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开始实施“3+1”教学模式,十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学生就业率及最高就业薪水均常年居于全校领先,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了迅猛的提高,为企业输送了大批来之即用的急需人才,此举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充分发挥了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职能,同时也与当前国家提倡的普通高校应用型转型号召高度契合。学院多次获得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和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学院拥有一批学历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实力强的师资队伍。学院在承担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和全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任务的同时,先后与沈阳华信、大连中软等软件企业合作,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创建教学实践基地,注重项目开发实践和软件项目管理。获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结构》三门课程荣获辽宁省精品课,计算机实验中心被辽宁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实验室建设及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路由交换技术》教材荣获“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被评为辽宁省高校精品教材,出版《软件工程概论》特色教材,“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校企联动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改项目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辽宁省本科教学评估中我院网络工程专业获得排名第三的好成绩并获批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
学院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不但有较突出的计算机基础研究成果,而且善于把计算机科研成果从理论推向应用。多年来,学院承担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高技术计划信息领域资助项目、省部级项目和横向项目多项;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鞍山市科技成果奖、辽宁省优秀软件奖等奖项,具有多项国家专利;高水平论文数量逐年提高,学院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并与多所著名大学建立友好关系。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国际国内赛事,我院学生获得多项大奖。
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调整、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等方面锐意改革,将人才培养与软件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高质量、应用型计算机及软件人才,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辽宁乃至我国软件产业的腾飞做出贡献
(本科四年制)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在科研、教育、企事业、行政管理等方面从事科学研究、软件开发、计算机教学、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点。
主要课程:大学外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操作系统,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概论,数据库原理,Java程序设计,Oracle 数据库管理,动态web开发及金融信息化、物流信息化和3G应用开发三个选修课程群等。
专业特色:拥有最新配置的计算机软硬件的专业实验室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本专业率先开展了"3+1"教学模式的改革,按照软件工程的质量体系的要求进行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技能,又注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代码编写的规范化。学生在校进行3年系统的专业学习后到多家国内知名的软件公司进行实习实训及毕业设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明显提高。学生毕业后既有继续攻读硕士、博士者,也有很多被知名的软件公司录用者。在校内3年的专业学习期间,优秀者可参与学院的科研项目。目前已经建立了大连中软国际、沈阳华信、无锡IBM等实习、实训项目基地,1年的校外软件项目开发经历,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明显提高。学生在最具影响力的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多次取得优异成绩。获批2015年辽宁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
(本科四年制)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本专业拥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点。
主要课程:大学外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原理、TCP/IP体系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路由交换技术、Linux网络编程、Linux系统高级编程、Linux数据库编程、Linux高级应用编程、PHP程序设计以及.Net系列课程等。
专业特色: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网络设计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两方面课程。通过课程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项目实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具备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站建设与维护、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和嵌入式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学生从业范围广,网络方向可在网络公司、电信、教育、科研、信息部门、政府机关、各类外资企业、邮电、金融、保险、税务、高新技术企业、企事业单位和信息部门中从事网络管理、网站开发与维护、企业组网、综合布线、网络产品营销、电子商务和客户支持等领域工作;嵌入式方向适合在消费电子、安全安防、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电信等行业从事嵌入式产品、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嵌入式技术应用项目设计开发、产品维护与技术服务等工作。目前已经建立了无锡IBM、北京东华软件股份公司、鞍山海汇自动化有限公司、中关村软件行业协会、大连安博等实习、实训项目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在2013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三,获批2014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建设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获批2017年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获批2017年辽宁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充分肯定了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和办学成果的成绩,已成为我省网络工程专业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本科四年制)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具有多元学科方向、雄厚师资力量、先进教学理念和高水平科研、教学条件的专业,拥有“颜色、视觉与图像处理技术创新团队”、“大数据与智能优化创新团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创新团队”、 “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创新团队”等创新研究团队;现拥有教师13人,其中省优秀专家1人,中科院及省百人层次各1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2人,研究生导师5人,现已形成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学术梯队。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 省级科研项目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项,高水平科研论文SCI、EI检索30篇。
(本科四年制)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计算机、控制、网络、电子和通信等学科交叉综合优势的新兴专业。本专业拥有一支学历水平高、专业理论扎实、实际应用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现师资队伍共计12人,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7人;具有研究生导师4人,副导师3人;现已形成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和科研梯队。4名教师直接在合作企业从事物联网研发工作。发表SCI论文10余篇,EI论文5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市级科研和教学项目多项;获省科技进步奖、省教学改革一等奖等奖项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