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931年,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1954年,特朗斯特罗姆出版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引起瑞典诗坛轰动。
1965年,他与夫人和孩子一起搬到斯德哥尔摩以西40千米处的小城韦斯特罗斯。
1980年,特兰斯特罗姆退休。
1985年,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和马悦然等人访问北京,这是北岛和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第一次见面。
1990年,患脑溢血使他的语言功能受到阻碍,但此后他又恢复过来了。
2002年,出席北大的《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全集》发布研讨会上。
2015年3月26日,因中风在医院去世,享年83岁。[3]
年份 | 作品 |
---|---|
1954年 | 《十七首诗》 |
1958年 | 《路上的秘密》 |
1962年 | 《完成一半的天堂》 |
1966年 | 《钟声与辙迹》 |
1970年 | 《在黑暗中观看》 |
1973年 | 《路径》 |
1978年 | 《真理障碍物》 |
1983年 | 《狂野的市场》 |
1989年 | 《给生者与死者》 |
1996年 | 《悲哀的威尼斯平底船》 |
1996年 | 《悲伤吊篮》 |
年份 | 作品 |
---|---|
1954年 | 《十七首诗》 |
1958年 | 《路上的秘密》 |
1962年 | 《完成一半的天堂》 |
1966年 | 《钟声与辙迹》 |
1970年 | 《在黑暗中观看》 |
1973年 | 《路径》 |
1978年 | 《真理障碍物》 |
1983年 | 《狂野的市场》 |
1989年 | 《给生者与死者》 |
1996年 | 《悲哀的威尼斯平底船》 |
1996年 | 《悲伤吊篮》 |
2011年10月6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7)托马斯·特兰斯特罗姆的诗非常紧密,他使用很少的字来表达非常强烈的感情。他使用许多联想的手段。由于他用词非常少,他在50年代就已经达到了日本俳句的要求。在这里词不是诗的组成部分,而是音节。
在结构上特兰斯特罗姆从一开始就使用大胆的比喻,自由的节奏和古诗的结构。他的用语比较温和,不强硬,他的风格简单,但节奏性非常强,通过令人意外的诗句和联想来吸引人。
在内容上特兰斯特罗姆很少描写自然景象或抽象的哲学思考,他一般描写对日常生活的反想。在这里他既不描写对媒介报道的世界大事,也不描写内心的冲突,他集中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瞬间。德国电台评论他的诗“充满了味道、颜色、振动和杂音”。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4)美国诗人罗伯特·布莱曾将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比喻为“有如一个火车站,千里迢迢,南来北往的火车都在同一建筑物里做短暂停留,也许有一列火车的底架上仍然沾有俄国的残雪,另一辆上地中海的鲜花正在车厢里怒放,还有一辆车的顶棚上布满了鲁尔的煤灰。
瑞典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他所写的是关于重大问题。他的作品探讨死亡,探讨历史、回忆还有自然。”
从文学史的观点上来看他与保尔·瓦莱里的“纯诗”相近。他有点“为艺术而艺术”的味道,但超出了纯粹的完美主义,而是“心理地、逻辑地自问”。他的诗无法归入一个流派。 托马斯·特兰斯特罗姆,这是个用心去体味生活,用心去创作的瑞典诗人,他一生只写了163首诗,但是每首诗都像北欧的天空那样纯净。他的内心如此宁静,但是又如敏锐的鹰隼,一语中的地挖掘出人生宇宙间的宁静与骚动,举重若轻,简洁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