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治前
双城区(2)自舜始,经夏、商,至周时,双城为肃慎故地。
两汉、三国、晋时,属扶余国。 南北朝,初为勿吉,末期,属勿吉伯咄部。
隋代,仍属伯咄靺鞨。
唐代,初属伯咄靺鞨。唐圣历元年,698年之后,为渤海国郑颉府属地。
辽代,初属东京遭滨江州之乌萨扎部。公元十世纪渤海国灭亡后,居其故地之女贞族兴起,分生、熟女真部。生女真居长白山至松花江流域,双城境为生女真完颜部地。
金代,属上京路会宁府肇州属境。
元代,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境。据《经世大典》、《析津志》载:元在东北所设之驿站,"第四铺站"。和"斡术火站",经考证即今双城市西南大半拉子古城和今拉林镇附近之双城子古城,前属双城。
明代,初属奴尔干都司所辖之纳邻河卫,即拉林河卫,后为女真四部之一的扈伦部属下的乌拉部故地。《明一统志》载·永乐四年,1406年置纳邻河卫,卫所在今五常市拉林附近,拉林原属双城。
清代,初属宁古塔昂邦章京。
康熙元年,1662年,昂邦章京升驻宁古塔将军,管辖今黑龙江省所属的广大地区,双城地区归其所属。
康熙十五年,1676年将军驻所迁吉林乌喇,今吉林市,宁古塔城置副都统镇守。双城地区属宁古塔副都统衙门所辖,统于宁古塔将军。
雍正三年,1725年设阿勒楚喀副都统,今阿城,双城境遂为其所辖,仍统于宁古塔将军衙门。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称吉林将军。双城境隶属吉林将军属下之阿勒楚喀副都统。
设治后
嘉庆十九年,1814年,设双城堡委协领衙门,为双城设治之始。
清嘉庆中叶,初设双城堡时,由拉林协领管辖闲荒内拨出南北70余里,东西130余里之地界,用于屯田。四围设立大封堆,以别拉林、双城堡两协领分管界址。在适中之地设协领治所,初称中屯,后更名为双城堡。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续开左、右二屯闲荒,编旗设佐、分置佐领治所,辅助协领管理旗务。中,左、右三屯相互交界处,各设小封堆,以别三屯佐领分管界址。按八旗制,三屯各设八旗,每旗立5屯,计120旗屯。每屯设十家长2人,屯达1人,五屯设总屯达1人,以资约束,有事禀官办理。此即双城堡屯田开始后之行政区划。
咸丰元年,1851年,裁协领,改设副都统衔总管,设总管署。
双城区(3)光绪八年,1882年,裁总管,复设协领。同年设双城厅,置理事抚民通判,兼辖拉林,旗、民分治。此时期,仍属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通判阮忠植创办警察,初以城内为第一警察区,翌年12月,将全县乡村划为9个警察区,共10区。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吉林行省由巡抚衙门直辖。翌年增设滨江道,属滨江道。
宣统元年,1909年,升厅为府,翌年滨江道改西北路道,双城属西北路道。
宣统三年(1911年),第三区划归滨江,尚余9区。此时警察区与行政区合一。
民国2年,1918年,改为市。翌年6月,西北路道改为滨江道,辖市仍旧。
民国17年,1923年废道,由省直辖,为一等市。
民国21年,1932年1月31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双城市,成立了伪双城市公署。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10月,划归伪滨江省管辖。
民国时期,全县为9区,4镇319个自然屯,其中旗屯110个,民屯218个。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施行保甲制。把原9个行政区改为9个保,保下共辖581甲,甲下辖7165牌,规定(10户为1牌,10牌为1甲)。
伪满康德3年(1936年),保与甲间增设常务甲,为联络中心,每1常务甲,辖10甲左右,时有常务甲50个。
伪满康德4年(1937年)12月1日,伪国务院颁布《街村制》,以原常务甲为基础,将全县划为2街58个筹备村。
伪满康德5年(1938年)末,原第9区划归苇河县,由2街58个筹备村变为2街38村,村名各以新,兴、国、政、尚、仁、爱等字冠首。此街村制直至1945年"9·3"胜利时废止。
1945年11月27日,双城市民主政府成立,隶松江省哈南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45年末,县民主政府成立,全县设第一区(城区)、城东区和西北区等三个行政区。1946年6月全县重划为11个行政区,下设83个村。原第一区改为城关区,辖33个坊。
1948年11月,将原来的十一个区,调整为16个区,12月又将以数字为序的区,改为以地名冠首。农村15个区辖239个村。城关区仍辖33个坊。
1954年8月1日,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为黑龙江省,市人民委员会由省直辖。
1956年3月,改区村制为乡、村制。全县设1镇(辖10个街道办事处)35个乡(辖239个村)。
1958年3月,将原1镇35个乡合并为1镇16个乡。9月,撤销乡制,在乡、镇基础上,建立17个人民公社,下设255个管理区。
1958年8月16日,黑龙江省设置松花江专区。专署驻哈尔滨市。双城市归松花江专员公署直辖。
1959年5月,划归哈尔滨市管辖。
1961年5月,重新划出东官、金城、同心、公正4个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增至21个。下辖280个生产大队(含686个自然屯),1196个生产队。
1965年8月,又重属松花江地区行署管辖。
1970年,又划出新兴、文革、前进、红光、跃进、团结、永胜7个人民公社,全县计28个人民公社,12个街道办事处,322个生产大队(含691个自然屯),1411个生产队。
1978年11月,太平公社划归哈尔滨市管辖。
1984年,全县将27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22个乡,5个镇(双城、周家、五家、韩甸、兰棱)。同时将原373个生产大队改为374个村,下辖691个自然屯。
1985年,东官、农丰、杏山、单城4个乡改镇,全县遂为9镇18乡,其中乐群、幸福为满族乡。乡,镇下设374个村居民委员会、22个街道办事处、691个自然屯。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县级双城市。
1996年11月归哈尔滨市管辖。
2006年,双城辖8个镇、1个民族镇、6个乡、9个民族乡。
2012年,撤销新兴满族乡,设立新兴镇。
2014年,团结乡、公正乡正式撤乡建镇。团结乡更名为西官镇、公正乡更名为公正镇。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双城市,设立哈尔滨市双城区。
2015年5月10日,哈尔滨市双城区正式挂牌成立。
清嘉庆中叶,初设双城堡时,由拉林协领管辖闲荒内拨出南北70余里,东西130余里之地界,用于屯田。四围设立大封堆,以别拉林、双城堡两协领分管界址。在适中之地设协领治所,初称中屯,后更名为双城堡。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续开左、右二屯闲荒,编旗设佐、分置佐领治所,辅助协领管理旗务。中,左、右三屯相互交界处,各设小封堆,以别三屯佐领分管界址。按八旗制,三屯各设八旗,每旗立5屯,计120旗屯。每屯设十家长2人,屯达1人,五屯设总屯达1人,以资约束,有事禀官办理。此即双城堡屯田开始后之行政区划。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通判阮忠植创办警察,初以城内为第一警察区,翌年12月,将全县乡村划为9个警察区,共10区。宣统三年(1911年),第三区划归滨江,尚余9区。此时警察区与行政区合一。
民国时期,全县为9区,4镇319个自然屯,其中旗屯110个,民屯218个。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施行保甲制。把原9个行政区改为9个保,保下共辖581甲,甲下辖7165牌,规定(10户为1牌,10牌为1甲)。
伪满康德3年(1936年),保与甲间增设常务甲,为联络中心,每1常务甲,辖10甲左右,时有常务甲50个。
伪满康德4年(1937年)12月1日,伪国务院颁布《街村制》,以原常务甲为基础,将全县划为2街58个筹备村。
伪满康德5年(1938年)末,原第9区划归苇河县,由2街58个筹备村变为2街38村,村名各以新,兴、国、政、尚、仁、爱等字冠首。此街村制直至1945年“9·3”抗日战争胜利时废止。
1945年末,县民主政府成立,全县设第一区(城区)、城东区和西北区等三个行政区。1946年6月全县重划为11个行政区,下设83个村。原第一区改为城关区,辖33个坊。
1948年11月,将原来的十一个区,调整为16个区,12月又将以数字为序的区,改为以地名冠首。农村15个区辖239个村。城关区仍辖33个坊。
1956年3月,改区村制为乡、村制。全县设1镇(辖10个街道办事处)35个乡(辖239个村)。
1958年3月,将原1镇35个乡合并为1镇16个乡。9月,撤销乡制,在乡、镇基础上,建立17个人民公社,下设255个管理区。
1961年5月,重新划出东官、金城、同心、公正4个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增至21个。下辖280个生产大队(含686个自然屯),1196个生产队。
1970年,又划出新兴、文革、前进、红光、跃进、团结、永胜7个人民公社,全县计28个人民公社,12个街道办事处,322个生产大队(含691个自然屯),1411个生产队。
1978年11月,太平公社划归哈尔滨市管辖。
1984年,全县将27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22个乡,5个镇(双城、周家、五家、韩甸、兰棱)。同时将原373个生产大队改为374个村,下辖691个自然屯。
1985年,东官、农丰、杏山、单城4个乡改镇,全县遂为9镇18乡,其中乐群、幸福为满族乡。乡,镇下设374个村居民委员会、22个街道办事处、691个自然屯。
2006年,双城辖8个镇、1个民族镇、6个乡、9个民族乡。
2012年,撤销新兴满族乡,设立新兴镇。
2014年,团结乡、公正乡正式撤乡建镇。团结乡更名为西官镇、公正乡更名为公正镇。
双城区景点(2)截至2021年,双城区共辖8个镇、1个民族镇、10个街道、4个乡和4个民族乡。[10]
双城区9个镇:东官镇、联兴镇、单城镇、杏山镇、韩甸镇、西官镇、永胜镇、胜丰镇、农丰镇。
1个民族镇:农丰满族锡伯族镇。
4个乡:万隆乡、临江乡、水泉乡、金城乡。
4个民族乡:青岭满族乡、同心满族乡、希勤满族乡、乐群满族乡。
10个街道:五家街道、新兴街道、兰棱街道、周家街道、公正街道、承旭街道、承恩街道、永治街道、永和街道、幸福街道。[10]
双城区双城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属松花江地区行政公署。西北,北隔松花江与肇源、肇东两市相望,东北靠哈尔滨市,东、东南与阿城,五常市接壤;南、西以拉林河为界,与吉林省榆树、挟扶余市为邻。地理座标为东经125°41′-126°42′,北纬45°08′-45°43′。[11]
双城区成土母质为第四纪沉积物。分3种类型:
地质 |
详情 |
---|---|
冲积沉积物质 |
二级河流阶地上的黄土状粘土,发育成黑质土壤。 |
冲积物质 |
分布在江河泛滥地或靠近岸边的一级河流阶地,多为砂土或亚砂土。 |
风积物质 |
河流分选沉积的砂土,经风力吹蚀搬运堆积而成。分布在江河岸边的高地上,形成流动砂丘或风砂土。 |
地质 |
详情 |
---|---|
冲积沉积物质 |
二级河流阶地上的黄土状粘土,发育成黑质土壤。 |
冲积物质 |
分布在江河泛滥地或靠近岸边的一级河流阶地,多为砂土或亚砂土。 |
风积物质 |
河流分选沉积的砂土,经风力吹蚀搬运堆积而成。分布在江河岸边的高地上,形成流动砂丘或风砂土。 |
双城区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全境为冲击平原和阶地。无山,地势平坦,呈东高西低。东部周家镇至西部杏山乡为脊梁,南、西及西北部沿江河地势由高向下低垂,呈马鞍状。全境海拔高程120~210米,相对高差为100米。地貌类型可分为:
地貌 |
详情 |
---|---|
二级河流阶地 |
海拔高程在160~210米范围内,素有平岗地之称,地势高,有水土流失,逢春旱则对农业生产不利。 |
一级河流阶地 |
海拔高程在120~160米之间,为低平原,易内涝。 |
江河漫滩地 |
松花江、拉林河沿岸的泛滥地。雨季易受洪水浸淹。 |
地貌 |
详情 |
---|---|
二级河流阶地 |
海拔高程在160~210米范围内,素有平岗地之称,地势高,有水土流失,逢春旱则对农业生产不利。 |
一级河流阶地 |
海拔高程在120~160米之间,为低平原,易内涝。 |
江河漫滩地 |
松花江、拉林河沿岸的泛滥地。雨季易受洪水浸淹。 |
双城区(3)双城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春季风多,少雨干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早霜;冬季严寒少雪。年均气温4.4℃,年均降水量481毫米,有效积温2700~2900℃。
季节 |
详情 |
---|---|
春季,2~4月 |
多西南风,持续时间长,风力大,瞬间最大风速达30米/秒。自1957年以来,发生春旱年份占67%。 |
夏季,5~7月 |
高温多雨。日平均气温为21℃,其中7月份最高,平均为23℃左右,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6月上旬~7月中旬。本季降水量在350毫米左右,占年降水量的60~70%,时有冰雹。 |
秋季,8~10月 |
降水量明显减少,气候变化较为急剧,气温易出现骤升骤降,一次升降幅度可达±10℃左右。入9月,晴天较多,秋高气爽。9月下旬时有强烈寒潮入侵,易出现早霜危害。 |
冬季,11~1月 |
太阳高度角较低,昼短夜长,地表白天吸收热量少,而夜间散热冷却强烈。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侵,寒冷、干燥、降水少,是全年最冷季节,平均气温-13~-15℃。1月份为最冷月,平均气温-20℃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在-30℃以下,最低极端气温出现一39℃严寒。11月上旬土壤稳定结冻,最大冻土深度达185公分。 |
季节 |
详情 |
---|---|
春季,2~4月 |
多西南风,持续时间长,风力大,瞬间最大风速达30米/秒。自1957年以来,发生春旱年份占67%。 |
夏季,5~7月 |
高温多雨。日平均气温为21℃,其中7月份最高,平均为23℃左右,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6月上旬~7月中旬。本季降水量在350毫米左右,占年降水量的60~70%,时有冰雹。 |
秋季,8~10月 |
降水量明显减少,气候变化较为急剧,气温易出现骤升骤降,一次升降幅度可达±10℃左右。入9月,晴天较多,秋高气爽。9月下旬时有强烈寒潮入侵,易出现早霜危害。 |
冬季,11~1月 |
太阳高度角较低,昼短夜长,地表白天吸收热量少,而夜间散热冷却强烈。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侵,寒冷、干燥、降水少,是全年最冷季节,平均气温-13~-15℃。1月份为最冷月,平均气温-20℃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在-30℃以下,最低极端气温出现一39℃严寒。11月上旬土壤稳定结冻,最大冻土深度达185公分。 |
双城区三面靠水,河道环绕区界。南为拉林河,北靠松花江。松花江位于北部,流经四个乡镇,流程全长 65公里,拉林河围绕南、西边境,流经七个乡镇,沿该市流程全长135公里。
双城区矿产主要有碱、火硝、砂石和石油。
矿藏 |
分布 |
---|---|
碱 |
农丰、临江两乡,镇有部分盐碱甸,含碱量较高。以前采用土法熬制,自用或出售。 |
火硝 |
双城镇近郊二洼地和低洼地带有大量火硝。 |
砂石 |
沿江河一带冲积大量江砂和砂石。 |
石油 |
在市内西部和东北一带。 |
矿藏 |
分布 |
---|---|
碱 |
农丰、临江两乡,镇有部分盐碱甸,含碱量较高。以前采用土法熬制,自用或出售。 |
火硝 |
双城镇近郊二洼地和低洼地带有大量火硝。 |
砂石 |
沿江河一带冲积大量江砂和砂石。 |
石油 |
在市内西部和东北一带。 |
双城区三面靠水,松花江位于北部,流经四个乡镇,流程全长 65公里,拉林河围绕南、西边境,流经七个乡镇,沿该市流程全长135公里。双城区水资源由两部分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资源一部分为境内地面径流量,另一部分为过境的江河水。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双城区可开采的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83亿立方米,年开采量为0.3亿立方米,占可开采量的16.4%。
野兽:狼、狍、狸,山猫、狐狸、貂、貉子、鼬、水獭、旱獭、獾子、兔、鼠等。
禽类:雉、野鸭、雁、燕、喜鹊、乌鸦、麻雀、猫头鹰、啄木鸟、鹁鸪、沙鸡、蝙蝠、画眉、百灵、蜡嘴、黄雀、苏雀、娇风。
昆虫:蚕、蜂、蝶、螳螂、蜘蛛、蜻蜒、蚯蚓、瓢虫、蟋蟀、蝈蝈、蚱蜢、蚁、蜗牛、天牛、蚊、蝇、蟑螂等。
草类:小叶樟、蒲草、羊草、芦苇、靰鞡草、三棱草、节骨草、蓼吊草、苜蓿、马莲,浮萍等。
药材:红花、茴香、白芍、赤芍、车前子、柴胡、百部、防风、细辛、玉竹、紫草、紫苏、紫花地丁、紫荆、狼毒、地黄、串地龙、串山龙、艾蒿、羊齿、地锦草、蒲公英、老苍子、大蓟、茵陈蒿、香蒿、羊奶子、马粪包、和尚头、蓖麻子、芥菜、透谷草、黄芪、甘草、猪芽菜、黄瓜香、杏仁、黑星星、指甲花等。
花类:榆树梅、紫丁香、水仙、芍药、大丽花、百合,晚香玉、鸡冠花等。
双城区双城设治前,已有少许土著名民和流民在此谋生。嘉庆二十年,1815年至道光流年,1827年移来屯垦旗丁3000人.京旗487户。当时旗人不诸耕作,需雇用大量汉族流民,所以满汉族人口均有增加。光绪十六年,1890年,双城厅编定民户1831户,口26237。双城堡编定八旗行差人丁户560,丁口5427。宣统二年,1910年双城府共丁有村屯416个,62647户,441544人。其中满族34697户,227321人,汉族27950户,214223人。
民国5年,1916年双城市共有51757户,438951人,其中男235609人,女203342人。
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双城市总人口为460798人。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双城市入口为493506人。
伪满康德12年,1945年双城市总人口为532189人。
1946年末,双城之拉林设市制,随将其所属之爱林、爱富等6个村划归拉林市,计7000人。1947年移民至通河、苇河两市计1807户,7313人,加之双城市是当时解放战争的前线,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等,双城区人口大幅度下降,时为81192户,421899人。
1953年,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双城区共82490户,411281人,其中男206091人,女204990人。
1964年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双城区为98851户,508957人,其中男261584人,女247373人。比1953年增加16361户,97676人,增长23.7%。
1982年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双城区为147304户,684380人,其中男348541人,女335839人。比1964年增加175423人。增长34.5%。
1985年末双城为149726户,697942人,比1982年增加13562人,增长1.98%。
1949年至1985年,双城区共增加285043人,增长69%。
2021年,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755606人,其中男性384238人,女性371368人。城镇人口321958人,乡村人口433648人。全年出生人口2384人,出生率3.15‰。死亡人口3438人,死亡率4.54‰。[7]
1982年双城总人口为684380人,其中汉族552835人。占80.8%,其他14个少数民族,共131545人,占19.2%。
2010年,在少数民族中,满族128382人,蒙古族1401人,朝鲜族601人,锡伯族595人,回族491人,壮族36人,苗族16人,达斡尔族8人,彝族4人,侗族4人,维吾尔族2人,藏族1人,土族1人。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3人。
区委书记:刘启嘉[9]
区委副书记:赫彦明[9]
区长:赫彦明[9]
双城区市区(2)2021年,全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34.6亿元,下降5.9%;第三产业增加值89.9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8.3%、14.3%、37.4%。
2021年,年末城镇就业人数4253人。城镇新增就业2544 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 187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0%。全年创业培训3902人,其中失业人员创业培训 25人。[7]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0.6亿元,增长4.3 %。其中,农业产值126.2亿元,增长2.6%;林业产值1.1亿元,下降0.4%;牧业产值88.1亿元,增长16.2%;渔业产值2.98亿元,下降7.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3亿元,增长6.5%。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97.69万千瓦。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74637吨。全年农药使用量674吨。全年地膜使用量861吨。年末实有耕地350.2万亩。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识29个。
2021年,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26171.19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2366.6公顷,其中,水稻面积15922.22公顷,玉米面积200995.88公顷,大豆面积3272.62公顷。粮食总产量达162.5万吨,其中,水稻产量8.5万吨,玉米产量152.5万吨,大豆产量0.5万吨。
2021年,奶牛、生猪、家禽存栏为8.3万头、28.5万头、691万只。家禽饲养量1501万只,增长19.7%。肉牛饲养量16.1万头,增长7.9%。生猪饲养量72.9万头,增长1.5%。 肉类总产量6.56万吨。[7]
2021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3.7亿元,同比下降6.3%。全区63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6.7亿元,同比下降5.7%。从主导产业看,食品制造业产值下降8.7%;石化工业下降11.2%;医药制造业增长8.6%;装备制造业下降1.5%。从经济效益看,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同比下降46.4%,利润总额下降75.9%。
2021年,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722万元,同比增长11.3%。全区有资质的建筑企业18家,较上年同期增加4家。有资质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实现36313万元,同比下降15.8%。[7]
双城区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9亿元,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0亿元,下降16.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9亿元,增长59.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6.9亿元,下降7.9%。全年新开工项目18个。民间投资完成14.0亿元,同比下降25.5%。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项目9个,完成投资7.1亿元,下降32.6%。商品房销售面积19.2万平方米。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全区限上法人企业15户。限上法人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亿元,下降0.8%。
邮电业
2021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1308万元,同比下降4.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099万元,下降9.8%;电信业务总量4209万元,增长4.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18920户,其中,农村固定电话用户6762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610382户,互联网用户170288户。
财政和金融
2021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8.1亿元,下降3.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亿元,下降6.8%。全年财政总支出43亿元,下降27.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9亿元,下降17.7%。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同比下降15.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7%;卫生健康支出下降0.1%;农林水事务支出下降50.7%。
2021年,全年金融业增加值实现14.7亿元,同比增长0.9%。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07亿元,增长11.1%。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85.6亿元,增长2.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8亿元,增长13.8%。
2021年,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8135万元。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7197万元;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10938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777万元,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4197万元;人身险公司赔款579万元。[7]
2021年,年末公路总里程1776.5公里,其中,县级公路296.1公里,乡级公路301.2公里,村级公路1179.2公里。
2021年,公路旅客营运车辆拥有量236辆,10697客位。其中:大型235辆,10683客位;小型1辆,14客位。
2021年,公路货物营运载货汽车5431辆,65451吨位。[7]
清代
清道光元年,1821年由京城起,出山海关,途经盛京,路过双城堡,直达黑龙江,曾设有一条古驿道。道光四年,1824年,在双城堡南门外一里许之箭亭,设有驿站一处。民国3年,1914年,双城文报局成立,取代驿站,驿道随之废止。由双城通往外地的道路有9条:自双城厅起,东至吴城店,宾州厅界130里,谓东道,西至拉林河,伯都讷界140里,谓西道,南至拉林河,伯都讷界40里,谓南道,北至报马川,呼兰界120里,谓北道;东南至莫勒恩河,五常厅界200里,谓东南道,再至帽儿山,宾州厅界300里,谓东山道,西南至拉林河,伯都讷界120里,谓西南道,东北至田家烧锅,宾州厅界195里,谓东北道;西北至松花江、,肇州厅界160里,谓西北道。这9条大道,全程共1410华里。
中华民国
民国2年,1913年,双城市修筑官道11条:通往吉林省城大道1条,通往宾江、阿城、榆树、五常、扶余市、石头城子,三岔河、呼兰、肇东市城大道8条,通往帽儿山、珠山大道2条,全程2415华里。
伪满康德2年,1935年市公署修整通往哈尔滨、拉林、周家、太平、杏山、万隆等方面的马路6条,全程243.2公里。伪满康德5年,1938年,市公署出资在城内又修筑马路2条。一条南起市公署、北至火车站,路宽8米,路长7华里,一条东起东门,西至西门,路宽10米,路长5华里,两条路全程共12华里。路面用石头修筑,高低不平,但雨天可以通车。而市公署至南门尚有2华里土路,每年春季翻浆期行车困难。
解放前,历代所修之路,除市城是石头马路外,其它路面皆为土路,路质不佳,遇有阴雨,行车十分艰难,过去民间曾流传着这样几句话:“疙疸道、老车辙、雨天难行路、晴天受巅簸、不是打误就翻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公路建设。双城市在上级交通部门的指导和资助下,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财力,积极进行公路建设。1963年至1985年,经过复修、改造、平整、重建公路25条,其中:干线公路有哈前路、哈五路共2条,路长70.5公里;市市之间公路有双阿路、双拉路共2条;路长58.5公里;市城公路有南北大街路,南二道街路、北二道街路、隅内路、环城路共5条,路长57.72公里;市乡公路有双杏路、双太路、双朝路、双青路、双团路、双前路共6条,路长134公里,乡乡之间公路有希万路、农临路、朝金路、中幸路、兴华路、政单路、联兴路,临永路、水太路、耕永路共10条,路长133.1公里,双城市公路全程453.82公里,其中渣油路面42.26公里,砂石路面379.75公里,七路31.81公里。
双城区民国元年,1912年双城区设有中学,师范学校。农工商学校、初、高等小学亦随之兴起。至民国12年,1923年,创办师范讲习所、国民校、私塾以及俄人、宗教学校。民国15年,1926年,双城市私塾发展到229所,学生3937人,教师229人。民国19年,1930年双城市小学已发展到90所,私塾390所,学生22650人。更为突出之点是女子结束缠足,冲破封建势力,走进了学校的大门,学习三民主义和数、理、化知识。
双城人才辈出,吉林三中是知识的摇篮。该校学生勤劳朴实,学习上进,升入上级学校深造者颇多。他们冲出家门,到外省,乃至出国学习者数以百计。学后服务乡梓,几乎遍布全国。当时人们赞称"南有辽阳府,北有双城堡"。
伪满时期,学校教育虽因战乱曾一度中断,但秩序稳定之后,学校教育亦在城乡兴起。日伪为施行统制,改变学制,逐步改变授课内容,在学校推行法西斯教育,以迷惑人心。但一些双城学子,不顾家庭阻拦,抗击日寇侵略,走上抗日救国之路。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双城教育复兴,翻身的民众除加强自身的学习之外,热情送子女入学,掀起了文化、教育翻身的浪潮。学校不断增多,入学率逐年提高。
2021年,年末拥有各类全日制学校(园)120所,其中,普通中学37所;小学2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56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8361人,其中,高中11537人;初中16824人。小学在校学生25273人。中学学校教职工3064人,小学教职工1621人。[7]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双城区始在中学堂内设图书馆,藏书近千册。民国12年,1923年由教育界人士捐资,在劝学所内设立教育团巡回文库。民国16年,1927年创立双城市图书馆,馆址设在市城东南隅文昌宫内。图书馆下属书报,画帖两馆。书报馆藏书14127册,报纸8种。画帖馆,置四遭碑帖画共234幅。伪满康德3年,1936年改为双城市立社会馆图书室。康德10年,1943年10月,改称双城市民众教育馆图书室,馆址迁至西北隅二道街。
1948年5月建立双城文化馆,馆内设图书室。1956年4月,图书室从文化馆分出,建立双城市图书馆,馆址在西大街文化馆二楼楼上。设馆长1人,馆员2人,藏书6500册。1958年藏书12000册,每天接待读者200人次,年流动图书15000册次。1959年,馆址迁至南大街,馆舍面积269平方米,书库65平方米,阅览室14平方米,1965年藏书增至10万册。阅览室每天接待读者320人次,年流动图书45600册次,同时农农村设图书流动站120个。
“文化大革命”中,各图书流动站,图书室的图书9450册全部被销毁,市馆内藏书遗失8340册。1968年7月,图书馆、文化馆、评剧团,民艺团合并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2年双城市图书馆单独设立,当年恢复图书流动站35个。1980年8月新馆舍楼房建成设有书库、借书处、阅览室、阅报室。1985年年馆藏书达12712种,76822册。各种刊物518种,报纸81种,年接待读者43928人次,流动图书141530册次。同时在韩甸、兰棱等镇设图书分馆各1处。乡有图书流动站11处,村屯图书室35处,个人图书室2处,城内机关、工厂、学校及科研部门图书馆室20处。
2021年,年末全区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团体全年演出10场次。公共图书馆藏书21万册(件)。电视台1座。全区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覆盖率100%。[7]
新中国成立前,双城区群众体育,主要是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繁多。
1950年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相继建立了体育协会。1951年,国家教育部、总工会发出推行广播体操的通知,市镇干部、职工,利用空余时间,普遍学做广播操。1952年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指引下,双城市开展了以广播操、田径、球类为重点的群众体育活动。球类尤以篮球最为活跃。1955年,市委,市政府机关和工厂、驻军及农村相继建立400多支业余篮球队,经常自发地组织友谊赛。每逢节日举行大型联赛。
1956年,建立双城县体育运动委员会,领导双城体育工作。1958年至1962年,由于大跃进的冲击,加之三年自然灾害影响,体育活动一度消沉。1963年以后,体育活动虽然得以恢复,但"文化大革命"中,正常的体育活动,又被"军训"所代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以文化站为中心,以“青年之家”为阵地的农民体育活动,方兴未艾。每年麦、麻收季节,各乡,镇均举办农民篮球赛。在城镇,长跑、练三浴功、打太极拳,气功辅导蔚然成风。1983年双城市有45支田径队,150支乒乓球队,50支太极拳、三浴功、武术锻炼队。有各种体育骨干15000人,带动双城20余万人参加比赛和锻炼,占双城市人口的30%以上。
1984年,农丰乡被省评为体育先进乡。五家、幸福、希勤等乡,镇被松花江行署评为体育先进乡,镇,有13个乡被市评为体育先进乡。1985年,双城市27个乡,镇均举办了篮球赛和田径运动会。市举办了"迎新春"长跑和"吉祥杯"、"国庆杯"职工晋级篮球赛,退休工人、幼儿,中小学生田径赛运动会。中小学生还举行12次大型比赛。在4082名运动员中有35人,33次破18项市纪录。
1982年全省第5届运动会上,兆麟中学被命名为全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1983年,在全省体育工作检查验收中,按国家评分标准,获得291分,被评为全省优秀单位。
1985年,双城被省誉为“田径之乡”。区体委被省评为先进集体;业余体校被省评为先进体校;幸福满族乡82岁农民王帮文被评为健康老人。
2021年,全区经常性活动人数36万人,占人口比例47.7%。体育代表队6个,代表队人数70人。市举办体育竞赛10次,其中,学生竞赛3次。[7]
双城区解放前,双城区卫生事业落后,疾病蔓延,疫病猖獗。人民群众缺医少药,巫医、神汉盛行, 信赖神仙保佑而身亡者不计其教,仅婴儿死亡率就这30%以上。清同治五年,1886年中药铺始设"座堂先生"。民国8年,1919年西医传入双城市 民国11年,1922年有私人开始设立西医院。伪康德7年,1940年成立市医院,设有病床。当时医院设备简陋,药价昂贵,去医院治病者多为官宦、士绅、富人,劳苦群众患病多靠"散医"和民间流传的"偏方"医治。
解放后,建立健全卫生机构,增加卫生设施,培养医护人员。五十年代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基本形成,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控制,三大烈性病已被根除,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保障。进入八十年代双城市基本上控制了地甲病,1981年被省授予基本控制地甲病先进市。
2021年,全区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447个,其中,区属医疗单位 4个,乡镇卫生院 23 个,村卫生室 354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4个。全区医疗机构床位2586张。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189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331人,注册护士1165人。[7]
202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65元,同比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29元,增长9.3%。
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2074人。其中,城镇居民参保8214人,新型农村居民参保27386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33881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807人。
2021年,年末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49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3627张。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1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704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