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万年前,由许多环绕着郁郁葱葱亚热带森林的大型湖泊组成,这为一个多样性十分广泛的生物群落提供了生存条件。幸运的是,其他大多数这样的遗址都含有部分骨骼,但梅塞尔化石坑以保存完好的化石著称,其中有些物种甚至都保留着毛皮、羽毛和“皮肤遗痕”。虽然部分地区遭受周期性的毒气攻击,生物多样性依然令人吃惊。[1]
这里包括一万多种鱼类化石;数千种水生和陆生昆虫化石,其中有些昆虫的颜色保存完好,十分鲜艳;大量小型哺乳动物,例如侏儒马、大老鼠、犰狳和蝙蝠等。与此同时,这些科学家不仅发现大量以食肉物种为主的鸟类化石,还发现鳄鱼、青蛙、蝾螈和其他爬行动物或两栖动物。1995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梅塞尔化石坑为。[1]
据法新社、英国《每日邮报》、德国《焦点》杂志综合消息,日前美国纽约公开展出了一具4700万年前的类人猿骨骼化石。科学家考证后认为,这个物种是人类、猿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成功填补了人类进化历程中的“缺失环节”。[2]
这个物种被命名为“Darwiniusmasillae”,科学家给它起了个昵称“艾达”。虽然历经4700万年的沧桑巨变,但这具高约20厘米的骨骼化石依然保存完好,仅一条腿的一小部分和5%的的骨骼缺失。
研究人员发现,“艾达”当年曾因为骨骼受损无法攀缘,被迫改为陆地生活,居住在火山附近。后来沉尸入水中,历经4700万年后重见天日。
据悉,这具骨骼化石是1983年在德国的梅塞尔化石遗址被挖掘出土的,但当时收藏家却并未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只是将它当作一个保存完整的化石标本挂在家中。2006年,一位商人购买到这具骨骼化石,并引起了挪威奥斯陆大学国家历史博物馆教授乔恩·赫鲁姆(JornHurum)的关注。乔恩教授和他的国际研究小组经过两年的研究,发现这是一具4700万年前的灵长类动物的化石。他们的研究成果将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杂志上。[2]
考古学家透露,这个物种可能是生活在今天马达加斯加一带的一种类人猿的祖先。从这具化石中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直缺失的重要环节证据被发现,这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研究人类进化的轨迹。[2]
科学家有史以来首次发现正在交配的脊椎动物化石。他们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市附近梅塞尔化石坑意外发现了9对乌龟化石,其中既有雄乌龟,也有雌乌龟,雌乌龟的尾巴较短。
这些科学家认为,一个火山口底部的有毒气体熏死了这些正在交配的乌龟。德国图宾根大学的沃尔特-乔伊斯博士表示,这些乌龟属于一种灭绝的Allaeochelyscrassesculpta龟类。解剖证据显示,每对乌龟都包含雌雄各一只。它们上壳的长度近2英尺(约合0.6米),宽度超过1英尺(约合0.3米)。雄乌龟拥有从上壳边缘伸出的较长的尾巴,但雌乌龟尾巴较短,残留在里面。
乔伊斯表示:“我们首次展示了所有包含雌雄各一的乌龟伴侣化石,有些雄乌龟的尾巴甚至和正在交配的雌乌龟在一条直线上。”这些科学家认为,火山气体不时从湖中喷发出来,使许多生活在湖中和周边地区动物死亡,这是他们在沉积物中发现许多脊椎动物化石的原因。
英国皇家学会杂志《生物学快报》刊登了乔伊斯的发现。他说:“化石生物体的行为通常只能进行间接推测,但罕见的化石发现却能提供惊人线索。我们对外公布了许多对Allaeochelyscrassesculpta龟化石,它们首次代表了交配时死亡的脊椎动物伴侣化石。在我们看来,在梅塞尔化石坑发现的Allaeochelyscrassesculpta龟在有毒表层水中十分活跃,先是游泳,求爱,最后交配;或在交配时咽下了有毒的表层水。我们认为,这些乌龟在适于居住的表层水开始交配,拥在一起下沉到湖水更深处时死亡,这里充满着来自火山气体或有机质的有毒化学物质。它们沉到湖底时,完全或部分分开。”乔伊斯表示:“所以梅塞尔化石坑发现的这些正在交配的乌龟伴侣更适合于一个分层的火山口湖,这里拥有适于居住的表层水和致命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