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马永顺背井离乡“闯关东”,来到当时被称为“绿色监狱”的东北林区谋生[2]。
1948年东北解放后,马永顺来到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成为红旗下第一代林业工人[2]。
1937年进东北林区当伐木工人。
1959年9月,马永顺出席全国群英会,参加建国十周年国庆观礼。周恩来总理说,“你们林业工人要多造林,造好林,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这成了他为之奋斗的目标[3]。
1982年退休后到1999年底,坚持17年造林不止,植树5万多棵[4]。
1995年,马永顺在市政府和铁力林业局的支持下,在山上建立了固定的“马永顺林”育林基地[1]。
2000年2月10日,马永顺因心脏病突发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去世。
劳模马永顺马永顺是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上世纪50年代采伐作业,伐木工都是站着伐木头,造成树根过高。为了多出木材,他就先用手把树根周围的积雪扒开,一条腿跪在地上,把锯紧挨树根采伐,使伐根由过去的六七十公分高降到十公分以下。东北林区推广了他的降低伐根做法后,一年就为国家增加了1400多万元的财富。他以忘我的工作热情,每年一个人完成6个人的采伐量,创造了手工年伐木1200立方米的全国纪录。[5]
他创造的“流水作业法”、“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被写入全国手工伐木作业教科书,使劳动效率普遍提高35%至50%。[5]
1959年,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号召,他积极投身绿化事业,决心把自己伐的36000棵树补栽上。[5]
从1960年开始,每年春天造林季节,马永顺每天清晨上山,赶在正式上工前和下班后的时间植树造林。中午休息时,他也抓紧多栽几棵树。有一年,马永顺在鹿鸣林场造林,踩着一根倒木过一条小河时,脚下一滑掉进河里。他被水冲出10多米远才拼命游到对岸,手里拎着一条装满树苗的麻袋,却没撒手。
全家植树造林1991年,他已78岁高龄,还差近千棵树没栽,他就带领一家三代15口人,到荒山坡上营造义务林,当年栽树1200多棵,终于完成了夙愿。截止1999年,他带领全家共义务植树5万多棵。[5]
1998年6月,马永顺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全球环保500佳荣誉称号[3]。
1999年,马永顺获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在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他又获得“全国十大绿化标兵”称号[2][3]。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经中央批准,马永顺被评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同年,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时代领跑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
2019年9月,马永顺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6]。
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特邀委员[5]
马永顺工作照片马永顺说:“我已向大山许了愿,只要身子骨不散架,就要上山造林。”每年,他不仅亲自带领全家人上山造林,别的林场造林,只要他知道了也都赶去参加。这些年,仅他亲手在马永顺林场造的林子就有300多亩。在他的精神激励下,马永顺所在的林场已累计造林1000多亩。
1991年夏,大兴安岭林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马永顺感悟到,人类不能总是向自然索取,应该把向自然的索取还给自然,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自己的生存空间。他常说:“可不能吃祖宗的饭,造子孙的孽呀!” 马永顺望着一片伐光了的远山,感慨地说:“虽不能要伐木工负,可我总觉得我多伐木既是贡献,也是欠下了大山一笔‘账’呀。我以前采伐了36500多棵树,今后我要上山栽树,还上这笔账。”
“生命不息,造林不止”是马永顺晚年最大的愿望。自1982年退休后到1999年底,马永顺坚持17年造林不止,他和家人已义务植树5万多棵。面对这一成果,马永顺激动地道出自己的心声:“为祖国建设,我采伐了36500多棵树,如今我已栽上了50000多棵树,虽然育大于伐,但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就要继续上山栽树,为实现当年周总理的嘱托‘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而竭尽全力[2]。”
马永顺在看到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特别高兴。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决策英明,林业有救了,我只要生命不息,就造林不止,给后人多留下一片青山[7]。”
马永顺把周总理总理说的“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当作座右铭,决心在有生之年偿还对大自然的亏欠。有些同志不解地说:“你过去采伐树木是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因为采得多,才成为了劳动模范;现在你又植树造林,这是保护大山、保护生态环境,是你的新奉献,谈不上‘还账’。”马永顺固执地说:“不管怎么说,在我的思想中,我就是向大山还账,我要不把这些账还上,死不瞑目[8]。”
妻子:王继荣
大儿子:马春山
小儿子:马春生[9]
女儿:马春华
长孙:马立志
你这一辈子干了两件好事。当国家建设需要木材的时候,你是砍树劳模;当国家需要生态保护的时候,你是栽树英雄,我们都要向你学习[1]。(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 评)
马永顺精神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现在和未来,是不断发展的精神。其深刻意义就在于继承和弘扬马永顺精神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使马永顺精神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和活力,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积极投身林区绿色化转型发展中,让马永顺精神成为推动林区绿色化转型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1]。(中央人民政府 评)
马永顺很了不起[10],请代我向他问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原总书记江泽民 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原总书记江泽民对马永顺的评价
马永顺精神是林区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和传承马永顺精神是每一位林区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的历史时期,铁力林业局作为马永顺精神的发祥地,我们作为马永顺精神的传承人,更要接过马老手中的“接力棒”,做新时代的“马永顺”。(伊春市人民政府 评)
马永顺逝世后,朱镕基、李瑞环、尉建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表示了深切的哀悼。新华社、《人民日报》等50多家新闻媒体,对马永顺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做出《关于追授马永顺为“林业英雄”称号的决定》,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马永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做出了《关于开展向林业英雄马永顺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向马永顺同志学习的决定》。
2002年春,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马永顺事迹展馆破土动工,当年主体工程完成,2003年开始布展,2004年10月布展完成。
马永顺事迹展馆坐落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团结路松涛街铁力林业局松涛生态园区,占地2207平方米。马永顺事迹展馆设有2个展厅,“苦难岁月”、 “伐木模范”、 “育林英雄” 、“辉煌人生”、 “亲切关怀”、“精神永存”6个部分。马永顺事迹展馆,通过150多幅(件)图片、绘画、雕塑以及200多件实物,详实地展示了马永顺从“伐木模范”到“育林英雄”的光辉一生[11]。
马永顺事迹展馆
马永顺铸铜雕像2016年1月,马永顺铸铜雕像落成,位于铁力林业局马永顺纪念馆前。铸铜雕像长5.4米、宽4.2米、高7.5米,雕像整体设计肃穆庄重、恢弘大气[12]。
2013年,在马永顺林场建设的马永顺纪念馆新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作为铁力林区职工群众的精神家园,这座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66平方米,后被设立为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黑龙江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伊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后。
马永顺纪念馆
马永顺林场1998年的多流域特大洪水,让人们认识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也是在这一年,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实施,二股营林所正式更名为马永顺林场[13]。
2000年2月10日,马永顺因心脏病突发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去世,去世后被葬于马永顺林,一片大森林将墓地环抱,只有一条小路与公路相通。高大的墓碑不着一字,只有其下面一块黑色理石上写着“马永顺之墓”五个字并标明了生卒年月,马永顺墓道长87米,象征马永顺走过人生87个春秋;墓道宽1.83米,象征马永顺身高1.83米;墓道则由365块石板铺成,寓意为一个年数。[13]。
马永顺之墓
马永顺中学2000年,为纪念已故的林业老英雄马永顺,中学名称变更为铁力市马永顺中学校。
《马永顺传》2000年,为了弘扬劳模马永顺先进事迹,吴宝三和曹锋合著的《马永顺传》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供广大读者阅读学习时代的榜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