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上石化

公司名称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员工数 2.29万人(2006年底)
位置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卫
目录导航

公司简介

上海石化是集油、化、纤和塑料为一体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也是中石化总公司率先实行股份制的企业。随着公司加工高含硫进口原油的比例幅度上升,带来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和新的治理要求,针对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严格限制,处理好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公司制定发展规划的必要环节。

公司经过一~四期工程建设,投入大量环保资金,先后建有大小污水处理设施57套,废气净化处理设备45套和废渣处理设备10台及3800平方米临时化学废渣堆场。

由于环保总体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强化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三同时”管理。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改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遵照国务院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中石化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实施细则》和《上海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强化“三同时”管理制度,积极贯彻以新带老的原则,控制新污染的产生,使我公司外排“三废”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建厂30多年来没有发生过重大污染事故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故。

公司环保工作历来贯彻如下三原则:三级管理二级监测的原则;清污分流的原则以及“层层把关,分级处理”的原则。公司二级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达19万吨,日排放各类废气近2000万立方米,这些废气通过38个烟囱、40个排气筒及8个火炬烧却后排入大气。从生产区、农业区和生活区的五个监测点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氰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四项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至今石化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二级大气标准和居住区卫生标准,乙烯浓度符合保护农业生产的要求。公司各生产单位外排废水年总量1.5亿吨,平均日排废水41万吨(包括海水直排冷却水和社区生活污水),通过新老随塘河泵站排入杭州湾,其中通过水质净化厂处理的废水约4480万吨/年。2003年5月2#防汛泵站深海排放口建成投用后,来自炼化部、涤纶部、化工部、腈纶部冷冻机、空压机的冷却水及1#乙烯的海水冷却水,经内部处理达标后分别排入北随塘河,经2#泵站提升后排入杭州湾,每日冷却水量约28万m3/d,原经4#防汛泵外排杭州湾的废水处理出水也经2#防汛泵站深海排放口排入杭州湾。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总量32.5万吨,其中热电厂粉煤灰28.68万吨,占固体废物总量的88.15%,其余各类固废3.82万吨,除综合利用外,其它均通过合法途径进行处置。

污泥处理设施有1500吨/日的污泥脱水装置和从德国引进的污泥干化装置,处理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废气处理主要有酸性水汽提装置和8万吨/年的硫回收装置以及CFB炉脱硫装置,脱硫率达到90%以上。

为了确保废水的达标排放,近年来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环保污染整改工作:先后对造成随塘河水质污染的化工部、涤纶部、腈纶部等单位清下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实施清浊分流,将有污染清下水系统的污水截流至污水系统。通过几年努力,随塘河水质明显好转,年平均外排COD浓度稳定在65mg/L以下;为了确保3#防汛泵站排水达标,公司已对3#防汛泵站集水池进行改造。

为了进一步削减二氧化硫总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公司抓紧治理电厂烟气脱硫工作,在完成了“海水脱除电厂二氧化硫”中试科研项目,又委托上海电力设计院完成了热电总厂(煤电站)“利用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项目”的设计,并已上报中石化集团公司,对热电总厂(油电站)进行了燃料油中投加脱硫添加剂工业性试验,脱硫率可达30%左右。

已完成了乙烯三轮改造及配套工程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和评审,为公司今后的发展作出了科学规划,为严格环保监督管理制度、坚决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并重、积极塑造绿色企业形象等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投资亮点

1.公司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动议的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数尚未达到有关规定的三分之二的界限;公司尚未与保荐机构签订股改保荐合同。公司在近一个月内不能披露股改方案,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2.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0.2140(元),每股净资产2.1300(元),净资产收益率10.0270%,营业收入34264070000.0000(元),同比增减-31.284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37871000.00(元),同比增减-42.6012%。

3.公司将旗下的杭州新金山大酒店100%股权以2.57亿元,转让给浙江民企中国红楼集团。

4.公司年产100万吨重整项目建成投产,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是公司近年来实施的17个结构调整工程建设项目中投资额最大,也是最关键的项目。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