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沁阳西向镇

河南省沁阳西向镇

中文名 西向镇
车牌代码 豫H
人口密度 594人/km2
所属地区 河南省沁阳市
邮政区码 454100
人口数量 79883人(2017年)
面积 94.02平方千米(2017年)
目录导航

乡镇概况

农业考察农业考察西向镇位于河南省沁阳市西北部,是中国四大玻璃钢基地之一,西向镇总面积94.02平方千米(2017年),下辖27个行政村,人口79883人(2017年),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焦枝铁路横穿全境,焦克路、云崇路在此交汇,与焦郑、焦晋、新济高速公路相连,是晋煤外运的重要枢纽,距国家4A级沁阳市神农山风景区只有2.5公里。

镇党委、政府为了优化发展环境,不断转变政府职能,牢固树立为纳税人服务意识,千方百计为纳税人排忧解难,在西向镇公务员队伍中确立了“引进来是功臣、丢掉是失职、撵走是罪人”的招商引资理念,2003年西向镇党委、政府被焦作市评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西向镇提出了用3-5年时间建成省级卫生城镇的宏伟目标,并加大了城建基础设施和环卫工作的投入力度。

西向镇党委、政府竭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到西向镇投资建厂,合作开发,共谋发展大计。

历史沿革

镇人民政府驻西向镇,故名。清属利上乡四图。中华民国24年(1935)改置第四区,后改属第三区。1955年废区,置西向中心乡,次年废中心乡置西向乡。1958年8月废乡,置西向人民公社,11月将紫陵、解住公社并入,1961年复析紫陵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废公社,置西向乡,1988年11月11日废乡,置西向镇。

行政区划

西向镇西向镇西向镇下辖27个行政村,有西向一街、西向二街、西向三街、西向四街、西向五街、东向村、皇府村、水黄头村、魏村、龙泉村、南向村、屯头村、解住村、东高村、西高村、清河村、北鲁村、常乐村、新庄村、义庄一街村、义庄二街村、义庄三街村、南作村、行口村、捏掌村、逍遥村、虎村。[2]

经济状况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沁阳市西向镇农村信用社依靠调整贷款投向培植储源、增加服务功能扩大储源、建立公关队伍挖掘储源这三步棋,抢占了储蓄市场的制高点。2008年1月份,该信用社各项存款达1.1亿元,其中龙泉村信用社代办站各项存款突破1000万元,成为该市首家超亿元社和存款超千万元站。

沁北工业带位于西向镇北部,地下水丰富,西向镇已探明矿藏20多种,其中铝矾土、白云石、石灰石等储量大、品质好,极具开采价值。

西向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建设经济强镇的目标,全面实施“工业强镇、招商旺镇、民营富镇、诚信兴镇”战略,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使西向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西向镇先后获得了“中国乡镇之星”、“河南省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河南省乡镇企业发展先进乡镇”、“焦作市‘五好’乡镇党委”、“焦作市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等多项荣誉称号。

乡镇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西向镇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搏,求实创新,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乡镇企业发展迅猛。早在九十年代初期,西向镇就形成了玻璃钢、化工、机械、建材、冶炼、矿产开发、造纸等十大工业群体,其中以玻璃钢行业发展最为迅猛,共有各类玻璃钢企业200余家,能生产玻璃钢系列产品300余种,涌现出河南永威集团公司、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沁阳市宏昌实业公司、沁阳市锦辉实业公司等纳税额超百万企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先后建成了太行山前5000亩经济林种植区、千亩蔬菜种植园区、万亩优质小麦种植园区、年存栏达25万头(只)的畜牧养殖小区等农业结构调整示范点,为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镇建设

领导下乡领导下乡

一、解放思想谋发展,转变观念显成效。西向镇从班子成员自身素质抓起,采取多种学习形式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同时,要求镇机关、镇直各单位和各村街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家队伍素质,2008年5月份,西向镇分2批组织10余名企业家参加了海尔培训班、西安交大培训班,提高企业家自身素质和驾驭市场、发展壮大企业的能力。2008年,碳素公司投资6000万元建设年产5万吨碳素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新增产值1.3亿元,新增利税2000万元。永威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第八、九条阻燃装饰板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公司可实现年产阻燃装饰板1000万张,年产值达3亿元,创利税5000万元。西向镇也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阻燃装饰板生产基地。

二、加强领导明责任,优化服务下硬功。西向镇抓住“工业求突破”这个核心,积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千方百计抓招商、上项目。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实行党政班子成员六联责任制,每名班子成员联系1—2个重点项目,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搞好全程服务,每周集中听取一次汇报。在服务园区建设工作中,西向镇安排1名班子成员专职负责,镇长亲自协调,及时化解了园区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协调昊华集团顺利完成了云移村整体搬迁、排水沟征地、门面房拆迁等各项艰巨任务,协调名都公司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地面附着物赔偿、变压器安装等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三、资产盘活废变宝,回归工程见实效。西向镇党政班子成员多次深入企业、村街调研,引导企业、村街尽快盘活闲置资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红阳纸厂通过积极争取,已于5月份开始正常生产,并与外地客商正式签订了产品销售协议。常乐纸业公司、横道纸厂相继通过改制盘活运行。2008年初,西向镇对一处闲置厂房成功进行了拍卖,引进了防火实木加工项目。同时,积极实施回归工程,促使2名在外企业家回乡发展。其中投资6800万元的一期1.5兆瓦风电叶片项目还填补了省内空白。2008年,西向镇除了传统玻璃钢产业外,还形成了阻燃装饰板、碳素、铝工业、玻璃钢原材料(玻璃球、玻纤布)、洗衣机配件、汽车后视镜、汽车轮毂等新兴产业。

四、培育产业靓家园,扎实建设新农村。西向镇按照全市“五带五基地”的规划,加强对农村的整体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在沁五路沿线加快无公害怀药生产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3000余亩的四大怀药种植基地。引导群众投资1000余万元开工兴建的“沁北千亩高效农业生态园”项目正在进行基建。投入资金20余万元,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整治和“爱我家乡、美化家园”活动,构建了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大投入力度,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2008年,投资350万元的向城大街改造工程路面硬化已结束,正在进行边沟改造,筹备亮化工程;敬老院改造工程基本结束,镇区2个垃圾中转站和1个公厕已建成,“村村通”工程已全部完工,镇区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正在积极申请国家立项。

获得荣誉

2019年10月,西向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3]

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4]

2021年4月23日,河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命名西向镇为河南省第二批“美丽小镇”。[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