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鸭嘴龙

始鸭嘴龙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动物界
中文学名 始鸭嘴龙
亚纲 双孔亚纲
恐龙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始鸭嘴龙始鸭嘴龙(5)始鸭嘴龙(属名:Protohadros)意为“第一种鸭嘴龙类”,是晚白垩纪(森诺曼阶)恐龙的一属。始鸭嘴龙属于禽龙类,是存活到很晚的原始鸭嘴龙类。它们的化石发现于德州。模式种是伯德氏始鸭嘴龙(P. byrdi),由Jason Head在1998年所叙述、命名。 

在1994年,一位业余古生物学家Gary Byrd在德州登顿郡Flower Mound市发现了这种鸭嘴龙类。它们由南卫理公会大学的Jason Head所命名、叙述。始鸭嘴龙生存于9,500万年前,比大部分其他鸭嘴龙类还早,使它们成为已知最古老的鸭嘴龙类,并成为鸭嘴龙类祖先候选者之一。在发现始鸭嘴龙之前,鸭嘴龙类的祖先被认为是位在亚洲的类似禽龙类恐龙。始鸭嘴龙的发现让焦点转向北美洲。 

自从发现始鸭嘴龙的化石后,包括部分头颅骨、部份肋骨、以及脚部骨头,许多始鸭嘴龙的重建图是根据想像的。始鸭嘴龙身长6米,拥有许多鸭嘴龙类特征。它们可能有大而深的颌部,嘴部前方有典型的缺乏牙齿鸭嘴,脸颊有大量、成排的咀嚼用牙齿,可压碎坚硬的植物。如同较晚的鸭嘴龙类,始鸭嘴龙的后腿可能较前肢长,当吃地面植物或矮树时可以用四肢行走,也可以在行走或奔跑时只使用二足。在晚白垩纪早期,始鸭嘴龙居住的地区是一片矮森林与沼泽,气候是温暖、潮湿,提供始鸭嘴龙充足的植被。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 chinese )→ 始鸭嘴龙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学名( name )→ protohadros

  发音( pronounced )→ pro-toe-had-ros

  含义( meaning )→ 原始的鸭嘴龙

  目( order )→ ornithischia 鸟臀目

  亚目( suborder )→ genasauria 颌齿类

  cerapoda 角足龙类

  ornithopoda 鸟脚亚目

  类(infraorder)→ euornithopoda 真鸟脚类

  iguanodontia 禽龙类

  euiguanodontia 真禽龙类

  dryomorpha 橡树龙类

  ankylopollexia 直拇指龙类

  styracosterna 硬棘龙类

  超科(super family)→ iguanodontoidea 禽龙超科

  hadrosauroidea 鸭嘴龙超科

  科( family )→ hadrosauridae 鸭嘴龙科

  属( genus )→ protohadros 始鸭嘴龙

  模式种( type species )→ p. byrdi 伯德始鸭嘴龙

  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 ...

  ...

  时代( period )→ 白垩纪晚期 cenomanian

  分布( found in )→ 美国德克萨斯州

  发现地层( stratum )→ ...

  食性( diet )→ 草食

  典型状态( length up to )→ ...

  推测体重( mass )→ ...

  发现者( discoverer )→ head, 1998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head, 1998

相关资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古生物学者邢立达是第五次来到南雄。”在南雄市油山杨梅坑的鸭嘴龙足迹保护区,学者们将保护区内覆盖恐龙脚印的红砂石挖开,进行细致的探索。他们经过仔细发掘,发现了一批埋藏在红砂石下的恐龙足迹。马丁·洛克利表示,此次在南雄的科考成果非常丰富,在8米乘4米的面积里,发现了大概25个足迹,是由13道行迹构成的。初步判断是来自白垩纪的最晚期,也可以说是中国目前“最年轻”的恐龙足迹。邢立达介绍,这些恐龙足迹初步判断属于大型鸭嘴龙类恐龙。这类脚印的主要特征是:“三趾型加上一个大大的脚跟,也就是呈明显的四分结构,爪痕和马蹄很像”。这一类恐龙的主要特点是体形很大,可以达到八九米甚至更大,以植物为食,而且成群活动,就像现在的牛群一样。[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