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增

张博增

中文名 张博增
职业 教师
性别
国籍 美国
目录导航

简介

张博增(Bor Z. Jang)教授,1974年毕业于台湾著名的台湾中央大学(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的物理学专业,随后又于1979和198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张教授经历丰富,1982-2002于Auburn University曾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教授,2002-2005在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任教授,2005至今,在美国莱特州立大学(Wright State University)的工程与计算科学学院任教授和院长。[1]

成果

张博增(Bor Z. Jang)教授,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新材料制备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100多项美国专利,在国际会议和学术杂志上发表300多篇学术论文,曾任“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杂志国际编委和“the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and the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杂志副主编,兼职于美国多个大学、研究单位和国际学术组织,受聘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Tuskegee University、东华大学、青岛大学和西安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

学术活动

北京化工大学

2008年7月10日,北京化工大学在逸夫会议中心中心会议室为张博增(Bor Z. Jang)教授举行了隆重的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副校长李显扬、人事处处长毛立新、材料学院院长杨万泰、材料学院副院长陈晓农、李齐方、材料学院教授武德珍、于中振等出席了聘任仪式。

聘任仪式结束后,张教授为北京化工大学师生带来了题为“Nano Graphene Platelets (NGPs) and NGP Nanocomposites: A Review”的英文报告。报告中,张教授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纳米结构的材料NGP(Nano Graphene Platelet)。这种材料在二维平面上由碳原子以六角形方式通过共价键相连,在三维垂直方向则由范德华力连接,性能十分优越,且价格比传统纳米碳管低,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张教授的报告由浅入深,他渊博的学识博得了全场师生持久热烈的掌声,使大家受益匪浅。[1]

山东科技大学

2008年7月15日,美国莱特州立大学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张博增(Bor Z. Jang)教授与Angstron Materials公司总经理Jay Batten先生来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活动。上午9点两位专家在学院会议室与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相关教师、博士研究生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由院长周仕学教授主持。

座谈会后张博增(Bor Z. Jang)教授应邀在J11-118教室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Nano Graphene Platelets (NGPs) and NGP Nanocomposites: A Review”的学术报告,化工学院副院长王力教授主持了报告会。报告会上,张博增(Bor Z. Jang)教授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纳米石墨薄片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以及纳米石墨薄片材料优异的导电、导热等特性,并与炭纳米管进行了比较。在互动交流阶段,有关教师、研究生与部分本科生同学们踊跃提问,对该种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表现出极大兴趣,张博增(Bor Z. Jang)教授一一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使大家开阔了眼界、获益颇深。会后两位专家参观了化工学院矿物加工工程、矿物材料等实验室,并与有关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纳米石墨烯”专家

张博增(Bor Z. Jang)教授是世界知名的纳米石墨烯专家。张博增教授在新材料领域率先开展了纳米石墨烯应用技术的研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石墨烯应用技术的专家,掌握相关技术美国专利160多项。2002年,运用该技术,成功制备出独立单原子层石墨烯薄膜、并应用于复合材料领域。2010年,张博增及其团队已在上海国际汽车城成立安固强锂电池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纳米石墨烯技术在新能源应用领域产业化,推动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广泛应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