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塞拉庇昂

圣塞拉庇昂

中文名 圣塞拉庇昂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名称】圣塞拉庇昂

【类别】油画 、 名画

【年代】此画作于1628年

【作者】弗兰西斯柯·德·苏巴朗

【规格】约121×103厘米

【属地】现藏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华兹瓦斯图书馆内

【简介】

西班牙从16世纪上半叶起,国内的君主专制制度已形成,不久,又实行了对外殖民扩张与侵略的政策。1519年,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以查理五世之名继承了德国、尼德兰、意大利的一部分和美洲殖民地的一个大帝国。但西班牙国内的矛盾也随之加剧,城市自治起义与宗教运动不断地打击着这个极其专横的封建帝制。

整个16世纪,西班牙的文化是承受意大利影响的,也出现了许多地方画派。至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王朝也与意大利各公国一样,要求艺术家为宫廷服务。提倡古典艺术。与此同时,西班牙的宗教控制仍极严,艺术服务于教会的势头并未减弱。直至17世纪,西班牙的政治、经济开始走向衰落。国内阶级矛盾越演越烈,人民民主运动彼起此伏。苏巴朗、里贝拉、委拉士开兹等画家就诞生于这个时期。这一幅《圣塞拉庇昂》是苏巴朗的僧侣生活题材的代表作。

弗兰西斯柯·德·苏巴朗(1598-1664)与委拉士开兹是同学。他们自小一起向巴契柯和老埃连拉学画,并受意大利卡拉瓦乔的影响。但苏巴朗甘于终身寂寞,过一种恬静的生活。他一生未离开过祖国和家乡。一个出生于农家的牧羊少年,由于天赋酷爱绘画,才走上了画家的道路。苏巴朗的绘画大致离不开圣徒、殉道者或修道院的生活,形象都充满着宗教气息。只是他善于严格的写实,所作的油画在群众中反响强烈,受到人民的欢迎。《圣塞拉庇昂》描绘了一个基督徒殉道的悲剧形象。 圣塞拉庇昂原名"彼得·塞拉庇昂",是一位年轻的英国僧侣。为去北非传道,要与那儿的摩尔人打交道(摩尔人是非洲西北部柏柏尔人的后裔,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摩尔人常常以酷刑迫害基督徒。塞拉庇昂闻讯那里有大批基督徒被囚,受到非人的待遇。一次,他甘作人质,向摩尔人保证,以赎金赎出被囚的兄弟。当他等待修道院赎金时,试图向摩尔人传播基督教义,因而本人也遭囚禁并被杀害。此事发生于1240年。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说他被吊起来剖了肚子,内脏被挑出腹外,活活痛死。这使画家为之震动。

这幅画是应塞维利亚修道院的委托而绘的。原来用途是挂放在该修道院内的一间殡仪堂上。修道院请他画一幅耶稣受难像,他想起了中世纪这一事例,改画成这个基督徒殉道的痛苦形象,但没有按事实去表现,而是把塞拉庇昂作为殉教的象征,描绘成被双手吊起,在临死前的精神面貌。全画采用卡拉瓦乔的"黑暗法",即光线直射在殉教者的白色透亮的僧衣上。那件宽大的僧服褶裥,使画面更添一种沉重的气氛。殉教者无力地将头垂向右肩。一双被缚手腕画得很仔细,因绳子勒得很紧,十指已经出现紫绀,它们无力地收缩着。画家不作死亡的痛苦的刻画,而以垂危者的无声抵抗的表现,披露了画家内心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苏巴朗的油画技巧虽好,但题材比较狭窄。

除了《圣阿塔》(约1630年作)、《圣波拉文求在祈祷》(1629年作)、《圣彼得·诺拉斯柯梦见耶路撒冷》(1629年作)、《跪着的圣弗朗西斯》(1639年作)等殉道者形象之外,还有一由《颂赞阿克纳的多马》(1631年作)的多人物场面的祭坛画。综观他一生的画作,只有这一幅《圣塞拉庇昂》是最富有他的艺术性格特色的。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