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伊斯兰教

阿富汗伊斯兰教

中文名 阿富汗伊斯兰教
面积 65.23万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关于伊斯兰教

7世纪中叶,在伊斯兰教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执政时,阿拉伯穆斯林军占领波斯后,于650~651年进入阿富汗,曾攻下巴尔赫、喀布尔,伊斯兰教开始传入,后未长期占领,705~715年,伍麦叶王朝霍拉桑总督古太白·伊本·穆斯林率军征服中亚时,先攻占吐火罗斯坦首府巴尔赫,后其部又占领赫拉特、喀布尔、加兹尼,毁佛教寺院,迫使一部分城市居民归信伊斯兰教,后深入传播到阿富汗的主要中心地区。阿巴斯王朝初期,置于河中总督纳斯尔·伊本·赛亚尔的治理下,当地一些土著王公归信伊斯兰教,伊斯兰教逐渐传播到广大农村。9世纪初,穆斯林学者伊本·卡拉姆传播逊尼派哈乃斐学派教法,形成卡拉米叶派。9世纪后期,阿拉伯帝国开始解体,在波斯人建立的萨曼王朝(874~999)统治下,广建清真寺,发展伊斯兰文化,波斯人和突厥人迁入主要城市,加速了伊斯兰化的进程。10世纪中期,萨曼王朝突厥将领艾勒布特勤率军南下,占领加兹尼城,建立加兹尼王朝(962~1186),统一阿富汗,实行政教合一制,奉逊尼派为国教,在各主要城市兴建清真寺和宗教学校,伊斯兰教广泛传播到游牧部落,加兹尼城成为阿富汗的宗教和文化中心。1152年古尔王朝取代加兹尼王朝。古尔王朝分裂后,阿富汗被花拉子模沙占领。13世纪初,蒙古人成吉思汗攻入中亚。后,突厥人建立克尔特王朝,臣属于蒙古人的伊尔汗国。14世纪,帖木尔帝国征服其大部分地区,在沙哈鲁执政时,迁都赫拉特,该城成为商业和伊斯兰文化的中心。16~18世纪,东部的兴都库什山以南地区属印度莫卧儿帝国统治。在喀布尔和加兹尼修建了清真寺和苏菲派道堂;赫拉特及法拉赫地区为波斯什叶派的萨法维帝国所控制,什叶派教义开始传人,但收效甚微,坎大哈则成为双方长期互相争夺的地区。1736年纳迪尔登上波斯王位,后占领整个阿富汗。1747年纳迪尔沙被刺身亡,坎大哈地区萨多查伊氏族酋长艾哈迈德·阿布达利率阿布达利人部队返回阿富汗,被各部落酋长会议推选为皇帝,建立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个穆斯林王朝————杜兰尼王朝(1747~1818)。后经过征战收复失地,统一了阿富汗,其领土西起伊朗的马什哈德,东至克什米尔,北达阿姆河,南到阿拉伯海。初建都坎大哈,后迁都喀布尔。王朝实行政教合一制,推行伊斯兰教法,最后完成了伊斯兰化。1819年,加兹尼的多斯特·穆罕默德汗率军攻占喀布尔,建立巴拉克查伊王朝,发动圣战使东部地区的努里斯坦人最后归信伊斯兰教。后英国殖民者入侵。1919年,阿曼努拉国王发动“圣战”,打败英国入侵者,宣布独立。

论文标题:阿卜杜·拉赫曼、伊斯兰教与阿富汗国家的形成

阿卜杜·拉赫曼

1880年7月20日,利用英国入侵、埃米尔雅库布逊位和各地群雄并起的混乱局面,流亡俄国12年的阿卜杜·拉赫曼返回阿富汗,在喀布尔北部的查里卡尔(Charikar)宣布就任新的埃米尔。从此,在经历了17年战乱后,阿富汗又一次开始了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与此前阿富汗的大多数统治者一样,战争与征服构成阿卜杜·拉赫曼一生政治生涯的主要内容。然而,他又有别于阿富汗历史上的大多数统治者,他不相信仅仅靠战争就能彻底克服部落的分离倾向、消除王位觊觎者的野心,因此,终其一生他都力图搭建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系,建立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中央政权。不仅如此,他还努力为自己的统治构建某种意识形态基础,力图根除阿富汗周期性发作的社会动乱。

作为一个以穆斯林人口为主体的国家,伊斯兰教在阿富汗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注意到的,在阿富汗这个被部落、种族和地域分割得支离破碎的社会,伊斯兰教是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文化与历史遗产,也是不容易受到挑战的。阿卜杜·拉赫曼显然准确地理解了伊斯兰教对于建立高度集中的中央权力、削弱地方与部落势力的特殊作用,也清楚地意识到了伊斯兰教与树立统治、建立政治合法性和寻求政策合理性之间可能具有的密切关系。因此,与此前阿富汗的统治者偶用伊斯兰宗教象征的个别行为不同,阿卜杜·拉赫曼是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位有意识、有目的地把伊斯兰纳入政治进程,并成功地利用伊斯兰教为政治服务的统治者。

伊斯兰教重要地位

伊斯兰教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政府设有欧莱玛(宗教学者)委员会,监督和管理宗教事务。宪法规定,逊尼派的哈乃斐学派教法为国家立法的基础。实行伊斯兰教法,首都喀布尔设有最高伊斯兰法院,各地设有伊斯兰法庭。全国有1.5万多座清真寺,首都喀布尔有150多座大清真寺。全国的毛拉、宗教学者约10多万人,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清真寺多附设有小学,对儿童进行宗教教育。全国设有专门的宗教学校10多所,著名的有阿萨迪伊斯兰经学院、欧莱玛沙里亚学院、喀布尔大学伊斯兰法学系等。其穆斯林90%为逊尼派,遵奉哈乃斐学派教法。什叶派穆斯林占10%,大多为十二伊玛目派,少数属伊斯玛仪派。坎大哈附近建有麻札,有阿里的纪念冢,据传还珍藏有先知穆罕默德的圣袍,被视为圣地。阿富汗为“伊斯兰会议组织”、“伊斯兰世界联盟”、“世界伊斯兰大会”成员国。

伊斯兰教习俗

一是念功

即念诵"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这句宗教口号,用阿拉伯语念诵,富有音乐旋律感。在我国,这句口号被称为"清真言".念诵清真言,意在表示自己的信仰,是向真主作证。

二是礼功

即做礼拜,是对安拉的感恩、赞美、恳求和禀告。穆斯林每天要作五时礼拜:天亮时辰拜,中午晌拜,下午太阳偏西时晡拜,黄昏时昏拜,入夜宵拜。礼拜场所不定,方向朝麦加克尔白。礼拜的仪式是匍匐在地,念词统一规定。五时礼拜,拜的次数为4-10次。每到五时拜的时间,由专人唱宣礼词,宣召全体穆斯林停止一切活动,进行礼拜。主麻礼拜是指星期五举行的集体礼拜,在清真寺进行。清真寺都有礼塔,宣礼者在塔上用嗓音或扩音器召唤穆斯林做礼拜。宣礼词统一规定。除礼拜仪式外,还由神职人员讲解《古兰经》。每逢伊斯兰教重大节日,也在清真寺集体做礼拜,称为会礼。穆斯林做礼拜前要先行净礼,有水用水,称为水净,沐浴全身或洗部分身分。会礼若无水,用土净,用手拍打净土、净沙、净石,再用手摸一些部位。做礼拜的意义在于陶治性情,不忘冥冥之中真主对自己行为的监察,悔过自新,养成服从宗教领袖的习惯。

三是斋功

即斋戒。伊斯兰教规定,在伊斯兰教历九月全月,每天日出前一个半小时,到当天太阳落山,禁止饮食、房事和任何非礼行为。直到该月最后一天,看到新月时,斋月即告结束。伊斯兰法规定,男12岁、女9岁即为成年。未成年人不必斋戒。外出旅行者、病人、产妇、经期妇女可以欠斋待补,长病无法补斋的可施舍穷人饭食来弥补。如有意违犯斋戒的,从严处罚,欠一日斋要罚连续两个月斋戒或施舍60人一天饭食。除了斋月之外,为学习穆罕默德的圣行,可以履行圣行斋,如伊斯兰教历1月10日、8月15日等。还有许愿斋,养成说话算数的习惯。斋功除了行为上的斋戒,还要在心灵上杜绝一切邪念,净化心灵。端功的意义在于培养穆斯林对真主的敬畏心理、坚韧作风以及戒除坏习惯的能力。

四是课功

也叫天课,即缴纳宗教税。这种税收是以安拉的名义征收的,用于济贫。穆斯林除正常开支外,科的资财达到一定数目,就应按一定的税率交付天课。天课的目的在于培养乐善好施的品德,克服吝啬的劣根性。

五是朝功

即朝觐。伊斯兰教法规定,凡身体健康、有经济条件的男女穆斯林,一生中至少应去麦加朝觐克尔白天次。凡朝觐过的穆斯林被尊称为"哈只".我国明代七下西洋的郑和,也获有哈只称号。朝觐分正朝和副朝。正朝在伊斯兰教历12个月上旬举行,最后一天为宰牲节,是全世界穆斯林最隆重的聚会。副朝则不受时间的限制。圾觐既是宗教义务,又是每个穆斯林一生最大的愿望。克尔白是麦加大清真寺肉一座方形石殿的名称。传说由阿拉伯人的先祖、六大使者之一易卜拉欣所建。"克尔白"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就是"立方房屋".最早的克尔白就是石砌的立方体神庙。相传有一块从天而降的黑石头,受到阿拉伯人的崇拜,建造克尔白时就将黑石镶嵌在东南面墙壁上。克尔白建成后,克尔白及其黑石就成为穆斯林朝觐的对象。历代克尔白几经扩建,规模越来越宏伟。朝途中,穆斯林禁止捕杀动物、骂人、斗殴、说下流言语、行房事,反复唱着"主啊,为了响应你的召唤,我来了,我来了,我来了!一切赞颂、喜悦和尊严都属于你。我来了!"正朝朝觐者12月7日抵达武艺麦加,脱去俗衣,换上朝觐戒服,男人用两块不加缝接的白布披在上身,围住下身,女人身穿素服,遮住手臂和全身,不准戴面纱和手套。朝觐者脚穿拖鞋,净身、抹香水,染指甲。第一天随人流涌进大清真,逆时针绕克尔白7周,抚摸黑石,去易卡拉欣立足地礼拜,饮渗泉的水,在塞珐、麦尔维两山间往返7次。第二天再绕行克尔白,去麦加郊外作正午祈祷,呼喊"真主伟大",举行登山活动,露宿于野外(住帐逢)。第三天最为隆重,在麦加城外阿尔法特山举行阿尔法特大典,由麦加大教长发表布定说。这一天是安拉宽恕穆斯林的日子,朝觐者奔向米纳山,在山脚下宿营。第四天为宰性节,举行投射仪式,每人拣49颗小石子,念着"奉万能的安拉之名,我憎恶魔鬼及其阴谋诡计",将石子投向象征魔鬼的柱子。宰牲献祭,每人宰一只羊,或七人合宰一头牛或骆驼,祭祀真主。献祭仪式结束,即可开戒,象征性剪发,剪指甲,换上便服。第五天再去米纳投石打鬼,第六天还要去一次。第七天再次巡游克尔白。

"伊赫桑"即善行,穆斯林应遵守伊斯兰教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例如,伊斯兰教提介诚实和廉虚,认为诚实使人行善,善行引导人上天国,谎言使人行恶,恶行使人人火狱。伊斯兰教律禁止撒谎、爽约、隐瞒、诬蔑、作伪证、谗言等。教律还规定,同他人谈话时不能看不起对方而别转脸去,走路时不能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伊斯兰教提倡语言文明、优美,规定说话要低声,待人和颜悦色,切忌粗暴,不能对人讥讽、攻击、以诨名相称、以恶语排谤。伊斯兰教还提倡宽恕、公正、排解纠纷,禁正怒、妒忌、背后非议、刺探、恶意猜测等。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