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词汇比较研究

作者 董绍克、李焱、赵红梅
页数 372
书名 汉语方言词汇比较研究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定价 76.00元
目录导航

内容介绍

本书从语音、语速、构词等不同方面考察了我国的十大方言,详细讨论了我国方言的差异性与共同性。作者对方言词汇诸多以前沿问题的研究不但对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推广普通话和方言词汇正确使用汉字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编辑推荐

《汉语方言词汇比较研究》以考察十大方言词汇的差异为主,必要时也兼顾考察各方言的共性特征。通过比较,考察各方言的词汇特征和发展演变的规律。

目录


第一章综论
一方言词汇的名义
二方言词汇比较研究的价值
三方言词汇比较研究的历史
四方言词汇比较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五本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方言词汇的构词比较
一从语音方面比较
二从语素方面比较
三从构词类型方面比较
第三章方言义位的义值比较
一方言义位表意义值比较
二方言义位指物义值比较
三多义义场义位的义值比较
四多义义场义位的关联分析
第四章方言义位的义域比较
一含元量比较
二语用域比较
三组合能力比较
第五章方言义位的极化现象比较
一关于极化现象的理论
二方言中的义位极化现象
三极化义位的对立与中和
第六章方言对立词义范畴比较
一范畴理论简介
二方言显性词义范畴比较
三方言隐性词义范畴比较
四词义范畴的跨界使用比较
第七章方言词汇成分的比较
一基本词汇的比较
二一般词汇的比较
三古语词的比较
四外来词的比较
第八章从词汇看汉语十大方言的亲疏关系
一处理对象的确定
二相似度的计算
三聚类的生成
四汉语方言词汇的考察
第九章方言词汇的历史嬗变
一词汇地位的历史嬗变
二语义结构的历史嬗变
第十章方言词汇差异的形成
一语言内部因素
二语言外部因素
第十一章方言词汇用字
一方言字与俗字、本字、方俗字之间的关系及差异
二方言字与方俗字的创造方法
三训读字
四方言词汇用字之“得”“失”
附录一训读字选释
附录二方言字选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董绍克,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59年考入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专修科学习。1978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殷师孟非先生攻读汉语言文字学。1982年分配到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兼职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山东语言学会副会长。
学术上主要从事方言学、音韵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实用音韵学》(与殷师孟非先生合著)、《山东方言词典》(任主编,国家教委“九•五”重点社科项目)、《阳谷方言研究》、《聊斋俚曲集俗字研究》(200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方言词汇比较研究》(合著,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文有《阳谷方言的儿化》(《中国语文》1985•4)、《山东阳谷、梁山两县方言的归属》(《方言》1986•1)、《论皇极经世书的入声》(日本《中国语研究》1993•35)、《试证远去的儿化音》(《中国语文》1998•3)、《论<七音略>铎药两韵的音质特征》(《古汉语研究》2003•2)、《方言字初探》(《语言研究》2005•6)、《避讳语源流伦略》(《中国语言学报》2008•13)等六十余篇。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八项。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