烤;再撒上一些白糖和果仁,便成为供自己食用或是招待顾客的食品了。当然也有人不愿意自己动手贮藏,在街上也可以很方便地买到这种传统食品,在深秋和初冬的街头,总是有许多出售烤南瓜的小摊,还可以看到,有不少人穿着入时的服装,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捧着一大块带皮的烤南瓜边吃边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