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WTO基础理论、WTO体制、基本保护规则、 公平贸易规则和新型 贸易壁垒等5篇,共10章。在总体思路上,体现从成员利益到WTO本质、从本质到规则、从规则应用再回到成员利益的 逻辑性;在规则上,明确了规则的层次性,强化了规则的原理、内容与应用的 结合性;在内容编写上,力求做到体系完整、理论充实、内容新颖、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 国际贸易、经济管理和 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以作为 民办高校、 高职高专经贸专业学生的参考读物,还可作为对外贸易工作者和其他 涉外企业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和自学参考书。
第一篇WTO基础理论
第1章国际贸易与贸易利益
1.1国际贸易的概念和交易方式
1.1.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1.1.2国际贸易的基本方式
1.2对外贸易的特点和发展
1.2.1对外贸易的特点
1.2.2对外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2.3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1.2.4世界市场与国际贸易
1.2.5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
1.3贸易利益和 自由贸易的基本理论
1.3.1对外贸易与 经济增长的关系
1.3.2 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1.3.3自由贸易的基本理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2章贸易利益分配与贸易保护
2.1价格与贸易利益分配
中国加入WTO已三年多了,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中国 开放经济迈上了新台阶,与 世界经济的融合又有了新飞跃,中国的进出口和外商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03年和2004年上半年对外贸易增长接近40%,但同时国外对中国产品的贸易限制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利用WTO规则保护各国产业已是必然的趋势。与此同时,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和需要学习WTO知识,学习WTO知识不仅是 对外经济贸易专业人员和政府公务员所必需,而且已经成为许多非对外经济贸易专业人员学习的热门知识。许多人在学习WTO知识时并没有具备应有的国际贸易知识。而目前,国内关于WTO教材多数是就WTO谈WTO,要么只注重WTO体制、规则协议和WTO 争端.
《WTO概论》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关税谈判是建立在互惠原则之上的,在互惠原则基础上的关税减让谈判在缔约方双边之间开始进行。通常是按出口缔约方的产品在进口缔约方的市场上所占份额的大小来确定哪些出口缔约方应被视为主要供应者(PrincipleSupplier),在确定了若干主要供应者之后,谈判参加者号召某个或若干主要供应者或被邀作为主要供应者就某一或若干产品逐项、对等地进行关税减让谈判。在互惠基础上达成的关税减让谈判结果被列成分表,在进一步平衡权益的基础上,运用关贸总协定非歧视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关税减让表经汇总制成一份在谈判各参加方之间达成一致的总表,作为关贸总协定多边关税贸易谈判所达成的总体协议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适用于所有的谈判参加方。这就是关贸总协定各项基本法律原则以关税减让原则为实际载体,从而使双边谈判结果为多边适用,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实际运作过程。
6.2.1 关税减让的成因
如果一国的商品不能进入别国国内市场,那么国际间的贸易将不会存在,所以,对于一些国家和一些贸易商来讲,商品进入别国市场准入机会的不断增加并具有可预见性是极其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准入规则是WTO法的核心。来自其他国家商品的市场准人通常也受各种方式的阻碍或者限制。对于市场准人,主要有以下两种壁垒: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关税壁垒主要包括海关关税,它主要与货物贸易相关,对服务贸易的作用不是很大。非关税壁垒主要包括数量限制和其他的非关税壁垒。
目前,关税仍是一个重要的贸易障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保持着较高的关税。如果按从价税来计算,2003年发展中国家对工业品征收的关税平均水平幅度位于25%-50%。比如印度,对工业品征收的关税平均水平几乎高达60%。其次,在发达国家之间,对工业品征收的关税平均水平大不相同,相对较低的关税水平为1.8%,相对较高的达14.2%。再次,发达成员方对弋些特定的敏感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仍旧征收高额的关税。相对于一般工业产品而言,这些“关税高峰”也常常作用于纺织品、皮革,甚至有时候也包括交通设备。而对于农业产品而言,在WTO农产品协议框架下,对农业产品贸易所实施的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已经大大减少,继而用关税措施来替代,然而,这些关税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最后,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两个邻国要发生贸易往来,实行一个很低的关税仍有可能形成壁垒。
正如《WTO协议》前言写到的那样,WTO成员应期望通过达成互惠互利的安排,切实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实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与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目标。对市场准入形成阻碍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实质性削减和歧视政策的消除是WTO成员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工具。大多数国家和对外贸易政策制定者都一致认为,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将对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苑涛,男,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副教授、博士、系主任助理。两次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奖,三次获得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优秀论文奖;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数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WTO,此后几年我国经济成功应对了人世给中国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国际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保持了连年的对外贸易顺差,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国出口产品以工业品为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我国的对外贸易管理方式也不断进步,在符合WTO规则的条件下,不断推进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不过,最近几年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我国出口产品频繁遭受别国(地区)的反倾销措施,我国出口受到负面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连年顺差,引起一些国家的不满;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服务贸易额相对较小,而且经常处于逆差状态;我国虽然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仍然受到一些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批评。
在中国人世前后,国内出版了许多WTO相关的课本;不过,我们认为目前有必要再编一本《WTO概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加入WTO后的应对过程,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哪些WTO规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应该怎样注意;目前我们应该把过去几年的经验教训认真总结,并且体现在新编的课本中。第二,随着近几年对WTO研究的深入,我们对WTO的相关规则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我们的课本应该反映出目前WTO研究的最新权威成果。第三,WTO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WTO成立后召开了多次部长级会议,还发起了多哈发展回合的谈判,WTO在各个方面的新进展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第四,从前的WTO概论课本,主要从规则和法律角度进行介绍,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大家了解了WTO;不过,WTO与各国的国际贸易、投资等经济利益密切相关,抛开经济角度介绍WTO,不利于读者对WTO的深入理解,也与我国加入WTO以获得经济发展和利益的目的不符。本书注重规则介绍和经济分析相结合,力求通过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更加深入地讲解WTO的相关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