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疼》是作者怀念父母的博文的辑录。博文发表时即在网络上产生很大反响,激起众多网友的共鸣。作者以平实的文字记录了父亲母亲的往事,以敏锐的感觉,在最不经意处发现我们最深沉、最敏感的情愫,从而直抵我们心灵的最柔软处。
在繁华而拼爹的时代,作者却以最质朴的语言,讲述不会大道理,连名字也不会写、一辈子生活在小山村的父亲母亲的艰辛和向往、担当和幸福,以及不经意间对作者心灵的影响。
王学武,科技日报社主任记者。1964年1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安川村,198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初中毕业后曾回家务农,挣过半劳力工分,砍过柴,学过木工,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的艰辛特别是父亲母亲的向善和坚韧,有深切的体会。1979年重新上学考上高中,之后上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中国电子报社、中国财经报社、科技日报社等机构任职。艰辛生活的磨练和多年从业历练,从未忘记自己从何处来,信守向善,心存山村孩子的本色。
1 孝顺,并无来世(代序) 1 2 给母亲一个惊喜 4 3 父亲的剃头情结 7 4 想买双高筒雨鞋 11 5 蒸饭那些日子 14 6 父亲的胡琴 19 7 父亲,一生最倔是担当 23 8 借钱记忆 27 9 其实我并不孝顺 30 10 锁边是范儿 33 11 皮鞋情 37 12 感受时间 41 13 你有多幸福,其实自己并不知道 45 14 让心静下来 49 15 回家 52 16 天堂的父亲,是否每天还喝点小酒? 56 17 温暖足底 59 18 你知道,妈妈期望你过得好 63 19 安川,小村故事多 65 20 母亲,随身手机唯接听 70 21 最是那斧头背的一敲…… 73 22 温暖是棉 76 23 禁山斫柴 79 24 威坪女人 82 25 鸡蛋和大豆,硬通货二十年 86 26 母亲,苦乐乾坤 89 27 磅师傅老王 93 28 威坪三宝 96 29 排岭记忆:珍馐三弄 99 30 生日如烟 102 31 人生中有多少个第一次的记忆,幸福感就会有多强 105 32 往夕是何年 108 33 七旬母亲去上班 110 34 守护中秋 113 35 流动的年夜饭 116 36 亲疼 119 后记 125 补记 128
“学武写的这些文字非常简朴,没有华丽的东西,更没有诗词的语言,正是这样的朴实无华的语言,猛然对我有另外一种冲击。这本书不管是出版还是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对我们这个年龄段很震撼,是冲击力很大的。” ——北京市政协常委,金源化学集团董事长张和平 “什么样的东西打动人,我觉得还是真善美的东西。学武这些文章看了以后,平淡中见真,本源中见善。他说的都是很原始的或者说时家长里短、饮食起居的,这个里面能够发现善的好的向上的积极的因素。朴实中见美。美是什么,当然也可以是浓墨重彩的,但是我觉得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朴实的东西反而更能体现美。用真、用善、用美来写他的爱,他对母亲的爱,这些东西打动了我们。” ——检察日报社社长李雪慧 学武老师在《亲疼》这本书中没有用一个爱字,但真真切切体现对母亲的至亲至爱,我也特别感谢北大出版社在这样一个追逐商业利益的浮躁时代,能出这样一本文字不那么华丽(亲情无华)的书。 ——著名心血管病学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抒扬 这些故事字里行间都很朴实,朴实得让我感到震惊。没有华丽的辞藻,朴实得是种释放,一种感情的流露。通过文字,我们读到了小山村的轮廓,很清新、很平和,让我很渴望。 ——空军总医院发言人许艾素 这本书的出版,是对一种亲情、对一种大爱的传递,一种传播,一种接力。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党委宣传部部长朱雄全