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1908年民族解放运动高潮时积极投入反英斗争,成为孟加拉的主要领袖。1910年移居法属本地治里,隐居四十年,其间创立“奥罗宾多修道院”,主编《雅利安》杂志并从事著述。他综合印度古代吠檀多各派理论及西方唯心主义哲学,建立了“整体吠檀多”(亦称“精神进化论”、“整体不二论”)体系。宣称宇宙是由两个世界,即“现象世界”和“超然世界”所组成。现象世界包括“物质”、“生命”和“心思”等存在;超然世界包括“超心思”、“梵”(最高本体)。认为现象世界与超然世界是紧密相联的。现象界万物能够进化到超然界,其过程是由“物质”进化到“生命”,由“生命”进化到“心思”,由“心思”进化到“超心思”,由“超心思”进化到梵的最高境界。主张人应通过内省直觉,自我净化的方式,使个人精神与宇宙精神相结合,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这个体系最大特点是调和宗教与科学,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东方与西方思想。他还力图把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建立在印度教的基础上,宣扬印度教的理想即是印度民族运动的理想。
主要著作:《神圣人生论》、《人类循环论》、《人类统一的理想》、《印度文化的基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