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

去年的树

作者 (日)新美南吉
译者 周龙梅、彭懿
条形码 9787221080424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21080424
类别 童话
目录导航

内容简介

《去年的树》是新美南吉(1913~1943)的作品[3]

《去年的树》主要讲述了冬天要到了,小鸟与树相约,等来年春天再回来为树唱歌。春天到了,小鸟飞回来了,可是树却不见了。小鸟找啊找啊,最后找到变成了一束火苗的大树,于是,小鸟为树深情地唱起了去年的歌……
童话这个特殊文体的特点是,它不像小说、报告文学那样直接描绘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而是通过想像和幻想的艺术手法,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行状和影像,以寄托某种情感及思想。《去年的树》虽然写的是一只小鸟和一棵树,实际上表现的是生活中的人,揭示的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品德。其中小鸟的那种诚信守诺,以及通过执著的追踪寻找表现出来的她对朋友的笃厚深情,确是十分感人的。 和许多作品不同,这篇童话的故事结局不是“大团圆”,而是由于“树”的不幸遭际和“悲惨”结果,使整个作品蒙上一层凄婉的悲剧色调,从而更能产生一种情感震撼的效果。

《去年的树》小学课本图《去年的树》小学课本图(2)《去年的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4],是一篇重点阅读课文。

作者简介

新美南吉(1913~1943),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本名渡边正八。新美是其母亲的姓。出生于爱知县知多郡半田町。新美南吉于1927年就开始创作童谣和童话,多篇作品被选进中小学课本,被誉为“日本安徒生”。代表作有有《小狐狸买手套》《去年的树》《爷爷的煤油灯》等,新美南吉的作品故事曲折有致,既充满趣味,又充满温情,主角经常是动物,从中学二年级开始对文学产生兴趣,广泛阅读了童话、童谣、诗和小说,与高年级同学一起创办同人杂志《猎户星座》。1931年中学毕业后,一边做小学代课教员,一边向儿童杂志《红鸟》投稿。小说《正坊和阿黑》、《张红伦》被《红鸟》选用,童谣也为北原白秋所赏识,从而加入白秋的门生巽圣歌等主办的童谣杂志《乳树》。1932年入东京外语学校英语科,《小狐狸阿权》同年发表在《红鸟》一月号上。但是由于北原白秋与《红鸟》主编铃木三重吉龃龉而与《红鸟》分手,南吉也和巽圣歌一起离开了《红鸟》。1935年,因有人要出新美南吉童话集,南吉一口气创作了30余篇风格独特的幼年童话,可是出版一事却付诸东流。1936年毕业后,南吉教书的愿望没有实现,便去神田的一家贸易商会工作,后因第二次吐血而返回家乡。1937年任河和小学助理教员,之后在一家商会任职,在屈辱的低工资生活中度过了苦闷的日子后,终于在1938年成为县立安城女子高中的教员,从此在安定的生活中进行创作。同年5月在满洲国的《哈尔滨日报》上发表小说《最后的拉胡琴的人》、《久助君的故事》、《葬花》,第二年在中央杂志《妇女界》发表《钱》,在巽圣歌编集的《新儿童文化》上发表《河》,从此确立了作家的地位。新美南吉对教育活动也极为热心,帮助学生出版刻印诗集,为学生创作演剧用的脚本。1942年1月南吉经常大量咳血,知道自己已经不久于人世,但是春天里病情好转,便再次开始旺盛的创作,出版了第一本童话集《爷爷的煤油灯》,同年8月为写《都筑弥厚传》收集素材,在旅途上病情恶性复发,于第二年3月仅仅30岁便英才早逝。 死后同年9月,《花树村和盗贼》、《拴牛的山茶树》得以出版。

新美南吉短暂的创作生涯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一期(《红鸟》投稿期)。以童谣童话为中心,以民间故事文学的观察方式,描写庶民的感性,编构故事情节。第二期(外语学生时期)。在学习小说创作和翻译的同时,集中创作了幼年童话。第三期(安城女子高中期)。开始少年小说创作。描写植根于少年时期心理活动和乡土现实的生活感情,作品显示出浓厚的自传性色彩。第四期(晚年)。尽管意识到死亡即将来临,但仍充满热情地回归于童话创作。南吉童话的主要作品便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概观南吉的全部作品,其特质在于,故事里在赞扬和追求庶民的善良心性的同时,又总是存在着单纯的善意难以沟通的人生的悲哀。善意和幽默使南吉童话具有了民间艺术的亲切和美感。

词句解析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这两句话颇为传神,特别是其中的两个“看”字,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第一个“看”,是在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之时──虽然只是用自己的好朋友做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睁大眼睛,仿佛在说,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第二个“看”,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仿佛在说,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这两个“看”字,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和留恋,使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跃然纸上。

作品鉴赏

《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5]。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 年的歌。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第一次是鸟与树的对话,它们约定明 年春天相见时鸟再唱歌给树听;第二次是鸟与树根的对话,鸟向树根询问树到什么地方去了,树根告诉它,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第三次是鸟与门先生的对话,鸟向门先生打听树的去处,大门告诉它,树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到村子里去了;第四次是鸟与小姑娘的对话,鸟向小姑娘打听,小姑娘告诉它,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灯火。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文章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

这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整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挚透明的美。读罢此文,鸟儿对树的那种浓浓深情便跃入脑间,挥之不去。

本文属拟人体童话,是要引导读者体会童话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帮助读者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特别是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的刻画、故事情节的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这也是教学这篇课文的重难点。

正文内容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那儿吗?”

小女孩儿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 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火苗轻轻地摇晃着,好像很开心的样子。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